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作出引导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战略部署,州市地方本科高校是高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转型发展的主体,要转型成功,必须科学谋划转型战略和路径。州市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策略是“大学共性基本要求要达标,应用个性职业特色要突出”,主要路径是“一个定位、两项任务、三大发展、四个关键、五个保障”。  相似文献   

2.
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给地方高校带来新的机遇和使命,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发展的必然之路。转型中,教育理念重在消除观念障碍,办学机制重在促进资源共享,学科专业重在寻求特色发展,培养模式重在实现校企对接,课程体系重在突出从业素养,创新创业重在完善服务体系,师资队伍重在提高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3.
2014年,教育部召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座谈会,号召地方本科高校向技术应用大学转型。基于此,能够培养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目的的法律诊所课程将得到更多地方本科高校的重视。通过实地调研及数据分析,结合法律诊所课程开设模式、课程性质、课程设置、长效机制及风险防范等方面因素,指出巢湖学院法律诊所的创建路径,以期为地方院校成功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改革思路,将产生巨大的政策效应。文章着重从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论析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从要主动将高等教育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要营造地方高校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环境,要切实扩大和落实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三个层面,论析了政府在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责任与作为;从转型发展能否促使地方本科高校走出发展困境,能否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转型发展会对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发挥何种作用三个层面,论析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能否达到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5.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五个基本问题及顾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要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可以归结为五个基本问题:为什么要转型发展、朝什么方向转型发展、怎样实现转型发展、能不能实现转型发展、不转型发展会怎样。与此五个基本问题对应,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也有五个方面的顾虑:担忧丧失大学的独立性、担忧丧失大学的学术性、担忧丧失大学的自主性、担忧丧失大学的人文性、担忧丧失大学的多样性。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这五个方面的担忧理论上如果不能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释,实践中如果不能妥善地处理好,不但会延缓转型的步伐,更会危及转型的成功甚而至于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但是因为有所顾虑而裹足不前或刻意排斥,同样也不是科学理性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转型发展是大学固有的存在逻辑,也是提高高校办学满意度的现实所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要想在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上实现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就必须通过制度性改革,将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转型“外控模式”引导到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自控模式”。这一过程,绝不仅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双簧”,而是需要国家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大众等利益相关方的重新定位与调整,共同参与和支持。  相似文献   

7.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也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需要,还是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针对观念跟不上、师资队伍不适应、高校分类管理的体制机制缺乏、学校实训教学条件不具备、校企深度合作障碍多等突出问题,高校必须把握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转型发展路径,明确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元制”的教学体制。  相似文献   

8.
转型发展是当下高教领域改革的重点,深化对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认识,分析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客观需求,引导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中走出“高大上”的定位、“职业院校”的身份和“重理工轻人文”的学科专业误区,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定位,培养服务地方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破除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明晰应用型办学定位,优化专业对接产业链,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深化产教融合,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夯实办学基础、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这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应有策略.  相似文献   

9.
刘献丽 《天中学刊》2015,(2):137-141
未来十年,绝大多数地方本科高校将陆续进入应用技术大学战略改革及其转型发展期。为适应学校战略改革及转型发展,地方高校图书馆应实现由"以服务高校教学科研为主"向"以服务高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为主"的转型,实现从封闭型办馆向多元化、地方性、特色化、应用型办馆的转型,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而推动图书馆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高校和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良剂,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抓住时机努力探索切实可行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地方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百色学院自升本伊始就结合百色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多年不懈探索,成功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之路,逐步向多科性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同时对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冰  陈兆金 《天中学刊》2014,29(6):117-122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办学模式转型的目标是整合与优化校企合作的办学资源;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核心是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转型要重视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实现教学内容更新;师资队伍的转型要通过建设质量标准和激励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我国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地方高校转型”的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地方高校转型实践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文章基于六所地方转型高校的深度调查,发现和总结了一系列凝聚中国特色的地方高校转型经验:以“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决议”等形式将学校转型发展战略及“应用型办学定位”予以明确;以建设产业学院、调整专业(群)建设、加强应用性研究等方式实现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以增加实践类课程比重、设置模块化课程、强化创新创业课程等方式改革学校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方式来加强高校实习实训基地及产学研用平台建设;以“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与突破”“引进来”“送出去”“双聘双挂”等多路径,来提升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这些如“火”的现场背后也存在如“冰”的困境: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的理念与认识仍缺乏“共识”,仍存在“标签化”疑虑;地方高校各“关键要素”的转型仍存在能力、路径及机制等多方面障碍;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是短板,亟待完善制度、理顺机制。基于此,未来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并达成共识,将应用型高校作为一种“类型”的高校来看待;要进一步发挥省级政府在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实施高等教育分类设置与分类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地方转型高校“关键要素”的突破仍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正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应该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成为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高校通过不断地探索,寻求有效的方式进行转型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重要突破口,是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建本科院校应立足地方,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打造能力培养实训平台,探索学生实训平台的建设,借力校企合作推进专业与行业产业对接,促进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双师型队伍,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本期"学术聚焦"围绕应用技术大学的改革与发展推出一组文章,共享学者们探索应用技术大学改革之路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钦州学院服务地方实现自身办学能力提高的办学实践昭示:只有服务地方、融入地方,地方高校才能得到不断发展;以服务求发展、以“为”求“位”是地方高校立校之根本。钦州学院转型发展要面对如“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产学研合作广度和深度不够”、“转型发展资金短缺”等问题和困难。其路径与策略是:改革学校治理结构,顶层设计产教融合;对接产业构建专业群,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对接产业岗位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为核心,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积极争取资金,保障转型发展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引导一批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本文在阐明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目的的基础上,分析了应用技术大学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同时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去年6月,35所地方本科院校发起成立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想以此撬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变。面对这一高等教育的新类型,众多问题亟待解决:地方高校为什么要选择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转型的吸引力到底何在?背后是现实抉择,还是无奈应对?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是否也需要高等教育"升级"?应用技术大学又能否承担起这一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7.
民办本科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迈向更高阶段的主力军。在教育部大力支持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浪潮下,深感民办本科高校存在转型的必要。民办本科高校既存在转型的基础也存在转型的障碍,要想真正地实现转型成功,不仅需要国家政策、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学校自身明确发展定位,建立符合地方经济需要的特色学科专业群,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于地方,服务于企业,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所需的大批应用技能型人才,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应用型本科名校。  相似文献   

18.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应势之举,是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必然趋势。其转型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适合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地方本科转型高校是发展应用型、技术型本科,其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应是"双师型"教师。地方本科转型高校应通过"外引"与"内培"相结合、"校—企—校"协同定向培养、定期到国外应用技术大学学习交流等多条路径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而逐步提高双师素质,为地方本科高校的成功转型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是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主体,推进转型发展需要正确的理论和科学的理念引领,需要对转型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回答.新建本科院校从合格本科院校的“新建期”建设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新形态”塑造,再到“新型大学”的“新特质”形成,“应用型”始终是其核心要义和内在特质,转型发展的目标趋向是建设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根本指向是培养真正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转型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双师型”教师成为高校当前的重要任务。改变传统重学历、轻实践的错误观念,规范认定程序和标准、根据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培养方式,健全相关职称制度,加大资金及政策的扶持力度,能够进一步解决“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