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建立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必须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之路。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教育也已具备了建立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的有利条件。应从法律保障、课程改革、机制建设等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2.
推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对于发展职业教育尤其是对于发展甘肃省的职业教育具有更为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应积极探索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行保障机制,使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成为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实在举措。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国家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学结合日渐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关注的主题与热点。工学结合是教育部直接推动的三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一。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和重要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精神,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实现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突破,2006年3月30日,教育部发出《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就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有关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5.
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模式,是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近些年来,许多职业院校积极试行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有的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本刊记者在2002年去青岛时曾采访过胶南电子工业学校,并报导过该校开展半工半读的情况。2006年10月教育部在青岛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许多单位介绍了开展半工半读的经验。本文作者是胶南市教育局局长。详细地介绍了胶南市开展半工半读的情况,他们的经验可供开展半工半读的院校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制度的宏观探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做好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国家为什么再三强调在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如何认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制约我国职业院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因素有哪些?做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工作应处理好哪些问题?本期专题研究特别组织了4篇文章,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本文从保险专业特点及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出发,分析目前保险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探讨该专业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指出了方向,并将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马广  李鸿雁 《职教论坛》2007,(11S):54-56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建立一套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符合高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职业教育模式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得到广泛认同。近年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新形式、新做法。本文试以实践为依据,对半工半读办学模式进行解读,以期总结经验,推进该教学方式的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0.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2006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半工半读、以工助学办学模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通过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半工半读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推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改革工作健康持续地开展。  相似文献   

11.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半工半读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期刊登的吉林公用事业工程学校、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胶南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的文章,是在全国职教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材料。2007年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关键的一年,也是实现职业教育”十一五”目标关键的一年。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近些年来,全国各地部分职业院校积极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有的已取得一定的经验。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已把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纳入本地、本部门的总体规划。在这次会议上,各地行政部门、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我们选取了这三个单位的经验,供开展半工半读试点的院校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阐述了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重要意义,从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规范制度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4.
青岛:“工学结合、半工半读”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职业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部大力提倡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职业院校普遍采用。但目前这种办学模式还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如何推进校企深层融合。实现企业利益与学校利益的“共赢”,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目标。青岛市在“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办学模式改革上有着良好的基础。近两年来。又在推进此模式的纵深发展、横向发展和规范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新的、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回顾并分析了本院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的经验与模式,认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为学生就业打开了绿灯。也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6.
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回顾并分析了本院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的经验与模式,认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为学生就业打开了绿灯,也为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7.
倪宁 《职教论坛》2012,(32):75-76,79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急需技能型人才,高职的电子商务专业实施"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有利于加快学生技能的提高和就业,有利于学校专业的发展。通过梳理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经验,思考并总结开展"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途径及优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半工半读是当代一种重要的职业教育模式,它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行工学交替、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效的职教模式。本文就中职校服装专业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模式,介绍了半工半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了现实意义、实施方案及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教学创新的一项重大突破。广东职业教育提出了在十一五发展阶段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目标。基于此,职业院校既要满足学生个性的要求,又要更好地适应企业订单的要求,运用何种培养模式才能更贴近企业的需求,专业课程怎样改革才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达到与企业的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应成为职教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我省职业院校积极进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积极进行实践探讨,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促进我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教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我们借承接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提高职业院校课堂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子课题之际,将广东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学模式工作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并提出一些工作建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探讨如何将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与模式同广东实际相结合,使其本土化,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形成适应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的教学体系,构建有职业教育尤其是学校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要重点建立: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构建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建设“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立完善保障与评价体系;校内外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