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以及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于是,也就建立了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而其中的延迟性评价法。则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综合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在数学教学中我觉得对学生进行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由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对数学作业的批改加以改进,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结合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教学经验,我觉得数学学习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生评价基本沿用了终结性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7.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初中数学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实践证明,常见的做法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卢中志 《新疆教育》2012,(15):108-109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心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心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成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根据这一理念,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要评价因人而异;把握评价尺度;把握评价的时机;评价具有启发性;评价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1.
李秀果 《山东教育》2004,(34):37-3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新课程实施中,如何通过评价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学生的数学作业批改和评价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  相似文献   

13.
雷清兰 《辽宁教育》2014,(10):80-8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可见,评价,重要的是过程、是情感态度、是学生的尊严、是学生的自尊自信。  相似文献   

14.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通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学习评价体系研究“,以“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目标,面向全体,关注个性,因材施评,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评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然后引导学生对自身发展进行评价.通过螺旋式的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提高.  相似文献   

15.
刘北荣 《湖北教育》2002,(21):24-2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遵循《标准》的基本理念,评价学生不能用“一把尺”。  相似文献   

16.
一、立足平时,注重过程评价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由于每一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具体目标的不同和各自发展的需要,应该强调评价的诊断功能和促进功能,更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把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上,强调学  相似文献   

17.
赖春英 《成才之路》2013,(27):71-71
新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多层次发展。在新课标理念下对学生实施多元评价,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了数学教学的质量,得到了学生由衷的欢迎和喜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新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巴班斯基在怎样评价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效果时指出:“学生的行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个性中的优良品质数量和参与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教养水平等可使我们对教育效果作出结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就能获得最准确的评价。”根据这一理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并且注意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对评价结果的描述,要用鼓励性语言,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  相似文献   

20.
童欣 《教育论坛》2006,(6):28-3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结果;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评价作为教学改革的“导航棒”,在改革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教育改革的进程。符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的需要,我们在评价改革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在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的基础上,紧密围绕课改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力求在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方式上有所突破,着重体现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