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赛前心理训练 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调整的基本目的是增强心理的稳定性,消除各种思想负担,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型,形成一种最能与比赛相适应的心理状态。赛前要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让运动员轻松上阵,充分发挥已有的技战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关于赛前最佳竞技心理状态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黄卫忠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1):41-41,44
赛前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的培养是我校运动队训练工作一个十分重要而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逐渐提高,比赛激烈程度的不断增强,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安排是否科学,能否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最佳竞技心理状态,已成为每位教练员、运动员达到训练目标,完成比赛任务的关键。本文结合我校参加江苏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各项比赛情况,对赛前心理训练与最佳竞技心理状态的培养进行以下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对跆拳道运动员赛前心理进行分析,研究赛前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赛前心理问题的训练方法和要求,把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赛前有针对性的训练,使运动员在临赛前达到理想的竞技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李忠 《体育世界》2009,(12):86-87
根据这几年我对学校某些田径运动员的实际观察,对运动员在运动训练、比赛规律及赛前训练安排进行深入总结和探讨。研究后认为如何合理安排训练与比赛,尤其是赛前训练的安排,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节,将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只有在比赛前对各种因素进行有效地调节,合理调控运动员使之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才能在田径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5.
蹼泳运动员要想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成绩,除了通过长期的刻苦训练,不断提高自身训练水平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赛前最佳竞技心理状态、因此,赛前最佳竞技状态的心理调整在蹼泳竞赛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水平的竞技比赛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身体、心理有着较高的要求,通过赛前的心理准备,具体的心理训练方法,使运动员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平稳的心态进入比赛,并在比赛中运用赛前所准备的心理训练的方法,及时地调节在赛中所出现的问题,使比赛能够顺利地进行,圆满地完成比赛。  相似文献   

7.
速滑运动员的心理能力及赛前调整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根据速滑运动的项目特点,加强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培养,使之有一个良好的赛前状态,对速滑运动员在比赛中正常发挥技、战术水平,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并就此提出几种速滑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能力及赛前心理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运动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的一个特殊领域,它对于参加竞技训练和参加奥运会等重大竞技比赛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而言,尤其具有深刻含义。赛场上,运动员要把竞技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受诸多心理因素影响。运动心理咨询师为运动员进行赛前的心理准备、赛后的心理调节,有助于运动员维持最佳心理状态并发挥出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使链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因此,抓好运动员赛前心理训练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青少年链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提出赛前心理训练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竞技比赛中教练员对运动员实施心理调节的要点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竞技运动比赛中,教练员应根据赛前、赛中、赛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变化规律,比赛进程对运动员心理与技能发挥的影响,以及运动员的个性特征,适时、有效地对运动员实施心理调控工作,夺取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在比赛前发生焦虑的现象很普遍。它广泛的影响着运动员在比赛中竞技水平的发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产生的原因进行论证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从而为产生赛前状态焦虑的运动员提供相应的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举重运动员竞技心理特点出发,阐明了影响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竞技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探讨了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为青少年举重运动员比赛水平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吴建 《游泳》2006,(4):36-37
游泳项目在竞技体育的项目中年龄日趋少年化,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的不稳定成为影响成绩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总结一些影响运动员赛前最佳竞技状态的心理因素,并提出相应解决影响运动员赛前心理因素的方法,使教练员能够针少年运动员的特点,为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对训练的认知,增强运动员心理技能,提高整体心理素质水平,使运动员在比赛时能正常发挥应有的竞技状体,取得优异的竞赛成绩。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散打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对散打运动员的赛前心理情绪状态进行分析,对赛前的心理准备与赛前心理训练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注重平时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已经逐步成为所有教练员的共识,在平时训练中加入心理训练,将对提高运动的竞技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赛来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如何,对比赛成绩影响很大,而赛前训练的根本目的就是使运动员在比赛时达到其最佳的竞技状态,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竞技水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不少田径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训练都较理想,训练成绩也不错,但在重大比赛中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应有水平。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使运动员在赛前有一个良好的竞技心理状态,这是取得比赛胜利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1 影响田径运动员心理变化的主要因素训练程度和成绩直接影响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如果运动员参加了全年的系统训练,身体、技术、战术等训练比较好,训练效果也很好,那他对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信心十足,心理状态稳定。  相似文献   

17.
当今竞争激烈的田径比赛,不仅是技战术与体力的竞争,同时更是心理的较量。本文采用文献法就业余田径运动员如何进行赛前训练和准备、培养最佳竞技心理状态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为尽快提高业余田径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心理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对比赛以及最终的成绩具有明显的作用。赛前加强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调整,可以有效强化放松心理情绪、积极休息、缓解身体疲劳,使运动员状态恢复到稳定的心理状态。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受环境、裁判、比赛的规模等客观与自身主观因素的制约,赛前心理状态的调整应注意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强化放松的心理情绪、积极休息、缓解身体疲劳等关键环节,采用赛前的适应性训练、封闭训练、自信心强化训练、自我控制与调节等方法,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与情绪波动,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比赛前适度的紧张是正常的心理状态,但是对高校业余的田径运动员来讲,由于参加比赛的经验不足,往往在比赛前几天就高度紧张,影响比赛时水平的发挥。从如何运用森林浴训练和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行赛前状态调控以提高运动员自信等方法进行论述,旨在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20.
射击运动员赛前心理应激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根据运动员赛前心理应激特点,采用了一系列赛前心理调控方法和措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训练,使运动员较快地掌握心理激调控方法,消除心理障碍,为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技状态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