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调查分析美国档案与文献保护专业排名首位的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信息学院的文献保护与修复课程,介绍其所开设的17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总结整体课程体系的4个特点:内容全面、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承接有序,理论与实践并重,保护与修复分明。兼而论及Preservation与Conservation两个专业术语的中文译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并借鉴美国高校信息素养教学的成功经验,以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信息素养课程(TILT)为实例,对其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总结TILT可资借鉴的长处:全面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重视文献源知识,以通论方式组织本课程教学,将文献利用的内涵定位在文献的合理合法使用上。提出了改进信息素养课教学内容组织方法的具体建议:采用TILT的“通论”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把国内惯用的“各论”方式限于实习课教学。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情报教育课程面临的危机及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当前体育情报教育课程面临的危机,以及在网络化环境下该课程应采取的对策改革教材和教学内容,增加光盘检索,联机检索和INTERNET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利用计算机技术改善情报教育环境;改革单向的授课方式,开展课堂讨论,进行课后双向交流;指导学生上网实习;课程考核由单一试卷改为试卷,上网和撰写综述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4.
利用文献调查法、网络调查法调查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图书馆已开设的慕课,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外图书馆在慕课开设过程中的合作、课程内容、课程周期及授课总时长、课程面向对象及认定形式、课程开放形式、考核方式、慕课发布平台、课程的前期宣传、课程的持续性及收效等方面存在异同点.最后提出我国大陆地区图书馆开展慕课建设的五点建议:重视慕课开设中的合作、扩展慕课的内容、制作微型慕课、加大慕课的宣传与推广、进一步开放慕课资源.  相似文献   

5.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3):107-116
与职业资格的衔接,既是专业学位设立的重要目的,也是专业学位发展的主要瓶颈。结合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文献保护与修复"方向的设立,选取26家学术职业组织、38家教育培训机构以及3家资格认证机构为对象,通过网络调研、文献调研和用户访谈,考察了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文献保护与修复职业资格认证情况,从资格获得方式、认证主体、认证程序、资质要求、专业教育等方面梳理总结了各国模式。进而结合中国职业资格认证新的政策环境以及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就调研对象在文献保护与修复职业资格认证的目的和主体,职业资格与专业教育的互动、与继续教育的结合,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可资借鉴之处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调查分析北美高校图书馆与信息学专业营销课程设置状况,文章利用网络调查结合邮件咨询的方法,选择开设营销课程的29所美加图书馆与信息学院为样本,从课程内容、学分和课程类型及先修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和考核方式五方面对课程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北美高校图书馆与信息学专业营销课程设置的特点包括:课程开设数量逐步上升;课程内容丰富而广泛;教学方式多样,注重实践与理论结合。文章认为,专业课程的开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国内有条件的院校有必要开设,而且应构建合理的课程内容框架,突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素养内涵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推陈出新,如何重构分层课程体系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课题。运用文献调研法和网络调研法,考察信息素养课程分层教学现状。调查显示,该课程体系分层构建的依据包括授课对象特征和课程内容两类。对两类分层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对比后发现,根据课程内容分层构建课程体系是现阶段较好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校图书馆依据课程内容分层构建课程体系的策略,以期为国内同行开设此类课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3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全美排名前25位的图书馆与情报学专业院校中的18所院校,分别从课程名称、课程类型、课程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6个方面对其信息检索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美国高校信息检索课程设置具有如下特点:分层次教学,强调知识积累;教学内容强调理论,但更注重实践、关注用户需求、突出前沿;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在线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英国高校信息检索课程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教学形式多样化、课程内容以基础类和评估类为主、多种考核方式结合,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开课学校不多、且以研究生教学为主、课程内容难度较大、课程考核方式不全面.  相似文献   

10.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的"Cotsen走进课堂"项目利用本馆的特色馆藏,派馆员为社区内学校的未成年人授课,体现了高校图书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该项目为社区内的学校中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设置了不同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多学科,并且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参考了相关教育标准。该项目在服务方式、课程设置、阅读推广、信息素养教育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未成年人服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谈谈《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任职资格》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任职资格》是"中华古籍特藏保护计划"的执行标准之一,也是对文献修复行业进行规范的一个探索.本文论说《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任职资格》编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其结构和内容进行说明.文章后附标准文本,以便同行参考.此标准与劳动保障部和文化部制定的《图书资料业务人员·文献修复师职业标准》相辅相成,应对照执行.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12.
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是傣族记忆与传承的重要方式.此文论述了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分析其保护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建议.依托云南省"十二五"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规划,采用原件收集、载体修复与发掘利用等方式抢救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对构建傣族社会记忆、传承傣族文化遗产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敦煌文献有大量人为修补的例子,被修补文献中有相当数量的是佛典之外的俗世文献,特别是与学校教育有关的书籍读本。古人对这些俗文献的修补痕迹表明:第一,古人的修复工作非常精细并且有一定原则,如修补用纸片的来源、纸片有字一面的朝向等;第二,除僧侣对佛典进行修补之外,还有其它修复者参加了对俗文献的修复;第三,当时学校教育特别是寺学兴旺发达,需要大量的佛教与俗世文献作为教材;第四,因物质资料和人力的缺乏,产出新写本作为教材的代价比较昂贵,古人使用了"修补"的方式对残损教材进行修复并再次利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创新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是当代国内大学教育的主题。高校图书馆在创新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应当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基地。本文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该建设创新教育文献资源、构建创新教育文献资源体系的观点,高校图书馆领导应高度重视创新教育文献资源建设,委派专人负责,充分发挥学科馆员作用,与《创造学》课程主讲教师联合,共同推进大学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作者所在的地方多科性大学图书馆为例,从资源建设、软硬件平台建设、服务模式建设三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电子文献-共享文献"三级文献保障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当前体育情报教育课程面临的危机,以及在网络化环境下该课程应采取的对策:改革教材和教学内容,增加光盘检索,联机检索和INTERNET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利用计算机技术改善情报教育环境,改革单向的授课方式,开展课堂讨论,进行课后双向交流;指导学生上网实习;课程考核由单一试卷改为试卷,上网和撰写综述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7.
<正> 上世纪80年代初,科技文献检索课已在若干所高校开设,而社会科学文献尚未建课。虽然少数院校中文、历史、图书馆学系讲授中文工具书应用课程,但授课面窄,内容偏重文史,远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人文社会科学各系学生查阅文献的要求。此种状况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8.
康巴地理环境决定了民族文献产生的类型和内容,其文献由纸质文献和口碑文献构成.纸质文献绝大多数出自于德格印经院,口碑文献存于广袤的康巴山水之间的广大农牧民中,而成为以诸多个体生命为载体的活态文献,其中许多内容和载体已成为“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而加以保护.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应加强这些文献的挖掘与保护,并参与到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与利用的文化科研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内容与方法   总被引:56,自引:4,他引:52  
加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高校图书馆应紧紧围绕"211工程"的实施,从重点学科建设的意义出发,加强重点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为重点学科与重点研究项目积极开展信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20.
谈高师院校"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的传承与更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高等师范院校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课以基本知识的检索为主.所以,在任课教师的选配上应该以各专业原任教师为主,在专业课教学中增加相应的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方面的内容;在教学和考试时应该以实践操作为主要方式;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特别是与计算机信息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