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延误分析法研究路口拓宽后信号交叉口的服务通行能力,利用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拓宽交叉口进行交通流微观仿真,从而得到拓宽车道的延误曲线,建立了基于交通仿真的拓宽交叉口延误-流量模型.依据该模型提出了拓宽左转车道的基本服务通行能力的建议值,并给出了各修正系数以及实用服务通行能力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城市快速路出口匝道与下游衔接交叉口的通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预信号的出口匝道衔接交叉口控制方法.分析流量流向分布特征,构建衔接区域换道延误计算模型;利用交通波理论,建立预信号上游排队长度和排序区长度模型;考虑主信号配时参数约束和排队长度约束优化,得到预信号配时参数以及预信号设置位置.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预信号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衔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降低车均延误.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了左转交通比例、交通流及匝道衔接段长度对模型的影响,证实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对以往经验的总结,论证了单列饱和车流的车头时距(饱和流率)随转弯半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进而可以确定地段的通行能力.对于道路和交通设计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交通延误主要发生在道路交叉口处。本文以咸阳市渭阳中路与秦皇中路交叉口为例,利用 Synchro 仿真软件评价交叉口交通流运行状况,发现现状交叉口的问题,通过交叉口改造及优化路口信号配时增加路口通行能力,缩短延误时间,对交叉口的拥堵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利用现有城市道路交通空间,在车路协同环境下对无信号交叉口控制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交通流冲突点理论,交叉口分为不同的空间区域,车辆进入不同的区域需要申请该区域路权资源|利用赋时Petri网建立无信号交叉口控制模型。根据优化算法,得到较优的车辆通行序列,从而实时引导车辆通过交叉口|分析了不同数量车辆对交叉口的延误时间、车辆平均延迟时间的影响,并将其与传统的信号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etri网的无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案改善了交叉口通行状况,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信号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HCM提出的信号配时算法为基础,对总损失时间和饱和流率的敏感度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3个交叉口的实地采集数据对HCM推荐的信号配时算法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信号周期时长的估算误差率和相位损失时间的估算误差率成正比.同时,为保障信号周期的预测精度,在不同的饱和条件下,饱和流率的估算值必须满足特定的要求.通过对3个交叉口车头时距数据的分析发现,若根据HCM的建议将第4辆车作为饱和车头时距标定的起点,则排队长度超过10辆车时总损失时间的误差高达40%,且排队长度大于15辆车时信号周期时长的计算误差很难小于15%.为提高HCM的实用价值,建议在对核心参数进行标定时对车头时距的分布规律进行更精确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天津市大沽南路与珠江道交口交通通行能力的调研、统计、分析,根据交通状况和限制条件,提出了几种提高该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方法.经比较,推荐采用信号灯控制和车道重新划分的改善方案,可达到提高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针对车道被占用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及车辆排队。根据交通波、排队论等理论,构建了道路通行能力评价和交通波滞动等模型,综合运用MATLAB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分析及求解,总结出事故对实际通行能力影响的变化过程,不同车道对实际通行能力影响的差异,得到车辆排队长度与事故横断面实际通行能力、事故持续时间、路段上游车流量间的关系,计算出车辆排队长度到达上游路口的时间。  相似文献   

9.
穿越主路多车道混合车流的通行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可接受间隙理论为基础 ,利用概率论方法 ,对以 1型车 ,2型车 ,… ,r型车等r种代表车型组成的混合车流进行分析 .建立了无信号交叉口支路混合车流穿越主路m条车道 ,每一车道的交通流车头时距服从不同强度的M3分布的通行能力模型 ,发展了无信号交叉口单一车型、单一车道车流理想条件的通行能力理论 .  相似文献   

10.
地铁施工占道围挡对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以及城市交通安全带来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石家庄轨道交通1号线人民广场站四期围挡形式进行调查,对围挡处的人车冲突特性进行分析,在可能冲突点进行全程录像。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理论,通过读取右转车辆通过能力、右转车辆的人车冲突次数及冲突过程中的车速变化过程,分析围挡施工对交叉口通过能力及人车冲突特性的影响;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围挡后的交通环境指标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过街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以最短平均延误、最小平均停车次数为多目标,建立了单点交叉口信号配时的非线性优化函数模型.对非劣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了改进,引入经典遗传算法降低其时间复杂度,采用临近个体修剪策略改善解集分布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通过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多目标配时优化模型及其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Y型交叉口的交通问题,以Y型交叉口为研究对象,提出了Y型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方法.该方法对交叉口交通设施、信号控制参数进行设计,以避免各向左转车流之间的冲突.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采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Y型交叉口实施信号控制前后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信号控制方法能够减少车辆延误,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浏览文本—图片类教育网页的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等视觉参数进行眼动实验研究发现,在文本—图片类网页中,左图右文结构对文本区的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最多;上图下文结构则对图片区的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最多。由此,教育网页的界面设计在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中,当网页界面以文为主时应采用左图右文优选原则和上图下文避免原则;当网页界面以图为主时应采用上图下文优选原则和左图右文避免原则;当网页界面以图文为主的,要坚持网页界面的图文兼顾原则。  相似文献   

14.
文本与视觉艺术在某些语境下可以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得文本与视觉艺术产生了互相阐释互相呼应的可能性.这种打破学科界限综合研究的思路可以为探索文本或视觉艺术的更全面内涵取得新的向度和维度.爱尔兰最著名的威康·巴特勒·叶芝与杰克·巴特勒·叶芝兄弟的作品均不可忽视地涌动着这两者的融合和交汇.在文化诗学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共鸣的观照下,关注威廉·叶芝诗作中的绘画因素,剖析杰克·叶芝绘画中的文学韵味,这样的阐释及相关结论无论是对叶芝兄弟的研究还是对文本与视觉艺术关系可行性的研究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根据优化的原理,利用微分方程对饮酒驾驶问题中饮酒者的酒精含量进行量化谩计,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机理分析和数据处理。参数估计相结合,找出一个较满意的饮酒方案。  相似文献   

16.
Two experiments are presented that examine how the visual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words influence eye movement behaviour during reading. In Experiment 1, reading behaviour was compared for words comprising either one or two kanji characters. The one-character words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likely to be fixated on first-pass, and had significantly longer overall reading times, than the two-character words. In Experiment 2, reading behaviour was compared for two-kanji character words, for which the first character was either visually simple or visually complex (determined by the number of strokes). Visual complexity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total word reading times and the probability of the individual visually simple/complex characters being fixated on first pass. Additional analyses showed no preferred viewing position for two-kanji character words. Overall, the study provides experimental evidence of an influence of specific visual characteristics of Japanese words on eye movement behaviour during reading, as shown by both fixation probabilities and reading times. The findings must be explained by processing at (or beyond) a visual level impacting on eye movement behavior during reading of Japanese text.  相似文献   

17.
Web网页是网络课程重要的人机界面,其布局和设计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文从眼动心理学角度,利用眼动实验研究学习者利用网络课程学习的视觉搜索行为,测量学习者在3种常见的网页布局及其导航样式下学习时的眼动数据,探讨网页布局对网络学习的影响.通过记录注视次数、注视持续时间等6项眼动指标,并结合态度测量,试图揭示学习者学习时的眼动心理生理基本特征,以期找出适宜的网页布局形式和导航样式,为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提出有效建议.实验研究表明:(1)T字型布局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视觉搜索;(2)国字型布局更有利于学习者对知识的认知加工;(3)学习者进行视觉搜索时兴趣区集中在导航区,进行知识学习时兴趣区集中在主体内容区;(4)学习者在国字型布局下能取得更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Eye movements of stumptailed monkeys were measured during learning of a pattern discrimination problem. Amount of scanning (shifts in visual fixation from one pattern to the other) increased once learning began and reached a maximum either at about the point that frequency of correct responses reached asymptote or just after that. These results, taken together with earlier findings on vicarious trial and error and operant observing behavior, suggest that this is the characteristic pattern of change in frequency of observing during visual discrimination learning. A change i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trategy is proposed as one explanation for these results. Duration of the last fixation on a discriminative stimulus during a trial showed similar, though not identical, changes with practice. The decrease in duration of the last fixation following learning contrasts with results of prior studies involving more complex tasks, and supports our conclusion that the duration of the last fixation is particularly sensitive to the cognitiv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of the discriminative task.  相似文献   

19.
由于城市交通信号灯控制存在着非线性动态特性,对其进行控制时很难进行精确的数学建模,同时路口交通流具有重复性特点,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为了减少路口车辆等待时间、提高通行效率,利用迭代学习控制方法,对信号灯周期和各个相位有效绿灯时间进行优化,从而对路口绿灯进行最大化利用,保证车辆在路网中能够高效、平稳地通行。仿真结果表明,在迭代次数达到 15 次之后,排队长度相位差和误差都趋于零,减少了交通拥堵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