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采用混合量热法测量常压下水合物分解热的实验方法。混合量热法是根据能量守恒对整个系统进行热量衡算进而计算出水合物分解热的一种方法。并采用此方法测量了四氢呋喃(Tetrahydrofuran,THF)水合物和一氟二氯乙烷(HCFC-141b)水合物的分解热:常压下,相变点在4.4℃时,THF水合物分解热为(275.622.64) kJ/kg; 相变点在8.4℃时,HCFC-141b水合物为(348.483.08)kJ/kg,与相关文献数据对比相对误差分别为2%、6.2%。考虑到THF与HCFC-141b各自物性,得到混合法分解实验中THF水合物和HCFC-141b水合物与热水的最佳质量比分别为1:2和1:2.5。  相似文献   

2.
首乌藤提取物对动物脂肪酸合酶的抑制及其减肥抑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新报道脂肪酸合酶(FAS)是治疗肥胖症的潜在靶部位。实验测定表明,中药首乌藤的提取物对FAS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半抑制浓度为0.61±0.024g/ml。同时测定,该提取物对FAS中的酮酰还原反应有强抑制,半抑制浓度为2.14±0.12g/ml,说明FAS中的酮酰还原酶是该提取物的作用部位之一。抑制动力学分析表明,首乌藤提取物对FAS的抑制和底物乙酰辅酶A、丙二酸单酰辅酶A之间皆呈非竞争性关系;和NADPH之间在低抑制剂浓度下的表现近似反竞争性,在高抑制剂浓度下接近竞争性的关系。推测首乌藤中可能有多种FAS抑制剂。用首乌藤提取物口服饲喂大鼠和小鼠,可明显减低实验动物的摄食量和体重;测定实验组大鼠肝脏的FAS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对于研究FAS抑制剂和抑制机制以及在防治肥胖症的应用上可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空气气氛中滑石的热分解动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水矿物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对于了解俯冲带中-深源地震的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综合热分析仪(TG-DSC)研究滑石在动态空气气氛下的热分解过程,利用热重(TG)数据对滑石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分析.利用Friedman法和FWO法,分别计算滑石热分解过程中的表观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A,并以Friedman法求得的活化能为初始值,通过非线性回归拟合得到热分解过程最可能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滑石在830~1 050℃内发生热分解,此过程为n级反应,表观活化能Ea为344.2 k J/mol,指前因子A为4.9E12 s-1.  相似文献   

4.
以活性炭为载体、贵金属Pd为活性组分,采用浸渍法制备了5.0 wt.% Pd/C催化剂,用N2吸附和TEM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合成维生素过程中重要中间体2,3,5-三甲基苯醌(TMBQ)加氢生产2,3,5-三甲基苯醌(TMHQ)为目标反应,在反应温度为40~80℃范围内,在间歇式高压反应釜中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催化加氢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消除内外扩散的影响下,该反应对TMBQ的反应级数为1,活化能为47.7 kJ·mol-1。经核实,建立的TMBQ催化加氢反应动力学方程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热分析动力学是一种通过热重数据计算获取动力学参数(最概然机理函数、指前因子和表观反应活化能)对材料热化学反应机理进行探究的理论,普遍用于生物质转化和有机固废的高温降解.热分析原理实验的开展可有效促进学生对能量转化和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学习.本文以目标导向教育(OBE)理念探索为基础,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从多个方...  相似文献   

6.
利用协同反应模型和EHCO-ASED量子化学方法,对具有不同侧基的固态二乙炔拓扑聚合反应的势能曲线进行了计算,并对其轨道对称性以及能隙随反应坐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很好地解决了文献中用Woodward-Hoffmann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对此类反应进行分析的结果与实验事实相矛盾的问题,指出了此类反应既是光允许,也可以是热允许的原因。对此类反应的侧基效应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侧基电子亲和势的变化对该类反应的反应机理及活化能影响较小,但对产物热力学稳定性的影响则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臭氧降解苯乙酮的动力学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臭氧化降解苯乙酮效率,利用相对法求算了苯乙酮与臭氧及羟基自由基的反应速率常数。结果表明,臭氧化处理能有效降解苯乙酮,苯乙酮与臭氧的反应速率常数KO3-ACP为0.171 L.mol-1.s-1,与羟基自由基的反应速率常数KOH-ACP为7.07×109 L.mol-1.s-1。不同pH的试验表明,利用测得的两个反应速率常数能很好地预测苯乙酮的降解动力学。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离子色谱(IC)的分析结果显示,臭氧化降解苯乙酮的中间产物主要包括苯酚、邻羟基苯乙酮、酒石酸、乙酸和草酸等物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臭氧化苯乙酮的可能降解历程。  相似文献   

8.
霾和正常天气下西安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探讨西安市大气颗粒物在霾天气下水溶性离子的组分特征,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对西安大气TSP和PM2.5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显示,西安大气TSP和PM2.5在霾天气的总水性离子浓度分别为135.0和72.4µg∙m-3。分析的11种阴阳离子(Na+、NH4+、K+、Mg2+、Ca2+、F-、Cl-、Br-、NO2-、NO3-和SO42-)中SO42-、NO3-、NH4+是TSP和PM2.5中的主要成分,这三种离子占总水溶性离子的百分比霾天气明显高于正常天气。pH测定的结果显示,霾天气大气颗粒物均比正常天气偏酸性。对比了不同天气下的SOR(SO2转化率)和NOR(NOX转化率),发现霾天气SO2和NOX转化率高于正常天气,尤其是SO2在霾天气更易转化为SO42-。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重法(TG)和微分热重法(DTG)研究了2-(4-羧基苯基)-5-氨基-6-羟基苯并噁唑(CAB)在氮气氛或氧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CAB在氮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是一个四阶段过程。运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软件GAMESS计算了CAB分子的键级,测定了CAB及其在热分解过程中不同阶段产物的红外光谱,并由此得出CAB在氮气氛中的热分解机理;根据CAB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重曲线数据计算出其特征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表观失重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12,(13):28-32
纳米SiO2改性EP/BMI/CE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研究Study on curing kinetics of EP/BMI/CE resin system modified by nano-SiO2摘要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纳米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双马来酰亚胺/氰酸酯(nanoSiO2/EP/BMI/CE)树脂进行了固化反应动力学和固化工艺研究.通过Kissinger法和  相似文献   

11.
西安住宅室内空气中醛酮类污染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主动式气体采样、2,4-DNPH二硝基苯肼吸收、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研究了西安市冬、夏两季三所普通居民住宅室内、外空气中13种醛酮类化合物。结果表明:冬、夏两季西安地区住宅室内空气中醛酮类污染物浓度水平均较高。其中,夏季室内、外空气中13种醛酮类化合物总质量浓度为85.86±30.33 µg•m-3和78.86±31.40 µg•m-3,冬季为85.40±28.50 µg•m-3和53.77±16.39 µg•m-3;室内均高于室外;甲醛、乙醛、丙酮为最高组分,三者为总质量的75~80%;三所住宅中,2号住宅(H2)醛类污染物严重,表明装修材料(木地板)与吸烟均有一定程度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PM10中有机碳和元素碳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2月至2002年4月在杭州5个空气质量国控点采集176组PM10样品,分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含量,并采用TEOM法同步监测PM10质量浓度,其中在卧龙桥国控点同时测PM2.5质量浓度。全市PM10年日均浓度为119.2mg•m-3。PM2.5年日均浓度为68mg•m-3。PM2.5与PM10质量浓度呈显著的线性关系。PM2.5/ PM10日浓度比值范围在0.31-0.95间变化,平均比值为0.62。OC和EC浓度分别为20.4 mg•m-3和4.0 mg•m-3,其相关性不好表明碳的来源复杂。二次有机碳(SOC)分别占各季OC的 37.1%,45.8%,58.0%,44.7%,表明杭州空气中存在一定的二次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13.
太原地区冬春季PM2.5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美国R&;P公司生产的TEOM系列1400A大气粒子(PM2.5)监测仪于2005年12月17日至2006年3月28日对太原地区PM2.5质量浓度进行在线观测。对观测期间2417个PM2.5小时平均浓度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小时平均浓度的平均值是247.6µg/m3(193.7 µg/m3)。在50-100µg/m3之间的PM2.5浓度出现的频率最高,PM2.5小时平均浓度小于400 µg/m3的频率为84.1%。PM2.5浓度日变化为双峰双谷型。太原市区PM2.5浓度与风速、能见度和气压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通过3d 后向轨迹分析了影响太原地区气团的主要传输路径,结果表明,100 m高度上空的后向轨迹可划分为7种基本类型,其中第3类轨迹对应的PM2.5浓度值为342.6 µg/m3,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这类轨迹主要是来自太原的西南方向;而来自东边方向的第1类轨迹对应的PM2.5浓度为261.1 µg/m3,也比来自西北方向的2、4类轨迹PM2.5浓度高。观测结果表明在沙尘暴影响严重的日期,太原地区PM2.5浓度会极大地增加,从而对大气环境形成严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14.
湿位涡物质的保守性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证了湿位涡物质的保守性,阐明强降水会造成湿位涡物质异常,异常高度主要出现在850~500 hPa之间。用NCEP/NCAR 11的分析资料对1999年6月下旬引起长江流域暴雨的对流系统进行了湿位涡物质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梅雨期间大气的湿位涡物质异常区域与降水带的位置和走向基本对应,主要位于梅雨锋及其南侧,与等 线的走向保持一致。依据湿位涡物质的保守性原理,等压面上等 线间的湿位涡物质异常区的移动示踪了暴雨区的移动,这可为暴雨预报提供一定的动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任意有限群G的整群环ZG,设Δn(G)是ZG的n次增广理想,记Qn(G)=Δn(G)/Δn 1(G)为G的增广商群.本文给出了Qn(G)的一组与G的Sylowp-子群相关的生成元,并且在利用这组生成元和已有结果的基础上对二面体群D2tk(k奇)之增广商群Qn(D2tk)的结构进行了讨论,证明了Qn(D2tk)Qn(D2t).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分解袋法,研究了小叶章枯落物在不同水位梯度上的分解动态和硫素释放情况,结果表明:在450天的分解试验中,小叶章枯落物在不同水位梯度上具有相同的分解模式,均为快-慢交替变化的模式,干物质残留率沿着水位梯度从洼地边沿到中心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分解速率表现为逐渐增大,水分条件是影响小叶章枯落物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水位梯度上枯落物中硫的浓度呈波动性变化,这种变化和干物质损失率呈线性相关,分解450天后,枯落物残体中总硫浓度沿着水位梯度从洼地边沿到中心依次为:0.588、0.508、0.404、0.359和0.306g.kg-1,均低于初始浓度,且沿着洼地边沿向中心依次降低。S的释放模式为淋溶-固持-释放,其中枯落物残体中C:S是决定其释放模式的主要因素,当C:S高于1620.34~2430.81时,外源硫被固持,当C:S低于805.17~1070.47时,枯落物中的硫被释放,但硫的固持量或释放量受水分条件的制约,沿着水位梯度由无积水到常年积水区即由小叶章湿草甸到漂筏苔草沼泽(由B到F点),硫的固持量依次增加,释放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