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教版数学第十册P74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片断一] 师:这是一张复式折线统计图,你知道横轴表示了什么?纵轴又表示什么? 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统计图,在这张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猜测可能李明的病情比较严重. 生:我猜测张方可能病愈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一次参加市级公开课教学入手,探讨一些数学教学问题。当时执教的是"折线统计图"。在教学设计时,我一直追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折线统计图的本质?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学习折线统计图的途径在哪里?本节课围绕这几个问题做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俞正强老师在《折线统计图》一课中,关注"种种不同"的学生意识、教与学"双赢"的对话意识以及"自身高度"的引领意识,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现列举部分片断与大家共享。【片断一】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统计经验,让折线统计图的形成有依托课件呈现:条形统计图师:通过这幅条形统计图你可以知道些什么?生:7月、8月温度最高。生:1月、2月温度是不变的。师:除了最高、最低、不变之外,你还看出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苏教版的"折线统计图"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教学流程一般为认识折线统计图、画图、练习读图三个部分。笔者按照教材呈现的顺序组织教学活动,很难引领学生开展生动有效的学习活动。后来笔者几经尝试,巧妙加强了折线统计图与统计表、条形统计图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悟到两种统计图的异同,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统计观念。案例呈现片段一:创设情境,复习引新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能说说这两天的气温情况吗?  相似文献   

5.
片断一:读图——发现问题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生:我想问一下,图中那么多的红点有什么用?(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完后,发现有问题的人已经一大片了。教师见此,沉思片刻)师:有问题的人请你们站起来。(有近12的学生站了起来)生:从这起伏的线段中,我想知道哪段上升,哪段下降了。师:如果你的问题和她相同或者差不多,就请你坐下。(有几个随着发言的学生坐了下去)生:那么多的格子是干什么用的?(又有一些学生坐了下来)生:它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生: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我们知道了,那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生:为什么要用线段连起来?生:我…  相似文献   

6.
【教前思考】苏教版实验教材《折线统计图》是四年级下册第十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积累了一定的统计活动经验。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在设计教学过程前,我作了以下思考:(1)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仔细研读课标、教材,本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有以下几点:①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运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  相似文献   

7.
<正>"复式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五年级学生来说,学习难度不大。如果不组织学生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识图也不会有太大困难,让学生完成教科书中有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题目,其错误也是屈指可数。可以这样说,如果仅仅关注知识,复式折线统计图是可以不教的。那为什么要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呢?无锡市南长街小学潘霞老师这节课启发我们如何从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的角度来设计教学。一、突出数据分析的意义统计是研究"数据"的,"数据"和我们平时说的"数"  相似文献   

8.
"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统计图表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折线统计图是对已有统计分析方法的一种延伸与拓展,它与已有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折线统计图进行研究?教学目标是什么?教材的挖掘到什么程度才是学生需要并能理解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了我的磨课之旅.  相似文献   

9.
折线统计图是统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学生面对较为复杂的折线统计图时,往往觉得无从下手,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折线统计图去翻译和解码,而描述运动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促成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  相似文献   

10.
你欣赏谁     
数学课上,陈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下面两幅折线统计图,然后对同学们说:"这是小明和小华本学期五次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图。从统计图上来看,你们比较欣赏谁?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某地 1997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师:以上大家通过自学,运用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初步画出了某地区1997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请大家比较一下,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  相似文献   

12.
某地 1997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统计图   师:以上大家通过自学,运用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初步画出了某地区1997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请大家比较一下,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异同?……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听了几节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课后,一直在想:我们为什么要教学这个内容?因为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基础很容易想到:为什么不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呢?甚至会有学生提出:既然折线统计图画起来简单,为什么还要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呢?如果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可能有很多学生在学这节课时甚至课后都会存在一个很大的"疙瘩",这样的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  相似文献   

14.
在设计"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时,我们突出了以下三点的思考:①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②如何通过统计图的解读,能更好地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预测数量的发展?③对于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在应用特点上有哪些区别?  相似文献   

15.
<正>《扇形统计图》一课是学生在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第三次来认识统计图。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读图经验以及扇形统计图的形象性与直观性,即使教师不教,他们也能从图中获取一些信息。于是导致教学中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作为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进行教学,只是将扇形统计图看作呈现信息的一种形式:二是过分关注图的制  相似文献   

16.
正"毕业生王明想找一份能锻炼自己而且工资较高的工作,这天他来到了某电器城,看到了这样两幅统计图……"2014年3月21日,记者走进了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六年级吕长月老师的数学《统计》课。一边讲述着"开堂故事",吕老师一边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彩电部"与"冰箱部"下半年员工月薪情况的曲线统计图。不过,图中仅有不同的折线增长趋势,没有具体数据。"如果你是王明,你会去哪个部门应聘?说说理由?"有趣的话题瞬间"引爆"了课堂,学生们热情高涨,每个人都被这话题吸引住了,纷纷说出  相似文献   

17.
片断一:在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中认识折线统计图师:(出示例题中的统计表)对表中的气温情况,我们还可以用已学的什么统计图来表示?  相似文献   

18.
一忌捞针式即提问要求学生像大海捞针一样回答问题。例如有位教师上《皇帝的新装》一课,让学生齐读课文后即问:"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诸如"你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等。提问范围太广又无中心,学生回答摸不着边际,且与课文意思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9.
教师在执教课文<我要的是葫芦>这则寓言故事时,会问学生:"从这个故事里你感悟到什么?获得什么启示?"多数教师都是想让学生获得一种正确的"因果关系"思维.  相似文献   

20.
为毕业班数学总复习上示范课,我以统计图为主线,把分散在各年级段的应用题基本题型串联起来,设计了以下综合复习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两课时)。案例一:以条形统计图为主线,把各年级段的基本应用题串联起来师:你们想不想知道我所任教班级期中测试情况?请看下面的统计图。出示统计图:六(3)班期中数学成绩统计图师:这是什么统计图?这种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师:从这幅统计图上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形式不同的数学问题?学生提问后,师将其整理如下:1.六(3)班有男、女生人数各多少人?2.六(3)班的及格率、优秀率各是多少?3.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