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开展了“历史探究式教学的研究”课题,并设计了四种基本课型:资料研析课、讨论辩论课、人物赏析课、影视品评课,其中“我眼中的武则天”一课就是按讨论辩论课的模式设计的,事实证明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功过是非历来评说不断,在课前老师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进行课前准备,使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和过程。课堂辩论的主体是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探索,合作交流的新课程理念。在辩论活动中,学生不乏精彩的观点,反映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而学生观点的稚嫩,恰恰反映了学生思维发展的自然进程。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才会欣赏到这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最近,听了一节公开课,主题是围绕“开卷有益”还是“开卷未必有益”的话题展开辩论。上课伊始,教师和学生共同审题,并强调了本次辩论的注意事项。然后教师就加入到学生的讨论、辩论行列之中。辩论会由一位学生主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下是辩论的部分实录: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的辩论会由我来主持。辩论的主题是“开卷有益”还是“开卷未必有益”。支持“开卷有益”观点的同学为正方,支持“开卷未必有益”观点的同学为反方。现在正反双方分组讨论,15分钟后进行辩论。(教师参加各组讨论,学生讨论的气氛十分热烈) 主持人:请同学们回到各自的位…  相似文献   

3.
辩论的展开     
有一次去中学听一节初中世界史的课,课题是欧洲文艺复兴。在课的后半段,教师在课堂上组织了一场辩论会,辩论的主题是“文艺复兴是复古还是创新”。老师将班上的学生分成两组,指定一组的观点是复古,另一组的观点认为是创新。然而,学生的发言不甚踊跃,只是两三个学生在唱主角,其他多数学生共是在听。而且,持复古观点的学生几乎没有太多的陈述和论辩,轻易就让持创新观点的学生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4.
一、设计思路 《气度恢弘的隆胜时代》是七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社会经济的繁荣”三个部分,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玄宗李隆基开创了唐朝的盛世时代,应该说学生很感兴趣,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开发教学资源,使略显平淡的课本内容变得生动有兴趣是老师在教学中不可推卸的责任。本设计考虑以下问题:1.如何充实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如何让学生正确看待武则天和唐玄宗;3.如何在教学中始终感受到思维的挑战性。本设计基本点在于适合七年纪学生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我在班级开展“每天一辩”活动。具体做法是:每天放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如“小学生看电视有无益处?”“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有没有好处?”等。让学生回家搜集材料,整理信息。第二天晨会课上,把学生按不同观点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先分组练说,然后各组推荐代表到台上争辩。全班同学做评委,当场评出“最佳辩论小组”和“最佳辩论员”进行奖励。由于形式新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辩论是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本文以《评价哥伦布功过》为例,说明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辩论课,主要有辩题确定一课前准备一课堂辩论一反思评价几个环节。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评价历史人物哥伦布,促成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有效地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7.
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无限生机。课堂教学也变得更加精彩纷呈,令人振奋。然而在精彩“羊皮”的下面,在我们很不经意的时候,有时也会藏着一两只“狼”,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下面是笔者在参加某地区实施新课程标准教学观摩活动中,耳闻目睹的一堂以辩论为主要形式的思想品德课《幸福是什么》的教学片断。辩论前,教师宣布:辩论主题:金钱与幸福。正方观点:金钱能给人带来幸福。反方观点:金钱不能给人带来幸福。辩论规则:双方维护己方观点,并驳斥对方观点。根据双方的辩论表现选出优胜者。接着,学生们便进行了一场十分热烈的辩论…  相似文献   

8.
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黎 《湖南教育》2005,(21):28-29
英语作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语言,是走遍世界、跨越全球的交际工具。而这种特殊的工具——言语(Parole)必须是有声的、通过口头表达出来的。如何使学生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呢?那就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口语操练,在教学中讲求教学策略,讲究教学方法。本人结合新老教材的内容,在口语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总结形成了“一日一讲”、“一对话一表演”、“一课一讨论”“、一单元一述”“、一周一辩论”的英语口语教学策略。一、一日一讲(Reporting)利用课前3 ̄5分钟时间让值日生作汇报演讲,每节课的值日汇报按学号轮流。先让学生值日…  相似文献   

9.
周振青 《学语文》2000,(3):40-40
今天。我们学习了《理解,应该是双向的》一课,领略了北京四中初三学生与家长的一场精彩辩论。学生主辩的观点是“家长不理解我们,我们希望得到家长的理解”,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辩斗感。2.读懂故事内容,习得辩论技巧,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3.体会两小儿善观察、勤思考、辩论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品质。【教学流程】一、观看视频,初感辩论课前谈话:大家看过辩论赛吗?有什么感受?出示辩论赛视频“以成败论英雄”片段。聊聊辩论给你的感觉。【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初步了解辩论,感受唇枪舌剑的辩斗感及有理有据的言语表达。此外,视频还起到评价标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课前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开一次辩论会。辩论的观点是“福勒放弃射门,到底应不应该?”正方的观点是应该的,反方的观点是不应该的。不知大家准备好了没有,有没有信心辩倒对方。 生(充满信心):有。 师:好,先请双方各派一名代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是高校两课中的一门,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重要环节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存在课型单一、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使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欠佳,不太受学生的欢迎。形成了教师“难教”和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局面。为此,我们从2002年下学期开始进行“六课型”(即“讲授型”、“讨论型”、“辩论型”、  相似文献   

13.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如何使这一新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呢 ?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平日的教学中 ,我大胆创新探索 ,力求寻找探究课的学习模式。本学期 ,在“我眼中的武则天”一课中 ,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体会其中的得失 ,回味探究学习的魅力 ,写下来求教于史学界的前辈。附 :探究活动实例 :“我眼中的武则天”一、课前准备 :1 .准备时间 :一周2 .准备材料 :教科书内的文字与图片、图书馆中各种版本的武则天书籍和读物、网络下载资料。通过检查 ,同学们准备了大量丰富的学习素材 ,有《毒手女皇武则天》《一代女皇武则…  相似文献   

14.
"辩论课"是这样一种课堂类型:一个新课题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在教师指导下,用学生展开辩论的方法来进行;通过辩论使学生把所学历史知识与自己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达到提高认识提高政治觉悟的目的.辩论课要是运用得适当,教学过程组织得好,它可以促使课堂教学达到"三结合";并且会成为教学中启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发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良好形式.目前,许多中学历史教师都在运用这种课堂教学方式,收到了效果.下面谈一谈我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辩论课的一些粗浅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辩论式学习即全体学生始终围绕同一辩题,自主选择观点,形成正反两方,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在课堂上运用一定的史实来说明自己对某一历史事物的见解.并力求驳倒对方的论点。这种学习模式包含两个重要环节:课前准备和课堂实施。在课前准备中,学生是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者,教师是上述工作的指导者;课堂实施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辩题是学生认识的对象,教师是学生认识对象过程中的引导者和评价人。  相似文献   

16.
二期课改提出“要改变评价方式,由学生被动评价变为主动参与评价。”为此,我尝试了把自主评价引入课堂。这是一节高三的历史复习课。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讨论的问题是“雅各宾派恐怖措施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了提高讨论课的效果,我设计了“历史课堂发言考评量规”,作为课堂结束后,学生对这节课自己表现进行评价的依据。“量规”共分四个等级,数字1、2、3、4分别代表很不满意、不满意、满意、很满意。同时又再分为四个方面,即观点、论证、合作、口头表达。  相似文献   

17.
“开卷有益”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读书总有好处。然而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科书中,安排了一次关于“开卷是否有益”的辩论内容课,笔者针对此项口语交际内容的教学,做了精心安排,从课前布置,组织辩论及课后检查情况看,效果不错。首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要  相似文献   

18.
正古语有云: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人教版小语教材在六年级上下册的口语交际中,各安排了一次辩论活动,其中上册"讲诚信和善意的谎言"的辩论,是学生首次接触。该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辩论课?笔者认为要落实好"十个"注重。一、注重课前准备没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在课堂上是辩论不好的。因此,要让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9.
辩论课在高校思政课堂的开展:辩前教师引导,全员辩论,教师及时总结时事点评;辩论后教师明确价值导向,深化辩题,结合教学内容总结,创新了思政的课题教学,提高了学生积极性以及主体性地位,巩固了教学内容,渗透了道德教育,也影响促成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辩论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上政治课难,上政治复习课更难。传授新课时,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用形象丰富的事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可是上复习课,不能再老调重谈,而且时间也不允许我们去联系事例娓娓动听地讲,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复习课的效率呢?前几天,我试上了一堂辩论课。 在复习中学《思想政治》(高一分册)第六单元《蓬勃发展的三大产业》时,我仔细研究了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发现它有这样的特点:一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特别多,且重点纷呈;二是各知识点之间关系松散,学生难以形成整体认识。如果按照一般讲法,仅仅列出复习提纲,划划重点、难点,很难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也就更谈不上实际运用了。这时,受电视中关于辩论技巧讲座的启发,我决定就本单元的复习内容试上一堂辩论课,以生动活跃的辩论形式激发学生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为了使这堂辩论课顺利完成预定任务,我提前布置了辩论题《发展第三产业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启发学生熟悉课本知识,并搜集相关的材料作论据。另外,我也给他们讲授了一些辩论规则和技巧。一切准备就绪,辩论课终于在学生的热切期盼和跃跃欲试中拉开帷幕。我把学生分成两组,从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