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是现代小学数学课堂的两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两种学习方式的关系,使两者真正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充分发挥其整体功能,实现优势互补,真正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何岩 《辽宁教育》2004,(12):33-35
新课程强调指出: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习方式的根本就是要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的记忆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把学习过程之中的发现、  相似文献   

3.
英语是语言文字学科,语言知识点比较多,教师常常以"授—受"的教学方法进行。这种接受学习能把知识点讲得透彻、学生一目了然,但它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新的学习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源自古希腊自然哲学家的旁观者知识观,经苏格拉底等人的维护,使"接受学习"长时间地主导了人类的求知方式(学习方式)。本研究多少有些意外地发现,苏格拉底倡导的学习方式乃是经典性的"接受学习"模型,倒是他所极力批判的智者派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具有浓厚的"研究性学习"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刘秀华 《宁夏教育》2005,(11):42-43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主动地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和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更加强调和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改变了原有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被动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相似文献   

6.
陶岚 《南昌教育》2004,(11):25-25
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它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们应改变这种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应当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和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这段话中有三个要素,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所以构建高效课堂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一、自主学习理想中的自主学习,应当是学生自己确定学  相似文献   

8.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 ,冷落和忽视发现和探索 ,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 ,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 (死记硬背书本知识 ) ,学生学习成了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慧 ,摧残人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 ,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更新教学观念就是要转变学习方式 ,把学习过程中的发展、探索、研究认识活动体现出来 ,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自主学习的过…  相似文献   

9.
黄金明 《考试周刊》2011,(66):69-70
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万兴鹏 《考试周刊》2011,(84):181-182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生命化课堂实施的聚焦中心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建构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这种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建构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接受式、占有性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主要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首肯,也越来越被学生喜欢和接受,因此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每一个教师都要努力探索的问题.通过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使我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认为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该作到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2.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传统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使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3.
“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打破以书本、课堂和教学为中心的模式化教学,能够启发智慧,调动激情,激活创造力,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要改变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关键是要转变教者观念,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学习方式变革的紧迫性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大体上可划分为两大类:接受性学习方式和探究性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由教师、学生和教材所组成的封闭环境下,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输出的知识,学习偏重于死记硬背、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得到的知识在质和量上都有其局限性。因此,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接受性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批评。究其原因,在于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接受性学习方式有三大弊端:  相似文献   

15.
刘永 《考试周刊》2012,(80):66-66
传统的数学教学强调教师的传授,强调学生经过艰苦努力,反复练习,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教学活动成了教师的独角戏,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必须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接受式学习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无分优劣,不可偏废,因为"适合学生的就是好的"。因此,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合理组织教学,使接受式学习在概念定义、直观演示材料等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梁玉仙 《考试周刊》2014,(56):85-86
农村初中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听讲—记忆—练习"是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要转变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实践探究,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让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走进数学课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忽略了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实践、调查等,致使学生学习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与记忆的过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状态,让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张素红 《考试周刊》2014,(61):133-134
<正>在传统的社会课堂教学模式下,课堂上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传统的学习方式过于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与探究,导致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生学习纯粹成了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影响人的思维和智力、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建立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  相似文献   

20.
祁斌 《教书育人》2013,(1):38-38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学习时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而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份地强调接受和掌握,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从而导致了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性,使学习过程纯粹成了被动接受、强制记忆。这种学习制约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并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积极性的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