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应对闽西南山区特殊的水文环境,客家人在营造土楼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传统经验。通过田野调查和史实考究后发现,客家土楼适应山区水环境的传统经验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土楼的水环境选址、土楼的给排水布局和土楼的防水构造。逐项剖析这些经验后可以看到,其中往往穿插交织着客家人特有的风水讲究、生态考量、文化追求等地域化内容。这与现代技术影响下建筑与水关系的趋于单一的机械理性化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2.
福建土楼与风景名胜区等传统旅游区相比,具有人口密度大,客家人与土楼民居浑然一体的特点,适用社区参与的旅游开发方式。目前福建土楼旅游在社区参与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参与程度低,土楼旅游开发重建筑、轻人文,参与旅游开发的土楼居民素质有待提高,社区居民忽视对土楼旅游环境的营造等,要通过制定政策、政府加强引导、深度开发原生态土楼旅游产品、加强社区居民培训、发动居民美化环境等措施,真正促进社区参与土楼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3.
土楼是福建西南部以永定为中心的客家人民居。这种民居因其独特的外形而享誉海内外,被称为"世界民居的奇葩"。它是由北方战乱而南迁的移民建造的。由于南迁这些移民与当地土著人融洽而形成汉民族的另一民系———"客家人"。在异域的荒野中,客家人采用生土夯筑形成自己的独特家园———土楼。土楼历史悠久、形态各异、布局合理、坚固耐用。它不仅组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更构成了独特的"土楼文化"。  相似文献   

4.
客家土楼及其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楼是福建西南部以永定为中心的客家人民居。这种民居因其独特的外形而享誉海内外,被称为“世界民居的奇葩”。它是由北方战乱而南迁的移民建造的。由于南迁这些移民与当地土著人融洽而形成汉民族的另一民系——“客家人”。在异域的荒野中,客家人采用生土夯筑形成自己的独特家园——土楼。土楼历史悠久、形态各异、布局合理、坚固耐用。它不仅组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更构成了独特的“土楼文化”。  相似文献   

5.
像音符般排列的永定土楼不仅成为客家人遮风挡雨、抵御外敌的栖身之地,还是其人格和亲情的营造之所。客家人把他们的聪明与才智、传统与文化、精神与信仰实实在在地全融入在土楼里了。  相似文献   

6.
闽西客家土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产物,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心目中共同的文化图腾。本文通过对闽西客家土楼文化元素的解读以及在现代首饰中的应用,细化客家土楼"天人合一"的组合设计和丰赡凝重的客家文化解读,希望可以寻求首饰设计的新方向,并利用文化符号元素进行再创作。  相似文献   

7.
门在传统建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实用的功能和精神的寄托。客家民居——圆土楼对门楼的着力装饰从门楼的命名追求吉祥如意的意蕴美到门楼的造型注重圆中有方、方中有圆的对立、统一的整体美等多方面反映了客家人对美的艺术追求,体现着其独特的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8.
客家土楼     
相传福建省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土楼有圆楼、方楼、五风楼、府第式方楼、日字形楼、目字形楼、曲尺形楼、五角楼、六角楼、八角楼、半月形楼、椭圆形楼等20多种。占地面积最大的达11000多平方米,最多的一座有800多个房间.最高的土楼达五层半.高17米。从古代至新中国成立前,土楼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闽西土楼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闽西土楼建筑文化这一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旨在把闽西红色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内化到学生创业品质培养上来,以闽西土楼建筑文化为教育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土楼建筑文化教育,以此影响和带动当代大学生发扬土楼建筑精神,坚持创新,走自我发展之路,走自我创业之路。  相似文献   

10.
泉州土楼有着丰富的建筑美学与文化内涵,与号称“土楼王国”的永定土楼不同,泉州土楼在建筑成因、居住模式及建筑形制上与永定土楼有很大区别.泉州土楼群是闽南历史和文化的载体和佐证,是土楼主人的“自传”,是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因此对土楼群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土楼文化正濒临灭绝的边缘,土楼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已是迫在眉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走进客家地区,人们便会对客家人的民居和聚落产生浓厚的兴趣:那高大坚固而方正的赣南围屋,圆似碟盘的闽西土楼,外圆内方的粤东围龙屋,还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府第式建筑“九厅十八井”,以及散布于赣闽粤广大乡村的古村落,为什么竞如此具有个性特色?它们又承载着怎样的人文内涵呢?  相似文献   

12.
浅论永定客家土楼的建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定客家土楼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居建筑奇葩。文章拟从土楼建筑的施工用料、结构布局、功能设置着手,细致深入地探讨土楼这一客家民居的建筑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永定县振成楼为代表的客家土楼 ,是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粘土和粘质沙土相拌而筑成的墙体 ,柱梁等构架全木料的楼屋 ;以广东梅县联芳楼为代表的客家洋楼 ,是用钢筋、水泥和沙石倒制而成 ,而无瓦块和木料建成别墅式的楼屋 ;土楼体现传统文化的承传 ,洋楼象征走向世界的信心 ;土楼洋楼都体现出客家人团结协作、迁徙进取、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  相似文献   

14.
孟紫 《神州学人》2001,(4):28-29
在中国福建的崇山峻岭间,星罗棋布地散落着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土楼。 福建土楼最集中的地区是永定县和南靖县的西部。在闽南的平和、漳浦、云霄、华安、诏安等地亦可见到。 这些土楼形式各异、风格不一,或方,或圆,或圆中有方,或方圆相连。从外观上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五凤楼、方楼和圆楼,其中以圆楼最为引人注目,最具代表性的圆楼当属永定振辰楼、承启楼、环极楼等。 福建土楼又被称作客家土楼。据说,西晋后期由于中原社会的动乱,汉人陆续南迁,后在南方形成了富于个性的客家人群落和独特的客家文化。土楼,特别是圆楼这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客家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及其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传统民居是集家、堡、祠于一体的天井式民居,其主要类型大致可分为围屋、土楼、围龙屋、天井式院落。追根溯源,客家传统民居的形成,是特殊群体在特定时空下的必然产物,其中承载着客家人独特的生存情感。  相似文献   

16.
福建土楼旅游文本的汉语文本包涵土楼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土楼文化信息,在汉译英过程中应该采取"以信息为中心"的翻译策略,采用各种方法使译文符合英语旅游文本表达惯例,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类似的感受并接受其中蕴涵的文化信息,从而促进土楼文化的对外宣传和土楼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17.
据说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卫星照片中发现,福建西部、广东东部崇山峻岭间,有类似核反应堆的东西,引起白宫一阵恐慌。后来,美国情报人员决定亲赴探访,解开疑团,才发现原来是客家土楼。客家土楼为典型客家民居建筑,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栏杆式"、云南"一颗印"一起,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从此,已经存在千百年的客家土楼  相似文献   

18.
民居瑰宝福建南靖土楼的建筑美学特征一方面表现在历史价值和文化内蕴上,另一个方面表现在其传统建筑造型、功能和独特的风格上。它的美学价值体现了传统的中国建筑文化精髓和历史文化积淀,对我们研究、保护和开发土楼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楼游记     
正今年的五一假期,我们一家人开车前往南靖田螺坑,欣赏世界文化遗产——土楼的风采。下了车,雄伟的土楼群屹立在我们的面前,高大的围墙差不多有两三米厚。那古朴厚重的大门敞开着,迎接来来往往的四海宾朋。走进土楼,里面别有洞天,楼上一间间房间呈橘瓣状,排列整齐,井然有序得不禁让人惊叹先人的手巧和高超的建筑智慧。方形的土楼跟圆形的略有区别,整体跟北京的四合院差不多,里面没有  相似文献   

20.
“福建土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它有哪些艺术特点呢?——”笔者在上《长城礼赞》这一课讲完长城的艺术价值后,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然而能把问题回答完整的学生寥寥无几。从土楼走出来的孩子不懂土楼的特点,生于斯、长于斯却不了解本土文化特色,这就是对本土文化知识的严重缺失,也是当前中小学生对乡土文化艺术的认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