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原则选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和体育教学的特点,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法,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综述,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研究认为:学校体育要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建立心理健康教学原则体系。在体育教学中遵循快乐性原则、激励性原则、交互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尤其是大部分学生不愿当中学体育教师,不愿做中学体育工作,愿终身从事中学体育工作者更少;学生在校学习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不够认真。为了办好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合格人才,发展学校体育,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必须强化专业思想教育,进一步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相似文献   

3.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以及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新媒体技术的大规模运用而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对各种媒介及互联网的使用率大幅度上升,这为体育学科的辅导员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难题。因此,该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实践研究法等,详细介绍了新媒体技术的作用和体育专业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新媒体时代,体育专业的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式较为单一、缺少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宣传的专业技能等。为此,应该注重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队伍的媒介素养;创新体育专业辅导员心理健康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与新媒体时代下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相结合,为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培育高质量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体育思想与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赵克 《体育学刊》2002,9(5):87-88
论述了体育在学校化建设中起着栽体作用;突出现代体育思想对增强校园凝聚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及美育教育的功能;提出关注校园化的研究,将对完善学校管理、突出学校个性、增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实施素质教育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健康第一”思想的确立,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学校体育由于其内容与形式的特殊性,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近四年部分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有关文献的阅读分析,指出了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认为应该加强对学校体育指导较强的实践性心理学研究,体现体育心理学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评定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山东省4所师范院校的852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了SCL—90测试,并将结果分别与全国常模、性别间、年级间进行了比较。结果: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SCL—90绝大多数因子上的得分均极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男女在SCL—90部分因子得分上有差异;不同年级在SCL—90各因子得分上均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运用体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知识,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和理论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促进师范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与手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当前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现状的分析,认为加强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使之具有较高的体育素养和教学水平,必须从强化专业教育思想;改善专业知识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改革考试制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地位作用受轻视、概念界定混淆、方法体系雷同、心理问题德育化、德育问题心理化等主要误区。分析和探讨走出这些误区的对策对于推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时期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不同性别、年级、专业间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以及二者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山东省三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优于女生,而且性情更温和热情;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较其他两个专业学生心理更为健康,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表现的更为焦虑;大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佳。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社会生活之上,脱离了社会生活,这种弊端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因此,我们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活世界回归,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置于生活,突出生活世界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当代教育的一种趋势,也体现了教育尊重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入手,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运动员个体两者的特点,剖析运动员在形象塑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使运动员了解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塑造其形象的基础前提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在深度挖掘和精准凝练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思政元素全方位融入课程教学及优化思政教学模式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运用文献资料、辩证分析及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全媒体时代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全媒体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表现出具象流变的育人话语、立体多维的内容传播模式、科技加持的育人方式、多方联动的育人主体等时代特征。针对信息技术迅速发展造成的体育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不成熟、育人内容传播碎片化、全媒体支撑要素不健全、体育教师媒介思政素养不足等推行阻碍,从顶层设计、理念更新、资源整合、科技加持、能力提升5个方面勾画全媒体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设计蓝图,完善“全媒体+”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建横向互联、纵向贯通的育人内容体系,深化全媒体技术,助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效度,全方位提升体育教师思政媒介素养等创新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重心不仅聚焦在体育学科所直面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层面,而且直击如何将思政教育元素适时融入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实施的全过程。文章以寓德于体理念为指导,剖析了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路径抉择。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对落实高校立德树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学校三全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出现了资源挖掘不足、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教师教学能力有限、评价体系失衡等问题。提出:深挖体育课程中蕴含的思政资源发挥价值引领功能;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打造体育课程德育共同体;提升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及素养;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激发教师课程思政育人动力等决策。  相似文献   

15.
体育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原属两个不同的独立系统,虽然二者之间理论基础和解决问题侧重点不同,但都包括了体育大学生、体育院校、高校教师等共同元素,且之间相互联系.因此,文章分析了体育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的可行性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为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体化协同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大思政"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互融合,协同育人。体育课程中蕴含丰富思政教育元素,充分挖掘体育课程的思政元素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高职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路径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时政需求进行思政教育;提升体育教师思政素养水平;把体育文化融入高职体育课程内容进行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备要求,尤其是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更加需这样的素养,这就要求加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既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又能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敬业、诚信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因此,本文通过介绍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析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遵循原则,最后探究课程思政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8.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积极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民办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作用,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建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制度机制,努力建设一支与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适应的学生工作队伍,积极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融思想政治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坚决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全面提升就业工作的执行力,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硕果。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当前推进体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访谈等方法,在分析了体育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与学界研究基础上,论述了体育课程思政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内涵、体育课程的思政来源与思政内容体系,并提出了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研究认为,体育课程思政旨在重新找回育人价值,开辟了“以体育德”新路径。在体育课程思政中,体育是“思政”之源,知识是“思政”之基,技能是“思政”之要,其思政内容体系可从政治认同、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健全人格五个维度进行构建。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可从思政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场景构建、话语体系创新、教师卓越发展五个方面采取路径和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20.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操课程作为思政教育内容的优势及体操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进行分析,认为:体操具有光辉的奋斗历史,是体操课程思政铸奋斗魂、育实干人的强大“动力源”;体操教学内容蕴含丰富思政主题,是立爱国大德的不竭“原料库”;体操习练形式多样,为体操课程思政育人提供了多元“实践场”。通过整合体操历史和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主题融入体操课程内容和创新体操课程结构以强化道德实践等路径,可以推进体操课程思政建设,以期为运动专项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