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生态位视角下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9,(7):8-14
针对长江经济带存在的"区域创新发展差距、科技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基于生态位视角,构建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模型,对沿线11个省(市)生态位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各地科技创新竞争力综合生态位值未呈现随时间增长态势,从大到小表现出从东到西距离衰减性,其中,上海持续递减,贵州持续递增,湖南先上升后下降,其他地区波动不一;②各地科技创新竞争力平均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在0~0.4447,江苏最宽,贵州最窄,上海、浙江和四川呈缩减趋势,其余波动增长;③各地科技创新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变化范围在0.4391~0.9418,省域间存在高度竞争。进而,提出强化核心区辐射带动、开展次级区错位发展、实施边缘区特色策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品牌生态位测度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兴元 《预测》2006,25(5):60-64,80
借鉴生态学原理,对品牌生态位的涵义进行了初探,建立了品牌生态位宽度及重叠度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品牌生态位适合度评价的函数法、模糊评价法、适合度复合系数法以及基于同类标杆案例品牌贴近度的品牌生态位适合度评价模型。给出了一个实际应用案例,针对案例中的四个品牌,分别计算了目标品牌、竞争品牌以及标杆品牌的品牌生态位宽度、重叠度。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该目标品牌的适合度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评价主体,基于生态位理论,从农业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生产水平、结构与成长等四方面竞争力维度构建区域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其农业竞争力生态位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并依据核心-边缘理论分析各市农业竞争力演化与时空格局,划分为核心城市、次级城市和边缘城市3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间浙江省11市的农业竞争力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市排名次序相对稳定,整体表现出从东北向西南的距离衰减;(2)各市的综合农业生态位与生态位宽度出现背离,因此衡量区域农业竞争力发展水平需综合考虑其影响支配力(生态位值)和资源获取力(生态位宽度);(3)各市之间农业竞争力生态位高度重叠,竞争显著。最后提出浙江省应强化核心区辐射带动,开展生态位扩充、生态位协同发展策略,优化生态位结构,提高各市农业竞争力,破除农业经济固化态势。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22,(1)
基于多维超体积生态位理论,从创新综合生态位、创新生态位宽度以及创新生态位重叠度3个维度对区域创新生态圈自主进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创新综合生态位显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圈整体自主进化能力较弱;地区创新发展不平衡,呈南强北弱、东中西阶梯状分布并依次减弱趋势;从创新综合生态位和创新生态位宽度二维角度将区域创新生态圈划分为明星类、金牛类、幼童类、中庸类和“瘦狗”类五种类型;创新生态位重叠度显示区域创新生态圈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大,且呈地域集聚性竞争。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将生态位理论应用于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策略研究,在界定生态位理论以及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生态位概念的基础上,基于联盟间的生态位关系、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分离等方面对定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生态位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生态位分离策略、生态位移动策略和协同进化策略,以期促进黑龙江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位理论及相应测度方法,计算2012—2015年广东省港口产业生态位强度、宽度、重叠度等指标数值。研究结果表明:(1)7个子产业按照宽度值可被划分成优势种、亚优势种、伴生种产业3种类型;水上运输业占据较多的区域资源,对港口产业整体发展贡献程度最大;船舶工业生态位宽度过窄且贡献最小,产业间的整体重叠度处于较低水平。(2)生态位分异度呈逐年递减趋势,产业差异化程度加大,竞争态势趋缓。(3)生态位态值与强度的降序排序结果一致,石油、化学和电力工业目前增长不足;综合来看,水上运输业发展良好,船舶工业发展水平不足。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业企业种群生态位测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业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至关重要。引入生态位理论提出了区域科技创业企业种群生态位概念,借鉴物种生态位测度思想构建了科技创业企业种群生态位的测度模型。以青岛为例分别测度了科技创业企业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并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科技创业生态位适宜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农业竞争力对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首次基于生态位视角,创新构建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测算了浙江省各个地级市农业竞争力生态位值、生态位重叠度和生态位宽度,并据此对各个地级市农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与演化分析。[结果]结果表明:①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农业竞争力水平整体表现出从东北向西南的距离衰减性,舟山、宁波和杭州综合生态位值处于领先地位,金华、衢州和丽水综合生态位值处于落后地位,在2010-2019年10年间各个地级市之间综合生态位排名次序相对稳定,农业经济出现固化态势;②地级市的综合农业生态位与生态位宽度,产生背离现象,衡量农业竞争力发展水平,需综合考虑其影响支配力( 生态位值) 和资源获取力( 生态位宽度);③地级市之间农业竞争力生态位高度重叠,竞争显著。[结论]最后研究发现:各个地级市应强化核心区辐射带动,开展生态位扩充、生态位协同发展策略,优化生态位结构,提高其农业竞争力,破除农业经济固化态势。  相似文献   

9.
借鉴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在分析战略网络中节点间生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网络中节点企业生态位概念,并就战略网络节点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的测度模型进行尝试性探索.研究表明,战略网络中节点不仅要选择适当的生态位,而且要根据战略网络目标和环境变化,及时对生态位作出适当调整和优化,以维持自身在战略网络中的位置,并进一步提升战略网络整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对鄱阳湖洲滩湿地优势植物种群进行基于植物特征的生态位研究,主要分析糙叶薹草、灰化薹草、水田碎米荠等22种优势湿地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糙叶薹草(0.292)、灰化薹草(0.258)等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单性薹草(0.024)、鸡眼草(0.022)具有较窄的生态位;有105种对发生生态位重叠,占具有生态位重叠的湿地植物物种种为45.5%,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湿地植物物种对有卵碎薹草和蚕茧蓼(0.797)、芫荽菊和蓼子草(0.674)、牛鞭草和鸡眼草(0.630)、蓼子草和蔊菜(0.550)、水田碎米荠和蔊菜(0.538)、牛鞭草和野古草(0.525)、糙叶薹草和糙毛蓼(0.522).  相似文献   

11.
企业生态位原理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59,自引:0,他引:59  
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生物物种的生态位理论及模型,分析了企业生态位的特点及规律,提出企业相互关系的本质是企业生态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并分析了企业生态位模型、企业多样化模型、企业生态位分离度模型及企业竞争排斥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模型,剖析了企业生态位的竞争排斥规律及企业生态位的进化原理。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而使企业的决策更加科学正确,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2.
战略生态位管理(SNM)理论研究现状述评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生态位管理(SNM)理论做为生态位理论的延伸,对于演化经济学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仍处于发展和探讨之中。对战略生态位管理问题的相关研究分别从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的起源、产生和研究现状三方面进行回顾和评述,在此基础上,从基础理论研究、颠覆性技术创新路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以及高新区运作管理方面对战略生态位管理的理论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略作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城市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生命有机体.应当用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对城市进行重新解读.本文运用生态学思想解析城市的生态位现象及城市在生态环境中的进化过程,系统分析了城市之间的生态关系及城市生态位"态势"、生态位分离与重叠、生态位扩充与压缩等理论和模型,阐述了城市发展的生态学基础,提出了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国煤炭区域流动与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亮亮  韩雪  秦晓楠  武春友 《资源科学》2014,36(10):2215-2222
如何引导煤炭资源在区际间达到合理的配置,保障能源的可持续供给,是保持当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为考察我国煤炭区域流动与竞争情况,基于生态位理论对煤炭流动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进行测度,研究表明:1山西、内蒙古和陕西对煤炭市场的争夺能力较强,相互之间及对其他煤炭输出地区产生竞争压力;2河北、江苏、山东、辽宁和广东对煤炭资源的争夺能力较强,山东对其他煤炭输入地区都产生了竞争压力;3在加强煤炭运输能力建设的同时,提出要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明确区域分工、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及加快建设煤炭储备基地等优化煤炭流动格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校众创空间作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兴重要载体,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大作用。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对众创空间建设模式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探索,但在理论研究方面仍缺乏科学梳理和系统思维,在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上,缺乏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打造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本文通过阐释众创空间的内涵,分析高校众创空间的存在问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探索以生态位理论视角剖析众创空间的系统结构模型以及要素互动关系,提出高校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构建的建设策略,全面提升高校众创空间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区域产业集群生态位理论和模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物种群和区域产业集群的相似性为基础,借鉴生态学中的生物种群的生态位理论,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区域产业集群规律和特点,提出建立在生态位理论基础之上的区域产业集群生态位模型,并以此对两个具有类似产品产出的区域产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借鉴信息生态学中信息生态位理论,在阐述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的优化原则与方法。认为信息服务机构信息生态位是指信息服务机构在信息生态环境以及与其他信息人的相互作用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优化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生态位应遵循明确定位、多维吻合、宽度适当、整体协调原则。提出了信息服务机构找准信息生态位、巩固信息生态位、调整信息生态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技术生态位作为战略生态位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用来研究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问题。在将态势观点引入技术生态位的基础上,从网络关系的视角分析了生态位态势的愿景、力量和知识三个机制,在此前提下阐述了技术生态位态势的四个阶段。以东北三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根据前期的实地调查结果,分别讨论了三个机制作用下的生态位态势。实证结果表明:东北三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均拥有不断成长的技术生态位网络和稳步发展的技术生态位态势,其中辽宁省的技术生态位态势处于填满期,吉林省处于原型II期,而黑龙江省处于胚胎期。根据实证结果,研究有重点地针对四个阶段的技术生态位态势提出了发展建议,为技术生态位理论在我国区域新兴技术产业实践中的运用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