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西兰教授埃德.吉林依据性格类型、思维类型、智力类型将人划分为八种性格类型,即内向思维型、内向情感型、内向感觉型、内向直觉型,外向思维型、外向感觉型、外向情感型、外向直觉型。他认为具有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思维  相似文献   

2.
新西兰教授埃德.吉林依据性格类型、思维类型、智力类型将人划分为八种性格类型,即内向思维型、内向情感型、内向感觉型、内向直觉型,外向思维型、外向感觉型、外向情感型、外向直觉型。他认为具有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也会有不同的智力品质,所采用的学习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我国省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比较分析框架,对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整体发展水平在全国内地省份中并不突出,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省份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比较分析结果,山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应大力推进来鲁留学教育,打造区域留学中心;积极引进世界一流教育资源,打造区域合...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评估是荷兰高等教育认证系统运行的重要环节。作为评估的实施框架,《2018年高等教育认证系统评估框架》明确规定了评估的类型、指标、规则和流程。类型上,将高等教育评估划分为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保障评估和高等教育项目评估;指标上,根据上述两种评估类型采用了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其中针对后者引入了有限性指标和广泛性指标框架;规则上,要求通过汇总各项评估指标所对应的评估结果来进行最终决策;流程上,规定由专门的认证组织负责协调、专家团队负责开展评估工作。该评估框架呈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尊重高等教育机构内部自治权力和发展规律,二是重视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保障认证结果对项目评估的前置性影响,三是坚持教师和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主人翁角色,四是注重国际化水平在高等教育评估指标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5.
你可能认识一些开朗的人,也可能认识一些害羞的人。心理学家对不同类型的人给予了不同的划分。他们把开朗的人称之为“外向者”;把喜欢安静和愿意与少数几个人相处的人称之为“内向者”。内向和外向,哪一种人更好些?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6.
国际化愈来愈成为高等教育界的一个重要话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概念和组织框架,以便更好地认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性质和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定义、途径和动机进行了讨论。然后,以两个维度、四种类型即边缘化/特别处置、系统性/边缘化、中心化/特别处置、系统性/中心化为框架,分析和讨论了大学国际化的策略——途径的制度化。  相似文献   

7.
简说"辐射"修辞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辐射"修辞格是受根词繁衍这一造词途径的启发而产生的,分为外向辐射和内向辐射两种类型,并具有多种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传媒的当代化发展,为我国新闻摄影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中国新闻摄影高等教育的历史及现状,提出了发展中国新闻摄影高等教育的对策.笔者认为,发展中国新闻摄影高等教育的对策主要是要构建一个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加强专业的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两个方面的建设,培养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化水准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首先对芬兰高等教育体系和工程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以芬兰Aalto大学的教学评估体系为对象,分析芬兰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挑战.同时,在同济大学和Aalto大学的合作框架下,将两国现行高等教育及教学评估体系进行参照对比,为我国进一步开展国际化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廷 《中国成人教育》2012,(13):105-108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以及浙江省经济的外向性特征决定了浙江高等教育必须走国际化道路。美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道路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其发展模式具有典型意义。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了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模式、特点及策略,建议浙江应充分利用"浙江优势"集聚国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实施双向度的高等教育交流模式,构建政府、高校、社会组织"三位一体"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保障体系。试图为浙江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财经类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回顾财经类高校的发展历程,分析财经类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必要性,进而从财经院校的教育思想、办学模式、课程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梳理我国财经类高校教育国际化办学的基本形式,指出中国高等财经教育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困难,提出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国际化道路的选择,以期能对我国高等财经教育国际化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自诞生至今便是一个逐步国际化的过程。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及高等教育国际竞争日益剧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自身国际化水平,显得至关重要。在深刻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质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理性面对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所遭遇的诸如发展水平不平衡、人才流失严重、商业化气息浓厚、学科竞争力薄弱、教育主权遭受弱化等挑战,从五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应对策略:树立全球意识、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人才环境,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竞争力,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与专业设置改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入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使中国的高等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中国融入高等教育的教育国际化,对现在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在借鉴别国模式和经验时,要加强与国外大学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必须坚持从本国实际出发的原则,寻求符合本国实际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文雯  王嵩迪  常伶颖 《复旦教育论坛》2023,21(1):112-120;128
生存环境恶化、公共卫生危机频发、地缘政治动荡以及逆全球化趋势等一系列人类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难题给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带来考验。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在全球、国家、高校等多个空间场域中被各种主体力量塑造,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行动场变得愈发复杂。然而,过去十年来的全球趋势是国家的作用愈发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外交战略、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人才规划等方面统筹谋划,以立法、战略规划、资金支持等形式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纳入国家战略,与世纪之交时以高校为主体主导国际化发展的偶发性、碎片化、边缘化特征有较大区别。本研究从国家战略的利益相关者、动因和实施路径三个维度比较了近十年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土耳其等九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同性特点包括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国家战略与科技、人才战略成为一揽子战略方案,战略制定动因由“国际贡献”向“国家贡献”倾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战略行动新趋势等;各国政府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中的功能、动因、行动路线上存在差异。研究对我国谋划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国家战略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 日本政府制订了一系列发展政策来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挑战,在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同时形成了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近年来日本意识到大学个性的重要性以及留学生政策的独特作用,逐渐完善本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政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表征和关键途径。本研究采用混合研究方法,通过分析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中的科研合作、学生流动和机构合作情况发现,当前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已取得重要进展,两国在人文社科和艺术领域蕴藏巨大合作潜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中泰经贸合作的良好态势、丰厚的奖学金项目、中国高校的国际化视野是吸引泰国学生的潜在增长点;存在中国高等教育现有实力对泰国学生的吸引力相对不足,中泰高校在高等教育合作中的活动空间还极为有限等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新时代深化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交流要扩大人文社科和艺术领域合作,增进中泰文化交流与互信;提高留学生质量和管理水平,坚定不移地走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高校在中泰高等教育合作中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Appadurai's ideas of global cultural flows in the context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Studies 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ve increased with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 on university campuses; however, more theoretical analysis in the field is necessary, especially in less studied and rapidly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Appadurai's theorization may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field because of its background in the changes transform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 flows: intensified migration and mass mediation. The research data of the paper consist of previous literature and statistical data. The paper focuses first on analysing the general ideas of Appadurai's model and second on one of the scapes of the model, the ideoscape.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Appadurai's ideas of global cultural flows, when expanded through further research and theorization, provide a heuristic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The continuing significance of the nation state and the locality of international actions characteriz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urthermore, the ideoscape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widened because the volume and the range of activities at universities have expanded.  相似文献   

18.
芬兰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中,顺应欧盟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之势,不断推动面向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改革,创建双轨并行的高等教育体系,构筑多层面互动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机制,采取市场化的高等教育经营战略等,从而使其迅速占领了世界高等教育的高地。芬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为仍在国际化上缓慢行进的中国提供了借鉴,我国应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创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国际化的质量评估体系,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理顺市场与政府关系,推进高等教育市场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将对世界的和平和经济繁荣作出积极的贡献。文章以笔者在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的研修体验为切入点研究英国高校的教学和管理特点,并结合笔者的双语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中国高校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  相似文献   

20.
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加剧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变革。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格局面临重构,高等教育国际化流动模式与主体也将随之发生转变。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除了要从经济驱动转向文化理解,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模式外,还应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样性。中国要在正确看待政治、经济、教育环境变化的基础上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地缘政治的关系仍然牢不可破,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文化霸权”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规模与质量矛盾仍然长期存在,进而强化研究、大力创新、文化引领并重视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