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虹  李煜 《现代情报》2021,40(10):73-83
[目的/意义] 从动机、机会、能力3个维度揭示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 基于MOA理论,构建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搜集数据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模型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结果/结论] 利他动机、声誉动机、社区认同动机、知识获取动机、信息质量、系统质量、自我效能对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的知识共享意愿影响显著,社交关系动机、服务质量对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的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并不显著。该模型对解释我国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的知识共享意愿和指导学术社交平台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信息技术的持续使用是衡量其成功的重要标志,探究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是解决微信小程序用户流失的先决条件。[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期望确认模型,构建了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模型,采用参考经典量表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调查问卷并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实证分析确认微信小程序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微信小程序持续使用意愿影响机制如下:1)用户的期望确认程度对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均有显著正向影响;2)用户的满意度是影响持续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3)用户的使用习惯对持续使用意愿没有预期的正向影响。研究结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知识付费已经成为满足人们信息需求的有效途径,为促进知识付费平台可持续发展,平台运营者需要全面了解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因素。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将用户持续使用知识付费平台意愿视为刺激-机体-反应(S-O-R)模型下的表现,以网络外部性、感知价值、沉浸体验、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构建知识付费平台持续使用意愿假设模型。利用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有效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提出的假设模型。研究发现网络外部性、感知价值和沉浸体验是知识付费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据此结论为平台运营者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柏淅  朱小栋 《现代情报》2016,36(12):57-64
本文基于TAM模型、网络外部性、转换障碍、感知隐私风险和信任,构建了移动社交类APP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以移动端微信(微博)为例进行了实证对比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者大部分假设均得到支持,满意度和信任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有直接影响,而网络外部性和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有间接影响,可替代平台吸引力对用户满意度与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调节作用显著。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虚拟健康社区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本文从信息系统成功视角出发,以D&M信息系统成功模型为基础,对虚拟健康社区用户的使用意愿进行分析。研究提出10个假设,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信息质量、系统质量与虚拟健康社区用户使用意愿间具有正向影响关系;虚拟健康社区的信息完整性、格式性及系统整合性和灵活性没有通过假设检验;信息准确性和时效性影响着虚拟健康社区的信息质量;系统可访问性和及时性则影响着虚拟健康社区的系统质量。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得到了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于期望证实模型以及使用理论,实证研究信息系统采纳后影响用户行为的因素。首先,将信息系统采纳后的行为分为三个阶段:接受阶段、使用阶段以及成果阶段,对三个阶段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结合期望证实模型以及使用理论构建研究模型。第二,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和路径分析检验,验证影响因素间的假设,同时对影响用户继续使用意愿,三种使用行为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满意和感知有用性对继续使用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使用路径和使用融合对绩效有显著的影响。最后对研究结果与不足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张继东  蔡雪 《现代情报》2019,39(1):70-77
[目的/意义]本文以用户行为感知视角,研究影响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的因素,为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提供理论基础,并为移动社交网络提供商提出参考与应用借鉴。[方法/过程]分析移动社交网络主导型用户与浏览型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引入相关变量,构建了基于用户行为感知的移动社交网络信息服务持续使用意愿模型并提出假设,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感知质量等因素均显著影响主导型及浏览型两类用户;服务质量、感知风险、知识获取、个人创新、社会认可、感知信任、感知转换成本等因素对两类用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索科研用户在数字图书馆情境下知识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对于提升我国科研管理水平,提高知识管理效率,促进科研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用户的调查数据,借助二元Probit模型,通过设定假设变量并进行显著性检验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从个体特征、组织特征、环境特征和要素特征四个方面分析团体科研用户和单体科研用户在科研过程中知识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两类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内在异同。[结果/结论]两类科研用户知识采纳行为都受到个体受教育程度、科研活动的研究范围、组织的研究预期以及技术环境的显著影响。基于加强科研创新角度提出提高科研人员受教育程度,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保障科研团队人员的流动与更新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S-O-R框架,探讨了用户政府数据开放平台获取政府开放数据的持续使用意愿问题。以S-O-R为研究框架,融入"心流体验",研究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的功能和社会属性,以及心流条件因素,共同作用于心流体验,最终影响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的传导机制与路径过程,然后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模型的合理性,最后得出结论:政府数据开放平台环境刺激和心流条件因素通过用户心流体验正向影响用户持续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期望确认理论与技术接受模型,结合共享单车自身特点,构建了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依据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结构方程为研究方法,使用Amos 21.0软件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证实:用户易用性正向影响用户有用性;体验价值对信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的感知有用性和体验价值对用户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和信任均对持续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且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来看,用户满意度大于感知有用性和信任影响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本文从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视角出发,通过信息采纳意向的中介效应针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过程]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信息用户采纳行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信息采纳意向在感知有用性、用户期望、信息质量及主观规范对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用户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作用中均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李琪  李欣  殷猛 《现代情报》2018,38(2):53-61
移动团购发展迅速,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是移动团购发展和竞争的关键,ECM、IS成功理论以及两者整合研究是持续使用意愿的主要方式,哪个模型对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解释力度更强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以移动团购为研究对象,基于ECM和IS成功理论比较和整合研究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构建研究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使用SPSS和Smat PLS分析数据,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ECM、IS成功理论以及两者整合研究模型均适用于持续使用意愿研究,且ECM对于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的解释力度均大于IS成功理论,而整合理论的解释度最强,整合研究模型更适合于研究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移动团购的满意度受到期望确认、感知有用性和系统质量、服务质量的影响,且期望确认以及感知有用性的影响作用更大,而信息质量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陈臣 《现代情报》2016,36(8):10
数字图书馆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既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机遇,也给数字图书馆带来了挑战,如何将零散分布、孤岛存储的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成完整的“大数据”,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最终转化为知识和规则,对于提升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十分重要。针对数字图书馆存在数据来源各异、数据存储方式多样、数据形式非结构化等问题,本文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重构与融合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数字资源重构与融合策略。该策略有助于对图书馆数字资源进行整合,可促进数字资源的共享,有助于加强数字资源、读者、系统服务资源和个性化服务模式的融合,并最终提升数字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Ontology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伟珠 《情报科学》2006,24(7):1014-1018
随着知识资源的不断丰富,传统的一些知识组织方式面对新的应用遇到了困难,基于Ontology的知识组织已引起了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界和计算机界的特别关注,成为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一个新兴的研究与应用领域。本文论述了Ontology的定义、分类、对数字图书馆的作用、Ontology与主题词表、元数据的关系,着重阐述了数字图书馆构建Ontology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及利用Ontology实现数字图书馆的知识组织。  相似文献   

15.
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银犬  朱庆华 《情报科学》2007,25(4):604-608
国内外个人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目前还处于萌芽状态。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公共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以信息、知识共享为原则,并实现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升华。本文对个人数字图书馆定义、本质、功能、构建模式、信息组织、知识组织、检索、知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个人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心理学、认知科学、行为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学、语义学等相关。  相似文献   

16.
袁红军  宁光芳 《现代情报》2013,33(11):25-28
知识咨询是深度的知识服务,大数据时代提升了数字图书馆知识咨询能力。为此,结合大数据与数字图书馆知识咨询的内涵,详细地探讨了大数据与数字图书馆知识咨询的内在关联性,构建大数据时代数字图书馆知识咨询服务能力研究框架,提出了树立大数据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数字图书馆馆知识咨询能力、强化人才因素与数字图书馆隐性知识显性化、以及优化整合资源以重构知识提升数字图书馆知识咨询能力等对策,为数字图书馆知识咨询提供新方法与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王晶晶 《现代情报》2016,36(8):32-36
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不断创新,高校的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用户的服务质量满意度,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统计数据质量评估问题,综合若干国家统计部门与国际组织的统计质量,确立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统计数据质量维度测评体系。基于该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本研究的测量问项基本可以通过信度与效度检验,并进行用户重要性认知的满意度检验和不同数据以来程度的用户满意度检验。本文构建的质量维度及测评量表的设计是较为合理的,调查得到的数据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8.
柯平 《现代情报》2013,33(8):3-8
首先进行2008-2012年国内外图书馆学研究进展述要,之后探索图书馆学科发展趋势,总结出新技术对图书馆学将有持续影响、面向社会的图书馆学应用研究不断增强、数字化研究成为图书馆学研究的持续重点、图书馆学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图书馆学发展的国际化趋势等五大学科发展趋势,最后从数字图书馆、图书馆新技术应用、信息行为与社群信息学、图书馆评估、数字素养、图书馆知识服务、阅读研究、特色文献、图书馆变革管理、战略管理与管理创新研究、知识管理与数据挖掘等方面分析图书馆学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数字图书馆的知识服务需要考虑用户科研情境的因素,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科研人员个体,忽略了科研团队的情境。针对团队科研活动的情境进行知识推荐,可以更好地服务以团队合作方式开展的科研活动。[方法/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团队科研—知识应用情境匹配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推荐方法。运用情境感知技术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应用情境和团队科研情境模型,将二者匹配,为活跃用户筛选出备选知识和邻居用户,完成知识排序和推荐。[结果/结论]通过数字图书馆知识推荐实例证实,提出的推荐方法能够精准挖掘出团队科研情境下科研人员的知识需求。  相似文献   

20.
对中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论文进行内容分析,认为其研究内容可以总结为特定用户群体研究、服务工作实践、服务新技术新理念、服务质量评价、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个性化服务、资源服务及利用、知识服务等几大主题。通过归纳总结,比较分析了中外高校图书馆服务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方面的差异,为我国今后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