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阐述了学术期刊在信息产业中所应担负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探讨了学术期刊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应如何发展、创新,分析了学术期刊取得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途径。在自身完善的同时,挖掘更大的潜力,发挥其深层次的导向作用,做信息产业的有力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2.
闻宇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4X):I0001-I0001
阐述了学术期刊在信息产业中所应担负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探讨了学术期刊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应如何发展、创新,分析了学术期刊取得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途径。在自身完善的同时,挖掘更大的潜力,发挥其深层次的导向作用,做信息产业的有力传播我体,  相似文献   

3.
林德强 《情报探索》1998,(B12):40-4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都致力于提高质量,力求发挥社会效益进而追求最佳经济效益。学术期刊是科技信息的主要载体,是特殊商品,其效益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从事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者应努力提高期刊质量,在发挥期刊社会效益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术期刊尤其是权威学术期刊起着越发重要的载体和导向作用。以统计类权威学术期刊《统计研究》为例,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了权威学术期刊对其它学术期刊、本学科发展、学位论文以及人才评价中的导向作用。结果表明,权威学术期刊对上述四方面的导向作用显著,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为权威学术期刊的进一步发展并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学术期刊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学术期刊必须提高其质量和影响力在市场中立足。从稿源、作者等方面,本文作者提出了几条新的思路,希望能在与作者建立良好沟通、获得优质稿件等工作的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大大提高学术期刊质量,从而树立良好的学术期刊形象,赢得较高的学术期刊知名度。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作用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肖宏  马彪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1046-1053
摘 要 【目的】阐述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时代应发挥的作用,展望学术期刊的发展前景。【方法】 通过分析“互联网+”时代学术交流的新特点,揭示了学术期刊发挥功能的新背景;通过对一流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分析,借鉴国际先进期刊的经验,提出了学术期刊在“互联网+”数字时代应该具有的定位和功能。【结果】 传统的学术交流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具备了全新的模式,因此,学术期刊必须重新定位,努力成为创新一体化服务平台,实现研究与交流、发布与反馈、传承与传播、学术与科普的及时融合。【结论】 学术期刊应该升级其传统作用,借助互联网技术,重新定位服务角色,未来应努力成为论题组织者和新闻发布者、科研过程监督者、学术成果把关者、权威专家评议中心、创新知识服务中心和学术观点聚焦中心,实现整体服务功能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7.
从学术期刊群数字化平台构建看高校学报数字化平台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在学术交流和科学传播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为学术期刊出版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学术期刊群数字化平台建设比较成熟,而单一学术期刊的数字平台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对中外两个有代表性的学术期刊群数字平台进行分析,对比不同数字化学术平台的特点,提出适合我国高校学报数字化平台建设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影响因子在科技期刊学术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影响因子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机械类科技刊物的影响因子和核心刊物的对比分析,阐明了用影响因子评价学术期刊的科学性和局限性.进而指出在评价学术期刊和论文时,要注意影响因子的局限性,才能发挥其科学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素质求质量,以质量求发展,是建筑施工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而质量管理做为企业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整个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5月 15日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召开了学术期刊在抗击“非典”中应发挥积极、主动作用的座谈会。来自 10个医科类学术期刊的主编、编委和编辑部主任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交流了在抗击“非典”战役中刊物所做的工作 ,会议还就学术期刊应把握科学的严谨性 ,把好学术文章质量关以及相关的一引起学术问题进行了交流。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在会上肯定了这些期刊所做的工作。他说 :学术性期刊遇到各类突发事件时 ,特别是与科学技术关系比较密切的突发事件 ,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2 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得很快 ,可是灾难也出现很多。应对这些灾难 ,…  相似文献   

11.
核心期刊评价及其负面效应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李玉进 《情报科学》2002,20(12):1257-1259
核心期刊评价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积极的社会效应。然而,其评价方法、结果及其采信的过程,也会形成一定的负面效应,对此应当给予客观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核心期刊作为学术评价标准应适用有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区分,是目前学术界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从核心期刊的选定指标“转载率”、“引用率”等来看,其作为学术评价的标准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因为转载率表明学术期刊所载文章的知名度和读者的阅读量,引用率则表明学术期刊所载文章的学术影响力。但不能把核心期刊评价标准绝对化和急功近利化。“核心期刊”引发的问题不全在于核心期刊本身,根子在于学术评价秩序混乱。  相似文献   

13.
SCI量化评价功能的局限性及其修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SCI数据库及其期刊影响因子的学术量化评价功能,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无论是在科技管理领域还是信息服务领域,都将其作为学术定量评价的手段之一加以利用,但同时也对它的评价功能提出了质疑和修正.本文从期刊影响因子、SCI数据库、学科间的差异、科学引证活动等方面对SCI学术量化评价的局限及其修正进行文献综述,并对一些新方法和新指标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业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常虹 《情报科学》2000,18(5):439-441
本文从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信息服务业的优势出,分析了发展信息服务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出了高校图书馆发展信息的方式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发展信息科技与产业的角度,提出关于科技强国发展路径的看法:科技强国和产业强国是要共同实现的孪生目标,只有真正重视产业需求才能形成强大的科技;只有学术领先,才能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国,因此,我国应大力加强应用研究。在实现科技强国的过程中,既要任务带学科,又要学科引任务。  相似文献   

16.
本项研究是由中国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的,为期一年,已于1991年底写完研究报告初稿,共计4万余字,这里限于篇幅,仅简略予以介绍。本文从信息产业的产生、含义谈起,接着说明它的特征、作用及在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必要性。说明满足社会信息需求是推动其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其发展的归宿。阐述了中国信息需求的特点、信息产业的分类、侧重介绍了广义与狭义(新兴)信息产业,本文是持后一观点的,即指使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包括信息技术产业与信息服务产业的新兴信息产业。随后说明了它与相关产业及其他产业的关系,试图也适当介绍广义信息产业的一些内容。接着详细说明了作为信息产业所属的几个子产业,即计算机产业、信息通信产业、软件产业、信息办理产业、数据库产业,前两个产业可称为信息技术产业,后3个产业可称为信息服务产业。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加速发展信息产业所应采取的政策与措施。最后提出了我国信息产业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中文学术期刊信息的综合检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熊太纯 《现代情报》2006,26(1):141-142
文章分析了中文学术期刊出版发行、级别、目录、文摘、索引、全文等各种信息的检索策略,为学术期刊的利用者提供检索捷径。  相似文献   

18.
从高校创新团队的特点着手,主要从依托对象、学术带头人、研究梯队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如何培育和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并从团队共同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宽容自由的学术氛围与优胜劣汰机制、团队内外部制度建设等方面对创新团队的管理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制度,行业之间职工的收入差距开始加大.至目前,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已经很大,并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该问题已经引起学术界及全社会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学术文献的研究及对《中国统计年鉴》中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市场、政府以及行业间社会保障差异等诸多原因;对劳动供给、劳动力市场竞争将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并会导致社会有效需求的不足,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本文认为:我国当前应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及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调节作用,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帆 《现代情报》2009,29(6):222-225,221
我国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已有十几年,但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仅始于2000年。本文研究了我国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文献的年份和期刊分布,并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概念、服务模式、技术、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述评,最后指出了在实际应用中有待提高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