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和"绿色奥运"的口号.最近提出"数字奥运",它是2008年奥运会的亮点,是"科技奥运"的时代特征,"人文奥运"的弘扬手段,"绿色奥运"的重要支撑.现就北京数字奥运对我国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影响作一综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人文奥运理念与奥运志愿精神高度契合的思想基础是对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思想体系的认同,二者都是对于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宗旨的认同。北京奥运会要体现志愿服务的中国文化特色,体现人文奥运理念以人为本的追求,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要做实践现代文明风尚的先锋。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要以人文奥运理念为指导,体现人文奥运基本内涵,弘扬奥运志愿精神,为北京奥运会提供扎实而深入的志愿服务,推动人文奥运总体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而科技奥运,既是中国申奥成功的重要理念,也将成为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重要保障条件.本文从"科技奥运"的角度,对北京奥运会如何实现科技奥运、中国奥运代表团能否取得好的成绩等问题阐述了观点,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个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当中.人文奥运可能是北京奥运会的一个亮点.也会是北京奥运会的一个特色。为什么这样认为.我觉得绿色奥运并不是我们的首创,它曾经是悉尼申办2000年奥运会过程中的一个口号。环境理念马上被国际奥委会所接纳.成为体育、文化、教育和环境四位一体的奥林匹克主义。绿色奥运是悉尼奥运会的一种现状.而且并  相似文献   

5.
青岛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2008年奥运会的帆船、帆板比赛将在这里举办。青岛市政府高度重视这一重大机遇,于2003年推出了"奥运行动规划",提出了在体现北京"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之外,塑造"海上奥运"这一特色,把青岛奥帆赛办成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奥帆赛。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实施方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遗产主要是指自然或人类遗存给后人的有价值的产品.历届奥运会的举办都会给举办地留下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北京奥运文化遗产的内涵主要反映在实施"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方面.北京实施奥运文化遗产的措施主要有广泛开展奥林匹克研究与教育、赛后充分利用奥运场馆、建立奥林匹克博物馆、建立奥林匹克碑林、建立奥林匹克学院等,从而真正实现奥林匹克文化扎根中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人文奥运』与『北京品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同样,这一主题也是历届,尤其是近几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所强调的。但是从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从北京市的历史与现状来看,我们举办的奥运会应具有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特色,因为这也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要给“中国及世界体育留下一份独特遗产”的真正含义。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北京要打什么样的“品牌”去迎接这一世界盛会,也就是说,这将是我们以什么面貌来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令世人关注的问题。我认为,能够充分体现“人文奥运”这一主题的,还是北京特…  相似文献   

8.
对2008年北京“科技奥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理念,而科技奥运,既是中国申奥成功的重要 理念,也将成为北京举办奥运会的重要保障条件。本文从“科技奥运”的角度,对北京奥运会如何实现科技奥运、中国奥运 代表团能否取得好的成绩等问题阐述了观点,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奥运舵手论     
奥运舵手体现出的平民化思想是以人为本、重在参与等奥运思想的演绎,是对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诠释,也是北京奥运会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奉献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研究解读奥运舵手的文化内涵,论述奥运舵手喻示的意义:平民选手回归奥运赛场,体现平民化思想;增强赛艇项目的观赏性,激发民众的奥运热情;北京奥运会践行奥林匹克理念的具体体现;中国文化对奥林匹克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文奥运之我见   总被引:66,自引:3,他引:63  
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3个理念,即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这不仅符合奥林匹克宗旨,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奥林匹克主义的来源之一是人文主义,所以人文与奥运是密不可分的.作者从以下3个方面提出了对人文奥运的看法:什么是人文与人文主义;古代奥运会的文化传统;2008年如何实现人文奥运.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时。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三大理念。这是完全符合奥林匹克运动宗旨的三个要素,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几乎是缺一不可。有人认为,人文奥运体现奥运的人性化,科技奥运体现奥运的现代化;而绿色奥运则体现奥运对自然的尊重。这有一定道理。我想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这三点,一个“新北京、新奥运”的理想就能实现了。  相似文献   

12.
诠释北京"科技奥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三大主题,即"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都与科技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实现科技奥运,毫无疑问地要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成果作为基础;实现绿色奥运,需要全面注入科技要素;实现人文奥运,则包含着更为深刻的科技内涵。因此,有必要解读科技奥运的概念和内涵,了解科技与奥运的关系,展示北京"数字奥运",并探讨科技奥运的实现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文奥运”是北京申请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理念之一。人文奥运的理念是要在奥运的各项活动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使奥运各项活动为人类的健康与和谐发展服务。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逼近,我们有很多行为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4.
火炬环保行     
“奥运火炬传递是历届奥运会都要举行的文化主题活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活动则要体现弘扬“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孙维佳对人们关注的火炬传递与珠峰环保问题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尽全力确保这是一次环保性的火炬传递活动。  相似文献   

15.
现代大学的理念与奥林匹克运动实践--清华大学的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陈希 《体育科学》2004,24(11):1-3
在讨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为己任的现代大学理念的基础上,论述了现代大学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理解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基础上,通过清华大学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具体参与,讨论了现代大学只要能够很好地认识、定位自身的角色,就可以创造条件,参与北京奥运会的筹备和举办,积极推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主题的实现,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智力城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文奥运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是一座充满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古城,又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北京将为世界奉献一届与众不同的奥运会,人文奥运是2008年奥运会壮丽的主旋律,将促使奥林匹克真正成为跨文化、跨民族、跨国界的世界文化体系,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将给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宝贵遗产”。一、体育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把人文与体育相联系,把人文奥运作为2008年奥运的基本理念,是因为体育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现象,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本身包涵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深刻理解体育的人文内涵有助于对人文奥运的理解。(一)体育中自我实现与自我…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在北京举办奥运会,那时将使全世界人民的目光焦点对准北京。我们要努力实现现代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活动奥运会比赛的有机融合。在奥运会比赛的每一个赛场,都应该充盈着人文精神。赛场文化是“人文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奥运”的直接体现。奥运赛场上,中国体育观众将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从赛场展示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素质、中国人的体育精神、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三大主题,即“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科学》2018,(2):56-62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过程中,中国承诺将奥运遗产放在同冬奥会举办同样重要的位置。奥运遗产不仅包括有形遗产,也包括无形遗产。北京作为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同时又将迎来冬季奥运会的城市,需要重新审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留下的奥运遗产,并具有前瞻性地设计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奥运遗产,使之产生更为持久的文化影响力。本文将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为例,从国际合作关系的建立、纪录理念的创新、组织运营模式的探索、国际传播渠道的开拓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对中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整理和继承这些文化遗产,将会使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工作更具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三大主题,即“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内涵进行科学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