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根据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教学现状,在实验教学中利用Matlab软件的图形技术对时变电磁场的三维空间分布进行仿真,对矩形波导中的TE10模的场结构进行了动态仿真,将抽象的电磁场概念形象化、可视化,有利于学生对电磁波传播特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难点,以电磁波极化特性为例,提出利用MATLAB实现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等现象的仿真,同时对左旋和右旋圆极化波进行了仿真和模拟,得到空间各点电场矢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深奥的理论知识,有效辅助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3.
Matlab在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教学中之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根据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现状,在实验教学中引入Matlab软件,利用Matlab的图形技术对时变电磁场的空间分布进行仿真。对理想介质的电磁波传播和矩形波导中的TE10模的场结构进行了动态仿真。实践证明,将抽象的电磁场概念形象化、可视化,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电磁波传播特性的理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提高学生对天线特性(包括阻抗特性、方向特性和极化特性)的理解,使学生亲身体验天线从设计制作到测试应用的全过程,提出了一种适合实验教学的低成本圆极化天线结构,并给出了工程化的天线实验教学思路。实验过程包括理论设计、软件仿真、天线制作、测试调试和工程应用等环节。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使学生熟悉天线电磁仿真软件、掌握天线参数分析和测量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天线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电磁场与波》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通过对典型实例的仿真研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设计出适合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形象演示了电磁波在空间的传播和分布,学生加深了对电磁波传播特性的理解,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公式繁多、理论抽象、学习难度大等问题,利用Matlab工具设计了一款电磁波仿真软件。在该软件中对场的三个度、静态场求解、电磁波传播、传输等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动态仿真。实践表明,该软件将《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的理论知识转化成三维立体动画。一方面,使得抽象的概念变的具体化、可视化,从而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而有趣味;另一方面,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用CST全波电磁仿真软件实现涡旋电磁波的虚拟仿真实验,给学生提供抽象概念的直观理解。实验以全波电磁仿真软件CST为工具,研究了涡旋电磁波这种抽象难懂的电磁波传播现象,并结合Python语言对仿真结果进行处理,获得了直观形象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对电磁波基本概念的掌握,了解当前电磁场与电磁波领域的科技前沿,提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MATLAB在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中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等特点.利用Mathb强大的数值计算和图形技术,从电磁场和电磁波传播两个方面,通过具体实例进行仿真,绘制了静电场电偶极子及同轴电缆线电场线、等位线分布图,形象再现了自由空间平面电磁波和球面电磁渡的空间传播传播状态,有助于学生对电磁场和电磁波基本规律的掌握.  相似文献   

9.
目前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实验教学存在较多问题,通过将Proteus虚拟仿真软件引入课程的实验教学中,研究虚拟仿真在实验教学、电路设计、实验考核等方面的应用,并在实验教学改革中进行案例分析。实践结果表明,将Proteus虚拟仿真软件应用到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教学中,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践相结合,深化学生对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的理解,改善教学质量和实验效果,优化实验环境和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电磁场与电磁波仿真实验教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理论抽象、数学计算繁杂,将Matlab引入课堂教学中,设计几个电磁波在波导中的传播和在自由空间的辐射仿真实验,并动态模拟电磁波的传播和辐射特性。仿真实验形象而生动,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强化学生对电磁波的理解和应用。主要运用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来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理论教学方式无法适应《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理论公式复杂、相关模型抽象的特点,设计出适合该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利用Matlab、HFSS软件作为平台,对多种电磁场模型进行仿真.实验教学实例证明,仿真实验结果清晰、直观的表现出了各种电磁场模型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自动控制仿真实验数据可视化效果抽象、不易理解的现象,进行了优化设计。基于MATLAB软件的自动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联合MATLAB和VR工具同步仿真,可以在虚拟现实环境中实时展现三维动态控制效果,能够改善课程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进一步运用于“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等课程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磁场与波课程中天线方向图参数的教学,设计了一种教学实验方法,开发和研制了目标信号源和天线测向装置,开展寻找目标位置的电磁波测向实验。实验将天线参数设计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天线参数的作用,增加工程应用体验。实验设计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作为《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难点之一,分层媒质中的平面波这一内容较为抽象。本文就这一内容进行了详细分析,导出了一种基于二端口网络级联的方法,并给出了具体应用实例。该方法具有物理概念明晰、易于仿真模拟等优点,有利于该内容的形象化教学和学生对行波、驻波等概念的直观理解。  相似文献   

15.
电磁场实验教学是电磁场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技术为电磁场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手段。采用高斯脉冲作为激励源,与地质雷达电磁探测技术相结合,研究了电磁场在地下介质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开展电磁场传播实验,从信息化视角展现电磁波在地下介质的传播动态,使抽象的电磁波传播过程变得直观、易于理解,推进电磁场论实验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结合新工科建设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了天线制造过程三维虚拟实验。采用虚拟生产过程仿真软件Quest实现了制造过程虚拟操作和虚拟制造实验,利用Quest软件的车间三维布局与物流建模功能实现了制造过程建模、参数仿真等实验内容。虚拟仿真实验激发了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对生产技术的感性认识,能有效解决实践教学中生产装备不足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天线作为高校的一门专业课程,学生学习起来面对大量数理公式推导,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为改善这一问题,笔者在天线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辅助、案例教学以及仿真计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理论和概念的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该教材中有大量的公式推导.抽象的理论、复杂的数学运算和较宽的知识面冲淡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笔者认为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组织教学、加深对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理解、引入恰当的物理模型讲授物理概念和利用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鉴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内容抽象、知识点琐碎、难以理解的特点,探索基于虚拟仿真环境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借助虚拟仿真平台EMU8086,充分发挥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设计教学案例,有效利用虚拟仿真环境进行教学设计,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讲解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指令执行过程,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达成使学生初步具备软、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的课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在天线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中,天线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较为复杂抽象,且天线的实验验证及性能测试依赖价格昂贵的微波测试仪器及微波暗室等条件,尤其是高增益天线由于其电尺寸较大、仿真难度也较大。针对课程现存的这些教学难点,介绍了CST微波工作室在高增益天线设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一个24 GHz高增益反射阵天线为教学案例,通过软件的应用使学生掌握天线手动建模、VB宏语言自动化建模、2D/3D天线方向图查看、天线辐射效率计算等教学内容。同理论教学相比,基于CST微波工作室的实验教学环节可有效地将天线设计过程形象化、案例化,使得“天线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更具说服力,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和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