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成活动中教师有效指导策略例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成活动是教师基于幼儿的兴趣与教育价值判断而开展的一种课程活动。组织生成活动对惯熟于预设课程模式的教师来说是莫大的挑战。一般说来,教师指导生成活动有敏锐观察、适宜追问、认同肯定、行动参与支持和材料提供等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生成课程最近在幼教界非常受关注。多数老师是在“项目活动”过程中接触到“生成课程”这个概念的。实际上,我们中国的幼儿教师对生成课程的思想并不是完全陌生的。比如,我们常说:教师要有教育机智,要随时关注生活、关注孩子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生活中突然发生的、有教育意义的事件来调整教学计划,这其实就是生成课程的思想。也有不少老师曾经把这种思想变成实际行动,比如配合当时的社会主题(如抗洪救灾、申办奥运等)组织幼儿开展相应活动等,只是,我们没有及时地把这种想法和做法上升为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模式。现在,随着对瑞吉欧教育,尤其是它所采用的项目活动的介绍。生成课程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教师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具有极强的灵活性、开放性、生成性。就当前大多数幼儿园来说,教育活动主要以教师预设为主,教师与幼儿合作生成、幼儿自主生成的教育活动只占极少的比例或几乎没有。在这种状况下,要求所有的幼儿园马上改变预设课程的模式,自主构建园本课程,要求所有的教师自主选择教育内容,制定…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幼儿教育改革中,“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成了教师们的热门话题。其实,作为课程的生成方式,“生成”一词并不惹眼,它只是一个没有思想内容的动词而已。然而,当“生成性课程”被视为一种课程模式时,它突然变得惹眼起来,特别是当《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将“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存在方式而加以理念性宣导时,新一波讨论在实践领域展开了:教师预设性活动和幼儿生成性活动的内涵是什么?两类活动的关系怎样,如何转化?如何关注和回应幼儿生成的活动?教师预设性活动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活动有什么区别?等等。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幼儿吲课程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实施模式、《幼儿吲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那么,幼儿园教师怎样才能创造性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开展活动呢?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决定着教师由活动理念向活动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最近组织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调研,观摩了许多教师的综合活动,其中不少课例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有为数不少的课例,反映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片面理解。一教师在一次《认识恐龙》综合活动中,先认识恐龙的外形特征,再进行分类,然后又创编有关恐龙的故事,最后创作恐龙玩具。很多教师在一次教育活动中,试图把各学科的知识都用到教学中来,使综合活动成为数学、文学、美术、音乐、科学等的“大拼盘”。这就是幼儿园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吗?——绝不是。“综合活动”新理念的提出,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理性回归,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以人为本的强烈呼唤。因此,实施综合活动课程,必须走出形式综合的误区,使价值综合成为幼儿园综合活动的实质追求。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教师在生成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误区 1.为生成而生成,过分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初涉生成课程,我们一些教师会认为生成课程是当下的一种时尚,所以追求的只是标新立异。综观教师在阐述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时,总会出现这样的表述:“追随幼儿的兴趣,生成了XX活动……”我们不妨冷静下来反思:难道这些活动内容都是生成的吗?  相似文献   

8.
从“经验论”课程本质观出发,儿童中心主义认为课程是儿童自己亲身体验后获得的结果,因此课程不是固定不变的东西。这意味着教师不能以教材为中心组织教育活动,而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组织教育活动,并以此作为决定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的尺度。如此,就形成了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即课程必须适合每一个儿童的原则。也就是说,课程目标、内容及实施应适合于儿童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持“教育活动论”观点的学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活动,是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具有一定目的和意义的活动。广义的教育活动包括学校教育活动、家庭教育活动和社会教育活动。狭义的教育活动专指学校教育活动,包括课内活动(主要指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活动课程论”则认为,活动也是课程,有意义的活动可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完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上两种理论虽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  相似文献   

10.
张婕 《福建教育》2010,(7):88-90
幼儿园的主题活动是一种让教师又“爱”又“怕”的课程模式。“爱”是因为在这样的活动中,探讨的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开展的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幼儿参与的兴趣度高,主动性较强;“怕”是即使教师已准备好主题活动实施方案,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幼儿的兴趣、经验、行为做出有效地解读与回应,这就对教师的课程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活动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职业教育的活动课程和教学是一门能够较好地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活动课程与教学反映的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活动,其实施有助于职业教育超越单一的知识教育或书本教育模式。同时,实施过程是一个基于校本的课程发展过程,可以通过课程改革,建立起一种合乎时代和职业教育课改方向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2.
“生成课程”足美国现行的一种课程模式。它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确定某一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编制成主题网络,将概念分化、放大,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概念的内涵。“生成课程”不是国家规定的课程,也不是专家设计的现成的拿来可以直接用的“罐头式”课程;它既不是教师预先计划好的课程,教师也不可能完全按计划行动,而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经验,以突发事件为起点而生成的课程。  相似文献   

13.
陈柏成 《教育导刊》2007,(12):52-54
在省、市、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科学指导与管理,学校有效开发与实施,推动了农村地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发展.形成了农村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化龙模式”。“化龙模式”的特点是:从“思想力、策划力、执行力、评价力、影响力”五个维度,对全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发展进行非线性规划;通过“五力”并用,促进全镇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色发展,积淀了学校文化,形成了“学校文化节”.生成了“活动教育文化场”。  相似文献   

14.
陈宁 《早期教育》2008,(2):23-25
“游戏课程”建构于1989年,是上海学前教育多元课程模式中的创新之一。作为“游戏课程”研究的主要基地,南西幼儿园对“游戏课程”进行了长达18年的探索实践。十几年来,南西幼儿园在贯彻《规程》《纲要》精神,落实“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上积极探索,着力解决一线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生成和预设始终平行分离”、教师对幼儿的生成活动难以进行准确的价值判断等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对幼儿生成活动的回应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主题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可以说,“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魂。然而,对于课程的实施者来说,最大的困惑也正源于“主题”。如何开发、生成、确立研究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多元智能做中学”整合课程既有“全球化视野”,也注重“本土化行动”。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力图体现“主题连续体,纵横大贯通”,教师教学力求做到“计划课程具体到位,生成课程灵活创新”,保证教师合理有效地开展计划课程,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地不断生成课程。幼儿园课程不仅是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的集体探究活动,同时也是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的个别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课程权利为何难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课程权利是指课程政策、课程标准、课程理念所赋予教师的,有关课程决策、设计、评价、实施等方面的权力及利益。从课程理念看,新课程改革提倡“生成的课程观”。“生成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对于教师而言,不是给定的、一成不变的教育要素,而是可以变更的教育要素,是与教师的人生阅历、教师的独特教育理念、师生所处的独特的社会环境、教育情景直接关联的教育要素。  相似文献   

18.
略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了发展个性的舞台,常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使这个舞台永不倒塌的保障。只有实现常态化实施,才能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舞台上展现自我,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一、课程意识是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前提明确的课程意识支配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教师角色乃至在教育中的存在方式与生活方式。因此可以说,课程意识意味着"教师即课程",教师是课程的动态构建者、课程的生成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比任何一门  相似文献   

19.
一、活动课程的范围划分问题活动课程的范围划分问题是困扰基层的第一个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对活动课程的组织、教学和评价,而到目前为止,中小学活动课程的范围在国家的课程计划里的表述是不一致的。小学、初中的活动课程“设置晨会(夕会)、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科技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沿用至今的1992年出台的小学、初中的国家课程计划把以活动为特征的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全部纳入了活动课程。众所周知,晨会(夕会)、体育活动是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班团队活动是班级、共青团、少先队3个组织机构组织的活动的总称,这…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涵义、价值及其误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从课程编制原理的角度探讨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课程编制(生成 )模式的涵义与价值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阐明“综合实践活动”的独特价值是智慧统整与知识统整 ;论述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强势特征与若干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