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康德的“补丁”———人类困境与体育运动作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康德是近代伟大的德国哲学家,他开创了近代哲学的思想内容,被康有为誉为德国最伟大的三个人物之一。虽然康德没有论述过体育,但他对教育的关心,对人类异化问题的态度,已为解读体育文化提供了思想尺度。构成康德的主要思想内容有两个,一个是牛顿的科学精神,另一个则是卢梭的人文精神。有关体育的解读,康德的意义在于继承并浓缩了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和教育观念。通过对康德的解读,我们更加清楚体育运动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它是一块消毒的“补丁”。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综合卢梭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影响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卢梭的体育哲学观与学校体育观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认为:卢梭学校体育观的主线是“自然本能论”,也就是说,人类的本能是自然给予的,但社会环境却使人类的自然本能退化了,而体育是防止人类本能退化的重要途径。其中卢梭的“自然”并不是简单指向大自然,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远离城市的乡村,而是直接指向了人与生俱来的本能与人心的返璞归真。其次,认为不宜把卢梭的体育思想归纳为“自然体育”或“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否则容易与美国威廉士的“自然体育”产生混淆。第三,卢梭根据青少年自然发展规律提出了身体先于精神发展的学校体育观。第四,解放人为枷锁,回归大自然才能练就最好的本领等。在从此基础上提出了卢梭教育理论对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区别卢梭自然本能论与威廉士的自然体育;重申儿童身体教育在身心全面发展中的特殊意义;结合大自然资源进行体育锻炼;控欲节食对现代青少年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运动可以增加人体抵抗力、培养意志力、减少对医院的依赖。  相似文献   

3.
人类漫长的体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体育美学思想,它犹如丰厚的矿藏亟待人们去开采;当代体育美学理论的建构,也需要从历史上汲取思想的营养。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尝试着对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卢梭(1712—1778年)的体育美学思想进行初步  相似文献   

4.
卢梭的体育思想体现了鲜明的自然主义特征:即服从自然法则,让人的身心自由协调地发展。它并非要否定理性,其根本目的恰恰在于培养人的健全的理性,卢梭的体育思想对于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卢梭的抗议──体育克服人类缺陷的哲学线索(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欲想了解卢梭思想对解读体育的意义,有必要从历史的线索中寻找答案。我们从希腊的文化历史中即可读出人在文明社会中的特殊状态。强者离不开体育,惟有体育才能有效对抗文明中的退化。希腊人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尽管这个问题是通过复杂的法制与政治的力量来解决的。卢梭提出的话题是凭空而来的吗?难道他就没有精神的继承?回答这样的问题必须深入根部,从头做起。只有这样,才能让答案扑面而来。当今电脑世界的程序设计及其运作关系非常具有象征意义。只有了解电脑程序的根部状态,才会知道什么是最重要、次重要和不重要的“设计”。设计就是…  相似文献   

6.
文化自觉与中国武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成强  王岗 《体育学刊》2007,14(8):59-63
面对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中国武术发展陷入彷徨的困境。中国武术如何发展,这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研究认为:中国武术的发展必需遵循“文化自觉”原则,要自觉主动地维护自己文化的历史和传统,要学会尊重和欣赏各种不同的体育文化。文化自觉要求我们对文化全球化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它是一个观察角度、一种应对之策、一种精神境界,最终应当是对人类体育的终极思考与关怀,实现人类体育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相似文献   

7.
在黑暗的中世纪,教会的教育体系和禁欲主义的身体观严重阻碍了体育运动的开展,所谓文明的枷锁下的人心,陷入一片沉闷。法国革命前夕,卢梭等启蒙巨子们发动了一场推崇理性、反对教会权威和封建制度的思想革命运动,预示着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来临,也开启了一个新的体育时代,初步形成了近代体育系思想的理论体系。让·雅克·卢梭(Jena·Jaeques·Rousseau,1712—1778),这位启蒙运动的伟大旗手,对近世宗教、社会、文化、教育的改革,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卢梭提出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既突破了传统的体育观,又为近代体育思想的开创立下了丰功伟绩,但仍不排除其局限性。笔者从卢梭自然体育思想的形成入手,分析了其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从而探讨其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以期为学校体育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李刚 《体育科学》2012,32(4):77-83
从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目标、自然教育的体育内容和塑造品格的体育功能方法三个方面对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特质进行分析,揭示出其体育思想的内涵是重视自然的人性和本性能力的自然发展,强调身心和谐的体育目标及注重感官训练的教学方式,主张自然教育的体育内容必须依据儿童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阶段,并且注重游戏活动,尊重儿童天性的发展,对于体育活动赋予道德教育的功能,把体育活动视为塑造品格、培养道德的最佳方法。通过对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特质的评析,得出了深化对身心健康培养的认识和创造与自然和谐的体育环境这两方面的启示,并据此为学校体育理论思想构建提供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卢梭体育思想进行研究,总结出卢梭体育思想包含3方面特征:遵循自然之道,体育在各育中具有第一性,德育、智育、博爱、国民教育等次之;在自然中提炼体育锻炼的素材和方法;循序渐进,将体育贯穿于各个成长时期。卢梭体育思想给学校体育带来的启示:正确认识学校体育的教育地位;升学及就业不应成为学校体育的阻碍;让学生爱上体育课;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  相似文献   

10.
荷马时代是古希腊由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转折时期,它折射出古希腊人对于自然、社会、文化、政治、宗教、军事和体育方面的思考,是古希腊一切理性与思想的开端.从荷马时代这一视角去探寻古希腊体育思想的根源,追溯曾经辉煌的文明带给人类的体育盛宴.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的学校体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叙 《体育科学》2004,24(3):64-66
康有为的学校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康有为在中国首倡德、智、体全面发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教育的特点,来确定体育的地位与内容;重视儿童的健康教育。康有为的学校体育思想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与体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妇女体育思想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是“解放妇女”、“男女平等”。蔡元培妇女体育思想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与发展起来的。蔡元培是从妇女和民族的发展与竞争的关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尚武的角度来认识与倡行妇女体育的。蔡元培妇女体育思想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与体育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动训练基本理论导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认为运动训练学名不副实,运动训练基本理论建设才有现实意义。运动训练基本理论目前应包括体育本质、训练思路、基本概念、项群思想、原理体系、运动素质、竞争方略、技能形成、战能培养、奥运信念等10大环节,其基本功用是帮助教练员提高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4.
认为体育学作为试图以理性把握人类体育整体的学科,因其目的和对象的非实体性,它应是一门人文教育理论学科,这是体育学存在价值和现代意义之所在.提出,体育学应在实践唯物论的人文主义基础上建树一种对人的终极价值关怀的人文体育观,由此出发通过反思、追问、评价现实体育提出的基本问题,建构它的理论体系.并讨论了体育学的科学性以及它与人文性有机结合问题,指出作为人文学科的体育学,其研究和学习本身就是检验道德和锻炼、发展人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文体育观渐入--现代体育"异化"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曹卫 《体育学刊》2003,10(4):1-3
采用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通过对人理念的讨论和理解,认为在“生物体育观”指导下体育实践有其局限性。主要观点:体育是人产物,应“以人为本”。“人体育观”体现了时代发展对“人”的呼唤和人不断认识自我的强烈意识。在进一步认识体育和对现代体育“异化”的批判中,都需要有一种人理念来统领其发展方向,这就是人体育观的渐入。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我国体育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面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全面探讨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能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本文主要采用走访、面谈、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深入分析、研究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的前提下,在全面探讨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重点以及路径的选择的基础上,提出了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7,自引:1,他引:46  
面对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 ,全面探讨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并能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本文主要采用走访、面谈、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在深入分析、研究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前提下 ,在全面探讨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发展战略、战略目标、战略重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实现新世纪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体育概念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洪潭 《体育与科学》2011,32(3):11-19,26
认为研究体育概念的适宜方式是连续撰写论文。作者于1989年写出其第一篇专题论文,认为体育的属性是人的肢体活动,其种差是强化体能和非生产性。该专题研究持续了20多年,现已构织出体育概念四级对接体系。  相似文献   

19.
体育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体育教学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通过对其内涵、产生和发展及动作要素的探讨与研究, 阐述了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的意义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试图去解决存在于中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如下4个根本性问题:(1)建立“体育哲学”学科的虚幻。哲学的“元性质”表现为它要关注各种学科,而哲学的能力表现为能够在“元性质”的水平上制造和解决问题。(2)虚假的“百家争鸣”学术氛围。福柯的“权力理论”表明,任何时代的社会知识和话语都具有“权力背景”,今天的中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领域所具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在表面上看来至少不逊色于先秦时期的那种“百家争鸣”的情境,但却缺少了“百花齐放”的效果。(3)构建“大体育观”的梦幻。一种文化现象只要存在,它就有着摩尔式的“因其本身的缘故而值得存在的”理由。体育由于被赋予了“全能教育”的功能而变成了一种缺少捕捞能力的“大鱼网”。(4)信守“科学主义”的误区。作为一种针对人的身体教育现象进行研究的理论体系,体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文性的,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科学只需要日常性思维,人文学才要求创造性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