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构建动作学习的同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崇高 《体育科学》2001,21(3):80-80
依据动作的发生学观点与动作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 ,对人类动作技能的性质及其动作学习的同化模式进行层次结构分析 ,按照美国学者哈罗 (A .J.Harrow )与辛普森 (E.J.Simpson)的动作技能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体系 ,将人的先天遗传性动作、固有的基本基础动作看作后天习得性复杂动作技能的发生与发展起点 ,将简单反射性动作、固有基本基础动作和个体原有动作经验看成是未来的新的动作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或“动作的动作”,并依此提出了“元动作”的概念。实验观察 :作者假设在动作学习活动中总是伴随着一系列元认知活动 ,即伴随着对动作学习的学…  相似文献   

2.
为了不断完善我国基本动作技能教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有效性,使得理论与实践不断统一。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法及案例分析法以基本动作技能如何教为问题导向,就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得出当下存在的问题:教学中动作内容不够明确、计划性不明显、活动体验不充实、教学策略缺乏专业性、教到什么程度模糊。提出问题解决对策:相关部门要明确基本动作技能所应教的内容,教师要不断充实动作发展的理论储备;学习国外基本动作技能教学计划,使得基本动作技能教学具有可操作性;活动体验构建要以动作分析框架为工具,体验具有进阶性;教学策略中遵循动作发展水平与阶段学习规律,关注学生的动机、乐趣、成功;在其学生相应的发展年龄阶段,教会动作技能的动作标准。  相似文献   

3.
Karl Newell在对动作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提出了"约束"的概念,并提供了一个"约束模型"用来理解影响动作发展的各种因素。约束模式指出:要理解个体如何动作并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动作个体,而且同时要考虑环境和任务,个体、环境和动作任务等因  相似文献   

4.
动作和运动在儿童早期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宁 《体育学刊》2005,12(2):43-46
儿童动作发展是发展心理学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动作是人类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发展领域,而运动是实现动作发展的基本途经之一。对人类个体发展,特别是对儿童早期发展阶段(婴幼儿期)来说,动作发展比书面语言等符号化领域更基本,也更重要。当前早期教育实践中一个极为普遍存在,也是非常危险的倾向是过分强调抽象符号系统的作用,这种危险在于以所谓早期智力开发的名义压缩了婴幼儿动作和感觉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剥夺了他们通过动作主动建构自身经验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动作发展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并发展出的各种动作技能。爬行在婴幼儿动作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认知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动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成长发育有着积极意义。然而,我国学术界对于动作发展,尤其是爬行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且公众对于爬行在个体成长中的重要性认知不足。以爬行这一婴幼儿时期关键的动作发展里程碑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系统梳理了国际上关于婴儿爬行的相关研究,包括其发展变化、多元作用、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对实现我国“幼有优育”的婴幼儿健康成长的研究启示主要有:开展大样本的婴儿爬行队列研究;采用婴儿爬行经历作为临床筛查的参考指标;改善婴儿家庭养育的爬行支持环境;完善特殊婴儿的爬行活动干预。  相似文献   

6.
儿童是形成并发展多种基本动作技能的关键期.运用美国大肌肉动作发展测试第二版(TGMD-2)对我国山东省济南市随机抽取的1 046名3~10岁的儿童(平均6.6±2.07岁)进行测试,将结果与美国常模进行对比,同时结合香港和巴西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济南市3~10岁儿童的移动和控制物体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且移动能力的发展要好于物体控制能力的发展;位移动作中,跑、立定跳远、侧滑步和跨跳的表现较好,而单脚跳表现相对较差;物体控制动作中,踢球动作表现较好,原地拍球和上手投球的表现较差;位移动作技能发展整体上要好于美国儿童,只是达到优秀水平的儿童较少;物体控制动作发展水平达到优秀的极少,大部分处于平均及以下的水平,发展出现迟缓的儿童达到了62.33%;整体上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发展优秀的太少(0.9%),处于平均水平的儿童相对较多(58.59%),而发展滞后(处于平均水平之下)的人数也相对较多(38.05%).  相似文献   

7.
动作教育模式是国外一种颇具影响力的体育教学模式,包括动作技能学习和通过动作技能学习两个方面。动作教育模式的理念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内在的吻合性。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我国体育教学实际分析了动作教育模式的特征,并以原木滚动作课时计划为例进行基于动作教育模式的体育教学设计,旨在为动作教育模式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博  刘阳 《体育科学》2022,(4):31-42
目的:儿童基本动作技能(fundamental motor skill,FMS)测量是体育素养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估、诊断、监控个体动作发展的重要指标。依据经典测量理论和动作发展理论,结合我国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研发基于体育素养评价的我国儿童基本动作技能测试体系,该体系具有简洁高效、操作性强等特点,适用于测量我国儿童的群体情况。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建构3~5岁和6~9岁2套儿童基本动作技能测试体系;应用测试法对651名中国上海儿童进行测量体系的可行性、信度和效度进行验证。结果:3~5岁阶段分测试项包括:10 m往返跑、双脚连续跳、踢球过障碍物、单手塞硬币、走平衡木、单脚站立;6~9岁阶段分测试项包括:侧向滑步跑、单脚连续跳、踢球过障碍物、原地换手拍球、走平衡木、倒退走直线。可行性验证中各年龄儿童的测试成绩随年龄增加而提升(P<0.05)。重测信度系数分布为0.66~0.94;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66和0.62。结构效度中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2个年龄段的模型均适配良好;同时效度显示不同年龄的分测试项有95.24%的指标与美国粗大动作发展测试(TGMD-3)存在显著相关关...  相似文献   

9.
动作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健康体魄、良好情感和社会适应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当前我国动作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评价及形式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亟待对其改进和完善。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动作教育内涵进行系统研究,并对我国学前教育阶段实施动作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动作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的价值及意义,为今后我国动作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人类个体早期动作技能形成中"敏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百跃 《体育与科学》2007,28(4):6-11,93
美国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Susan Blackmore提出的"敏因"论断:即"人与人之间通过模仿而得的思想和行为"为我们研究人类个体幼态持续时期生理特征以及动作技能形成特点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此,我们以"敏因"的产生与演化;敏因将我们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作为铺垫,在敏因优化着人类个体早期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发展思维框架下,论述了①动作是构建人类个体最早期智慧大厦的砖块;②人类个体早期动作的产生、发展与完善过程;③人类个体幼态持续是动作技能敏因的最佳期;④人类个体的最终辉煌与幼态持续期正确有效的敏因息息相关,旨在寻觅"敏因"对于人类个体幼态持续期动作技能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试论“人文奥运”理念与高校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及其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杜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101-103,110
伴随着我国积极准备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进程,以弘扬奥林匹克理想为核心和以"人文奥运"为主要理念的奥运热潮正在中国各地掀起。青年大学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成为品德、心智和体质全面发展的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青年人在体育运动中走向完善,这是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所追求的核心价值。为此,高校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应以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的思想教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从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高校广泛、深入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成为品德、心智和体质全面发展的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青年人在体育运动中走向完善,这是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所追求的核心价值。为此,高校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应以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的思想教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从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高校广泛深入地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钱建龙 《体育学刊》2007,14(1):82-84
对我国动作教育现状进行了探讨。认为我国对动作教育的认识水平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动作教育的起源有争议,概念定义不明确;动作教育的实施出现一些负性化现象。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to evaluate transfer of movement education training to new skill performance and to evaluate skill improvement as a result of movement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training. The subjects were 47 first grade students who were in one of two classes. Each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 received one 30-minute class and one 20-minute class per week for 20 weeks. Subjects were taught movement principles either by a movement education approach or by a traditional approach. Johnson's Throw and Catch Test (1962) and a batting test for distance were used as pretests. These same tests were repeated as post tests in addition to two other tests which measured performance on striking and kicking distance and accuracy. Teaching approach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the latter two tests which measured the transfer of training effect. Traditional learning was better than movement education in developing throwing, catching, and batting performanc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when one's objective is to teach a specific skill with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period, a command style with demonstration is better than movement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教育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始终是研究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课题。2008北京奥林匹克运动盛会在即,本文回顾奥林匹克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审视当前奥林匹克运动中由于偏离正轨所造成的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之上,探索一条2008北京奥林匹克人文精神教育的回归之路,对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偏离现象进行合理有力的反拨。  相似文献   

16.
蹴球运动具有存在和发展的现实土壤,在学校体育、竞技运动、全民健身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了使蹴球运动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在对蹴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及开展现状进行系统周密得研究与分析后提出相应的全国推广策略: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校园推广模式,以竞技比赛为主体的竞技化推广模式,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社区推广模式,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化、市场化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舞龙舞狮运动的人文内涵、实践途径以及德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契合等人文教育的内容提炼,旨在使龙狮运动向着人文教育具体化、实践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运动与教育刍议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教育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并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教育的缺失又恰是古奥运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奥林匹克运动是一种极其成功的教育形式,也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定向运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定向运动教学实验课的研究,探索定向运动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确立定向运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揭示定向运动在学校体育中开发与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