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34位档案社交媒体运营人员以及用户进行访谈,并借助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构建档案社交媒体信息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模型,从而为提高档案社交媒体信息服务质量奠定理论基础.研究发现,主体因素、资源因素、媒介因素、用户因素与环境因素对档案社交媒体信息服务质量存在显著影响.鉴于此,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档案社交媒体信息服务质量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2.
古籍的保护、修复和活用,关乎中华文脉的延续与传承。目前古籍保护领域缺乏明晰的管理权属、保护标准、工作机制、人才培养等保障体系,亟须通过立法强化古籍的保护与传承。信息生态理论有利于复杂系统的理论建构,能够为古籍保护立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文章基于信息生态理论构建了古籍保护生态系统模型,深度剖析了古籍保护系统中的各个构成要素,识别为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各构成要素的关键节点问题,审视可能导致古籍保护生态系统失衡的痛点、难点,最后提出古籍保护立法应首先确定立法的核心主体,侧重确定责任主体进行统筹管理,重视协同机制、激励机制及质量控制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古籍活化”是高校古籍保护的主要目的之一。当下“古籍活化”面临古籍难以走出“深闺”的问题,古籍数字化和数字人文研究是重要的活化途径。“古籍活化”涉及经费、法规和人才问题,高校需打破成规,设立古籍保护专项经费,培养适合“古籍活化”的专门人才,实现古籍保护、传承和活化。  相似文献   

4.
从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四川省建设了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四川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四川省古籍保护单位、四川省古籍保护站四级分级保护体系。文章以四川省各级古籍保护单位申报命名制为例,通过对分级保护体系的构成、分级保护单位评审机制及评审效果等进行对比研究,梳理四川省在古籍分级保护方面的实践和成果,提出进一步推进古籍分级保护的建议,为后续古籍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管理研究》是少数民族古籍管理的一部开篇之作。该书就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概况、整理、分类与编目鉴定、保护译注和出版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文章对该书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实施以来,我国古籍保护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日益突显,古籍保护的学科建设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古籍保护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就学界关注的“古籍保护应独立成学”“古籍保护的学科归属”等问题,提出我国古籍保护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而阐释古籍保护的研究对象、研究类型和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学科性质和定义等基础理论问题。在借鉴欧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古籍保护教育的培养目标、方式、研究方向划分、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等。关于古籍保护学的学科地位问题,认为近期需要大力建设古籍保护的二级学科,远期规划应于新增学科门类“文化遗产保护”之下,将“古籍保护”设为一级学科,其下再设“古籍保护学”“古籍鉴定编目”“古籍保藏修复”“古籍再生传播”四个二级学科。此远期愿景较目前而言跨度较大,实现难度也很高,若能付诸实际,将带来古籍保护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的深刻变革。图1。表1。参考文献41。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与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作者开展半结构化访谈,通过三级编码逐步提炼范畴、主范畴与核心范畴,构建出包含保护主体限制、保护客体限制、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保护管理问题、保护技术限制的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制约因素扎根模型,并从主体、客体、环境、管理、技术等五个层面提出提升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成效的建议,旨在探究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制约因素,为提升保护成效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供需视角出发研究信息无障碍服务,有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视障用户服务水平,为公共图书馆无障碍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与指引。文章通过对作为需求方的视障用户和作为供给方的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探究公共图书馆视障用户信息无障碍服务需求和影响因素,并构建供需视角下公共图书馆视障用户信息无障碍服务模式;建议我国公共图书馆从服务理念、服务手段、服务场景以及服务技术等4个方面提高信息无障碍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9.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并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时代古籍工作指导思想,给古籍典藏保护与整理研究、数字人文创新发展和文化产业提质升级都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文章主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古籍保护政策,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数字人文视角提出了我国古籍保护工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王欢 《视听界》2014,(4):84-88
本文从麦氏父子的媒介“四元律”理论出发,跳出以往媒介研究中以媒介为中心的视角,而是以用户为研究中心,通过对豆瓣电台中活跃用户的观察和访谈,梳理用户使用豆瓣电台(douban.fm)习惯的过程与特点,从而总结出豆瓣电台如何以其独具的新媒体传播特性获得用户青睐,并从中挖掘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未来的网络广播所可能具备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梳理了当前媒介非使用研究中功能主义、后采纳行为和媒介抵抗等理论脉络的启示与不足,基于对微信朋友圈非使用者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提出了“去联接—非联接”的概念框架,以强调技术可供性和用户能动性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媒介非使用的重要性。研究从技术可供条件、用户能动角度对去联接和非联接进行辨析,并从意义建构和媒介反思性等方面探讨用户如何能动性地实践和合理化媒介非使用。研究发现技术可供性塑造了去联接和非联接的基础和可能性,而个体通过多样的和情境性的媒介非使用发挥能动性,在不同的生命情境里通过媒介非使用具现对社交媒介参与的反思性。  相似文献   

12.
牟向前  于德山 《新闻记者》2023,(7):78-88+100
本研究对电子健身游戏群体进行民族志观察与深度访谈,并结合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电子健身技术逻辑、媒介用户自画像、身体信息交流等情况进行解读。研究发现游戏媒介实践过程中存在多个行动者,社会文化环境、技术与用户群体构成核心行动者,出现身体、健身思维和社交关系等方面的转译,并依据身体利益、社区信息交流等不断加速转译,形成以数字身体为目标、情境元素融合与技术资源优化的“网络文化”形态。“作为媒介的身体”和“作为身体的媒介”边界变得模糊,作为连接的身体不断激发用户的健身经验性和游戏元素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关注用户基于移动媒介开展的时间管理行为,结合驯化理论的研究路径,通过深度访谈与自我民族志的方法考察时间管理者将时间管理媒介融入日常生活的过程,探讨这一量化自我实践中的媒介驯化过程以及此过程中媒介对量化自我行动者的反向驯化机制。研究发现,经由理想书写、时空嵌合与生活展演,用户得以将时间管理媒介融于日常生活并转化为现实意义。但随着媒介化时间管理的深入,数据主义、日常生活的透明化隐忧也渐趋凸显,媒介依赖深度演化的行为本质在此过程中得到明晰。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中国古籍保护方法南北差异的主要表现、原因、意义及对中国古籍保护方法应用的启示。古籍保护方法的南北差异源于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的南北差异,表现在古籍库房外部环境选择和内部环境改善、古籍装具配置与古籍损毁防治等方面。文章提供了针对性强、南北相互借鉴的古籍保护方法,丰富了中国古籍保护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国内外古籍保护文献进行计量分析,从数量、时间、主题和学科领域分布角度呈现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从文献材料保护与修复、文献保护环境研究、文献保护技术(科技)、文献保护管理四个方向进行分析阐释。研究发现,国内外古籍保护主要研究方向初步成型,研究重点集中于材料和保护技术;考虑到国内外研究基础、研究情境和关联领域等的差异,宜借力图情档领域进行古籍保护学科建设,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及创造性利用。  相似文献   

16.
古籍、档案与文献形态的纸质文物均属于文献遗产,其保护工作的管理策略与方法具有可比性。通过对三者保护法制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标准、保护工作发展趋势以及对保护内涵认知与保护策略选择等方面内容进行比较,提出:文献遗产要从被动式保护转向主动式保护;古籍保护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法规和标准不够健全,古籍保护必须首先正确认知"保护"的概念,才可能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和标准以保障古籍的安全;古籍保护需借助于文物保护与档案保护已有的成果,加快自身的发展。表3。参考文献34。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1986—2010年间“古籍修复”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统计,并针对文献主题、合著率和著者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古籍修复领域的研究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取得很大发展,已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古籍修复领域的研究在主题分布、著者分布上还不平衡,高水平的古籍修复师和专家较为缺乏,关于古籍修复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工作管理方面的研究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智能健康手环用户不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并构建模型,为智能健康手环技术与服务优化提供理论参考。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引入"刺激-机体-反应"(Stimulus-Organism-Response,SOR)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抽取智能健康手环用户不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构建智能健康手环用户不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智能健康手环用户不持续使用行为主要受到平台弹性、环境刺激、认知结构和情感焦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古籍保护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基于国家治理视角进行古籍保护法治建设探讨,以助推古籍保护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方法/过程] 根据我国古籍保护治理和法治建设的调查分析,指出当前古籍保护法治建设存在的制度法规盲区、法规碎片化、政策执行不力等问题。[结果/结论] 提出加强法治治理体系建设和提高法治的执行力,建议将古籍寄存管理等内容纳入保护法律条款,以推进古籍保护走向良法善治。  相似文献   

20.
探索图文社区老年用户信息交流行为的影响机理,对于解决老龄化背景下平台现存的“不适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以被称为“老红书”的图文社区美篇App为研究情境,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网络爬虫获得原始资料,再使用Nvivo 11.0软件对原始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最终构建图文社区老年用户信息交流行为影响机理模型。研究表明用户需求、用户感知、信息质量、社区认同和同伴影响是图文社区老年用户信息交流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年轻人社区相比,美篇App内老年用户的精神追求凸显。研究结果可为平台的运营管理和适老化设计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