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王印军  陈鹏  杜彦斌  李健  朱琪 《科技风》2024,(9):129-131
智能制造专业是高校新工科重点发展方向,为了满足智能制造人才的培养要求,重庆工商大学建设了以智能制造为主题,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理念的数字孪生智能产线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将智能管理、数字孪生、先进制造等技术和理念贯穿到产品设计、产线设计、加工制造、仓储管理、物流服务等各环节,实现数字孪生体与产品生命全周期相对应的仿真模拟,构建完整的智能制造专业实践课题系统。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开展智能制造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设计了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智能制造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2.
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下的海洋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江苏省沿海开发战略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以及江苏省内高校对涉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保持江苏省内海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力量,快速加强海洋新兴产业所对应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海洋环境、海岸带环境、海域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落实新专业增设和老专业改革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四点建议,以满足江苏沿海开发战略下的海洋科学与技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管理人才的专业性、复合性和实践性是其培养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各培训机构给予重视.从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一方面是主要采取集中在高校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定位不清、培养模式混乱、教材各自为政等因素,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钩.因此,有必要从实际出发,调查主要高校各自培养相关人才的做法和实践,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为构建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献智献策.  相似文献   

4.
程红林  韩雪 《科技广场》2007,(4):211-212
当今无论从国际还是国内,计算机软件的需求日益增多,而计算机软件设计人才匮乏,尤其是高校培养的软件工程方向的毕业生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强。文章介绍了在软件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对我国计算机软件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高校软件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新理念,为形成共有综合素质、不断满足信息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所需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与创新刻不容缓,为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需要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现阶段,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重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实施,提升高校的综合竞争力。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现存的问题,其次探讨了目前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再次结合这些挑战,分析了战略视角下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最后作出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当前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卓越计划"为契机,从国际化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素质特征入手,从教学与管理、保障与手段两方面研究了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从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两方面对具体的培养标准进行设计,对于满足全球经济发展环境下的会计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6,(11)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出旅游行业需要的应用型管理人才,我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对人才的专业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旅游业的人才需求,所以必须根据旅游市场的需求制定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之处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提出了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才需求及供给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业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动引发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动,这就要求人才的供给结构要做相应的调整。高校人才的供给结构是专业结构与培养层次、类型和规格的总体构成,人才供给结构要满足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就要从战略上进行调整,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内江科技》2016,(10):68-69
近几年,黑龙江省十几所高校都开设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黑龙江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的模式和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为黑龙江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符合社会需求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赵域 《大众科技》2012,(6):248-249,287
地方性财经类高等学校承担着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通过分析地方财经类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何完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辉  朱慧  武珍英 《科教文汇》2011,(13):181-183
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教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进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促进了教务管理改革,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快捷、高效、规范的现代教务管理工作模式,实现教务管理工作的分散操作、集中管理、合作共享,从而提高教务管理水平,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面向上海"十四五"科技人才工作要求,以当前上海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与人才发展需求的差距为落脚点,建构"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对象"框架.基于1978—2020年上海市380份科技人才政策分析结果和276份科技人才问卷结果,从政策供需两个层面评估上海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尽管上海科技人才政策频发,但政策供给与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现代企业对机械类工程人才的要求,结合安徽理工大学机械类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改革实践,提出了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机械类工程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及其创新改革的思路。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以课外科技活动和产学研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4.
高文理 《科教文汇》2011,(3):179-179,196
学生教育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学生教育管理也提出了新要求。大理学院在2004年就提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教育管理也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5.
冯蕾  孙汝杰 《现代情报》2012,32(1):73-76
具有应用型地方高校特色的高校图书馆移动知识服务平台是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培养"卓越工程师"服务的基础平台。应用型地方高校图书馆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有限的条件下,从基础做起, 通过移动知识服务平台融入科研团队,辅助教学科研,展现自身特色,嵌入科研开发过程,体现嵌入式、主动性、个性化、增值性服务意识,全方位的支撑学科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琦  刘海 《科教文汇》2014,(3):37-38
教学质量的概念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学校的质量是通过培养的人才质量来体现的。人们往往是通过其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判断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教学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政府和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学活动上。一所学校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教学质量的高低,提高教学质量对确保其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卢福芝 《科教文汇》2012,(4):106-108
综合性实验对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教学质量关系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分析总结了高校生物综合性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河池学院的具体情况,对生物综合性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8.
白强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37(10):1482-1490
科技人才称号的管理与使用,事关科技强国建设战略大计。近年来,科技人才称号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广为诟病,引发全社会对诸多科技人才称号管理问题的深沉担忧。因此,系统研究科技人才称号的历史渊源、内涵本质、异化问题,进而找到科技人才称号的本质回归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历史看,科技人才称号因科技人才计划实施而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存在合理性。从内涵本质看,科技人才称号是特定科技人才计划的入选身份标识、促进科技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赋予杰出科技人才的学术荣誉,更是科技人才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但现实中因科技人才称号使用标签化、终身化、商品化、权力化问题异化了科技人才称号的本质,需进一步优化人才计划顶层设计、实施人才项目精细化管理、改革人才评价制度体系、强化人才责任使命担当、重塑社会人才价值观念,以回归科技人才称号的本质,发挥科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广受关注,我国在该领域开展了诸多有益实践,尤其是高等教育阶段已形成各具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和深圳零一学院的人才选拔与培养经验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分析得出当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凸显多元化选拔、进阶式培养和理解性支持的特色。面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要从选拔、培养和支持服务等方面为人才提供适合的成长途径与发展环境,拓宽人才选拔视野,重视人才早期培养,并通过政策保障特色化育人实践。  相似文献   

20.
张璐  黎宁  丁岚  赵永久 《科教文汇》2014,(31):67-6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着力实施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措施,本文围绕工程教育理念,结合本校的客观实际,论述实施本科阶段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三大主要问题:设计专门性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构建校企合作的卓越工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以期培养出大批电子信息产业未来创新型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