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汤悦 《黑河教育》2013,(7):83-83
幼儿的交往能力是幼儿在自由游戏、集体生活、共同学习及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主动发展起来的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交往能积累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逐步了解和熟悉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发展他们分析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通过组织活动,创造交往机会1.结合主题活动,班级墙面上布置"快乐花园"专栏,园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教育认为,课堂中的社会交往是学习交往,在课堂中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是未来社会的基本要求。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有两个要求,对内是人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对外,是人与社会、自然关系的协调发展。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一个整体。任何人总是处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体现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而交往素质的培养应是一种高层次的素质培养。根据构建交往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遵循整体性、主体  相似文献   

3.
姚勇 《文教资料》2008,(23):130-132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营造出和谐、美好的氛围,使我们身心愉快,而不良的人际关系或人际关系中的种种矛盾常常令我们情绪不佳,感觉压抑、苦闷,等等.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处在良好的人际氛围中,但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交往能力的.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谁都无可厚非,但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是他们的唯一任务,除此之外,在学校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他们的人生必修课.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同学们,如果我们没有一个伙伴,没有一个朋友,我们将会怎样的孤独、寂寞和苦恼!尤其是我们正处于青春期的现阶段,同学、伙伴、朋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喜欢合群,渴望周围人的认同、接纳。假如跟朋友翻脸,便会垂头丧气,无心学习,吃不甘,睡不香,仿佛到了世界末日。为什么人际关系与交往对我们这么重要?我们怎样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交往呢?下面请同学们来谈谈。  相似文献   

5.
<正>好习惯的养成,就是能力彰显之始,培养能力其实是通过培养习惯来达到和形成能力的。一个人没有阅读文学作品的习惯,哪来品读文学作品的能力?一个人没有写文章的习惯,写文章的能力会从天而降吗?好习惯可使人生活得更好、更精彩、更成功;坏习惯则能使人的生命打折扣,甚至使成功变为失败。"习惯决定命运"这句话告诉我们:习惯是  相似文献   

6.
<正>从懂事到念高中、上大学的十几年时间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交往体验和经历,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相对比较稳定的交往方式和交往心理。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再睿智,也不可能完全洞悉大千世界人际关系的奥妙,对交往的认识是需要在生活中不断完善与调整的。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人与人的关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困惑,甚至走进误区。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并正确定位,做个交往达人呢?请看此文:一、自我中心型自我中心型的交往模式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我"字优先。持这种交往方式的人有的表现在生活上以"自我"为中心,在集体生活中沿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活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必然要发生交往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个人不与他人交往是不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互往来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这种相互往来的结果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心理上的距离即人际关系,或亲近或疏远或敌对,表现为情感上的相亲或相斥。如果形成的是亲近和谐的人际关系就使人心情平静、舒畅,而人际关系不和谐或发生矛盾就使人感到紧张、焦虑或孤独寂寞。故与人交往和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的基本社会需要,也是个体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担当一定社会角色、形成丰富健全的个性的基本途径。对于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而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业的完成与否与有无和谐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因此,帮助大学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当前高校教育应给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雷默博士在其育儿书中介绍到:0—3岁的婴幼儿具有交往行为,他们的人际关系具有普遍的规律,对0~3岁婴幼儿应关注其人际交往智能的培养。这里的人际关系智能是指:有效地理解他人、有效地与人交往的能力,即能够理解和认识他人的情绪和感受,如何才能与他人更好地沟通、交往和合作等。  相似文献   

9.
王丽燕 《家庭教育》2005,(10B):56-56
懂得交往的规则、艺术,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童年时期是各种亲社会能力发展的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没有掌握与人交往必需的各种社会能力,必定会在以后处处碰壁。爸爸妈妈要把握好这个时机,全力培养一个善交往、受欢迎的宝宝。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一个人不是人。其意思是,人都是社会的人,任何人都不能完全独立于他人之外,每一个人都必须和他人进行交往,发生一定的人际交往,结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一、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中学生人际关系,是指中学生这一同龄群体中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而产生的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按苏格拉底的说法,每个中学生都是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特有的学习、生活和环境决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孤立的人,而必须与同学、与老师交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说作文一定要"从生活中来,在生活中走,到生活中去",这样的文章才会有血有肉,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作为学校"鸣凤电视台"的台长,在指导鸣凤小记者撰写鸣凤稿的时候,关注作文的过程其实是孩子们体验生活的过程,是主体学习、交往性学习、情境性学习,只有"以身体之,以心验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的活动过程,并生成感受、情感、领悟、反思等的认识与实践能力。我带着同学们去敬老院表演节目、拿着劳动工具为公共自行车  相似文献   

12.
交往能力在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和家庭在生活和学习中应该重视儿童交往能力的培养,从而发展儿童的社会性。儿童交往的内容有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友爱",培养儿童交往能力的方法有树立榜样、引导参加社会活动等方面。培养交往意识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交往能力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它有利于人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托班开始对幼儿进行交往能力教育意义重大。本文在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培养托班幼儿交往能力主要在于培养幼儿语言交往能力、幼儿交往处理问题能力和幼儿交往互助能力。在提高托班幼儿的交往能力的过程中,应注意创设交往环境、激发交往兴趣、扩大交往范围和家庭互动参...  相似文献   

14.
幼儿期是人类社会性的最初阶段,他们将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否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然而合作交往能力作为未来社会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幼儿时期正是一个人健全人格形成的初始阶段,其中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对于其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因此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交往能力是幼儿早期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相似文献   

15.
徐丹 《教学与管理》2006,(12):68-69
设计理念:《看望生病的同学》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属于"交往"系列之一,是小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必然会遇到的事情.学生通过这类话题的学习,应该具备这样的本领:在同学生病时能送上问候并能代别人转达问候.因为口语交际作为一种生活交往活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交际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生活实际,创设说话情境,激发交际欲望,让学生乐中说,说中乐,让口语交际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人际交往中存在误区和不足,人际关系的质量对青少年的学习态度、自我意识、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误区和不足产生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方面。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改善应加以关注。文章提出了处理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技术,它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培养和提高。营造良好的学生人际关系环境,加强学生个性修养,学习一定的交往技能和交往方法,就能基本改善初中生的交往情况,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7.
幼儿的同伴交往是幼儿在与同伴生活和游戏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促进作用。角色游戏作为幼儿喜爱的游戏类型之一,它在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角色游戏在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中的作用,在游戏中积极创设自主环境、实施科学指导、开展跨班游戏以及重视游戏评价,从而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为其顺利地适应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荀子云:“人之生也,不能无群。”意思是说,人要通过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过社会生活。可见交往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有研究表明,成年后的人际关系状况,往往与幼年时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幼儿喜欢与同伴交往,然而,并非每一个幼儿都能与同伴友好地交往、建立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由于交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直接的心理联系。人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际关系史。现在人们对人际关系越来越重视,这是因为人际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力”。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更好的发展,事业发达,生活幸福,但如果不与人交往,就不会得到别人的了解和帮助,失去一些本来可能得到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但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由家庭血缘和婚姻构成的亲戚关系,一是由社会生活的分工合作构成的工作关系。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好坏决定着人们的发展前景。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创立的“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人际关系智能强调人与人交往中的相互了解、合作与帮助。人际关系智能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