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分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1"阶段的学习内容与特点,提出其学习评价的思路与四项原则,即职业为先、能力本位、过程并重和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构成"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学习考评指标体系,并提出完善评价体系的对策与建议,以此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员工的零距离接轨。  相似文献   

2.
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战略性变革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前提,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美国研究型大学以本科拔尖创新人才为培养目标,以模式创新推动了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注重通识教育与跨学科课程,采用研讨式和研究型教学方法,强调个别指导和协同培养的人才培养机制,教学评价突出"向教性"和"向学性"。受此启发,我国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注重以协同培养为路径创新培养模式,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以完善评价机制为导向加强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1+N"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旨在以"素质本位"来充实和完善"能力本位"的课程观,摒弃单纯的"学科本位",真正按照学生的岗位需求来设置英语课程,使英语教学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真正对接。采用项目化、模块化的任务型教学方法,引入RICH课程改革理念,结合美国职业培训的KAS模式,不断调整教学项目设计和思路,从而实现师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基本特点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具有职工和学生双重身份,教学与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因此,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完善实习实训条件,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成人教育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但从当前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已经无法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根据成人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可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定位、调整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积极推行"双元制"、加强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改革考核方法与评价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开放性、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模式率先转型等途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材料化学专业是我校"十一五"规划中重点发展专业。在近几年进行的专业建设中,我们始终把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优化作为重点,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实践为主导的课程体系,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强化教学中的过程性和实践性,将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期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对"订单培养"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常碰到的问题加以分析,认为在"订单培养"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机制体制,对于规范订单式教学、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触及并分析了订单合作企业遴选机制、"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设置方向选项课程包、优化企业技能竞赛机制、完善实习过程管理机制、建立订单培养评价机制等六个方面的核心概念和观念,阐述了完善"订单培养"模式和提升人才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职业学校教师的企业实践可以使其丰富专业知识、完善继续教育、优化能力素质结构,在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上给教师插上隐形的翅膀,为其今后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及教学实践上奠定坚实基础,从而更好地为实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然而在实施"教师企业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完善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强化监管才能确保教师企业实践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与教育制度创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质量提升以及知识社会的转型等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和改革的要求,其目标是实现从学历本位到能力本位,从学科中心到学习者中心,从封闭的学校教育到社会化学习体系的转变。而教育制度的创新,特别是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评价机制与政府治理制度的创新是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从工学结合概念及内涵入手,指出当前高职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确立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构建"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块化课程体系、采用一体化的多元教学方法和手段、搭建"校内仿真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实践教学平台、组建专兼结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构多元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对策,以期达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高职商务日语人才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抽取1995-2018年间3539位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所在组织单位的前30%,即481家组织单位做人才聚集分析发现,技能大师群体呈现明显的组织聚集现象,30%的企业组织聚集了81.4%的技能大师。究其缘由,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育机制、健全的技能人才考评机制、高效的激励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和优越的内部环境是企业吸引与聚集技能大师的关键要素。因此,注重发挥企业在技能大师培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优化企业人才环境和组织机制,将有助于企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直接关系着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从构建校企多层交互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宏观和微观背景入手,重点阐述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通过国家级骨干示范校建设,逐步实现校企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中的规划层交互,在课程体系改革中的设计层交互,在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实施层交互和在校外顶岗实习中的评价层交互。  相似文献   

13.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类型及推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校企合作的一条有效路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明确校企双方权利和义务、确定人才培养数量及标准、规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约定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等诸多内涵,可分为直接订单、间接订单两种类型和学前订单、学中订单、毕业季订单以及与中介机构订单、与中间企业订单等五种方式,并经过达成订单、招录学生、实施培养、上岗考核、岗后关注等五个环节。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政府不断优化政策环境的基础上,学校、企业和学生充分发挥能动作用、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内容是以学生和用人单位为中心。实施这一模式,主要是通过“引企入教”方式,建立共同培养机制;按照“工学结合”要求,设计以“客户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岗位职业标准,组织实践教学和评价;尊重学生职业发展需求,开展专业特色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以学校为中心”向“以客户即学生和用人单位为中心”的转变。最终实现学校、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三赢。  相似文献   

15.
目前现代学徒制模式下,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着校企双育人主体机制还不健全、教学模式不顺畅、校企课程交融不深入、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系列问题,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对此,文章从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综合职业素质养成和社会人才需求的视角出发,重点引入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与学校、联盟企业联合组建“校企室”三方协同的现代学徒制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校企室”三方育人主体的现代学徒育人平台,构建涵盖“通识、岗位、专项”三核心、四阶段的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创建多维度技术技能训练和实践的“专业实训室+企业现场+大师工作室”三场所构成的现代学徒制实训基地,建立“教、学、做、工、培、训”交替融合的现代学徒制教学实施模式,建立三方育人主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标准,以及“柯氏四级评估模型”多元参与、四级评价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方法,并在数控技术专业试点,成效显著,为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开展三方育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存在就业缺口较大、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亟需建立以工匠精神为目标的学生培养机制,强化工匠精神培育,优化实现现代学徒制,做好培养和就业工作;优化高职院校办学管理,加强职业教育治理,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建设,健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制度;适应时代需要健全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适应"互联网+"时代,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在复杂多变的产业环境与就业市场中实现科学发展,推进高职教育适应"新常态",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疆高技能工人短缺现状的阐述,对短缺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以及企业培训力度,形成科学的技能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等来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战略路线图的分析框架能够呈现在不同历史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进程中需求、资源和措施的相互作用,挖掘在创新驱动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发展的创新点。建议通过创新国内模式来满足个人对国际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通过提高多个元素的国际化水平来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发展;通过完善国际资源引入机制来提高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水平,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主体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职艺术类国际化人才,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校企合作项目,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应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2+1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共建工作室教学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为培养艺术类国际化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市场需求催生了高职院校“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培养”实现了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协调,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相协调,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协调,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之一.但也存在与“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相冲突、覆盖面有限等弊端,因此,只有加强基地建设,改变“订单”的方式,强化校企互动,才能使“订单培养”模式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