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VAE乳液对聚氨酯(PU)乳液进行共混改性,研究了共混乳液的稳定性、相容性、初粘力和膜的力学性能等。结果表明,调整VAE乳液的pH值为弱碱性,再与PU乳液共混能得到稳定的乳液,两者显示一定的相容性;加入10%的VAE乳液能有效地提高PU的耐水性和初粘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溶剂型单组分PU胶粘剂 ,考察了聚酯多元醇的品种、分子量以及PU的分子量等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聚酯软段的结构对胶粘剂的性能影响较大。提高聚氨酯的结晶度可以增大其粘接性能 ,特别是初始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本体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聚氨酯(PU)胶粘剂,采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中的异氰酸根与聚酯多元醇(PBA)中的羟基摩尔比、扩链剂1,4-丁二醇(BDO)与聚酯多元醇(PBA)的摩尔比、催化剂的用量对聚氨酯胶粘剂剥离强度的影响,从中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研究发现,当n(-NCO)/n(-OH)=2,BDO/PBA=0.4,催化剂的用量为PBA的0.005%时,合成的胶粘剂性能较佳。此外,探讨了丙烯酸酯类改性聚氨酯胶粘剂,发现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15%(占PU量),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15%和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0.3%时,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得到较好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环氧树脂E-44交联对水性PU胶粘剂进行改性,并经红外光谱测定其结构.文中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索环氧树脂含量、异氰酸根与羟基摩尔比、乙醇浓度等因素对改性PU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A3B3C1D2E4是最佳条件,并对最佳条件进行分析,乳化过程采用室温条件下用50%乙醇分散同时中和、TDI/PEG2000摩尔比(―NCO:―OH)为2.3:1、交联剂SaC-100用量为2.5%,固化时间为60 h,可以得到最佳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烷氧基硅烷改性丙烯酸酯水性涂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预聚合半连续滴加法,将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及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WD-21)预聚合后与多组分的丙烯酸酯预乳化液接枝共聚,制备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简称硅丙乳液).利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热重等分析手段,对硅丙乳液的粒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乳液的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表征,初步研究了以硅丙乳液为基料的水性涂料配方组成及配制工艺.  相似文献   

6.
用VAE乳液与各种助剂制成的胶液再与高铝高铁水泥和添加剂等无机粉料调制的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材料,可应用于各种地上,地下建筑物的防水防渗工程。  相似文献   

7.
建筑涂料用纯丙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软硬单体组分,加入少量的自交联单体α-甲基丙烯酸(α-M从),利用核壳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种高固含量的纯丙乳液。讨论了软硬单体的配比、乳化剂种类、各种乳化剂间的配比、引发剂用量等对乳液性能及外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不同引发剂下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双氧水(H2O2)、亚硫酸氢钠(NaHSO3)和双氧水-亚硫酸氢钠(H2O2-NaHSO3)三种不同引发剂引发醋酸乙烯酯和丙烯酸单体乳液共聚,制得了一种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对乳液的固含量、粘度和耐水性等性能的影响,并且对三种引发剂的引发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外观光滑细腻并且其耐水性,稳定性都有所提高,且使用质量比为1:3的双氧水-亚硫酸氢钠复合引发剂时,聚合物乳液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简称DBS)微乳液法合成SnO2 微粉,并对SnO2微粉进行气敏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用DBS微乳液法合成的SnO2微粉,对SnO2气敏元件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酸-2-羟丙酯(HPA)为接枝剂,采用种子乳液原位聚合法合成了聚氨酯接枝聚丙烯酸酯(W PUA)复合分散体.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 I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粒径测定及透射电镜观察(TEM)对W PUA复合分散体的结构、分散体的粒子大小及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HPA为接枝剂,通过种子乳液原位聚合可以实现PA在W PU上的接枝,接枝率约为70%;分散体平均粒径约为103 nm;TEM显示分散体粒子具有反相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1.
采用核壳聚合法制备了以聚丙烯酸丁酯为核,以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壳的软核硬壳型乳液,考察了不同的软硬单体配比、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交联剂对乳液性能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确定各因素最佳组成,软硬单体比例为BA/St/MMA=15:6:4,甲基丙烯酸占单体总质量的5%,乳化剂占单体总质量的3%,阴离子型/非离子型乳化剂的比例为1:1,引发剂占单体总质量的0.5%,交联剂N-羟甲基丙烯酰胺占单体总质量的0.6%。  相似文献   

12.
环氧—丙烯酸乳液涂料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将环氧树脂接枝到甲基丙烯酸聚合物上,成功地合成了一种水乳型的环氧—丙烯酸涂料。并就环氧树脂的类型,甲基丙烯酸在预聚物以及整个乳液中的含量对涂料之粘度,稳定性及耐腐蚀性进行了研究,所得样品主要性能基本达到美国样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三氯化铁改性酚醛缩聚乙二醇(PRG),制得酚醛缩聚乙二醇铁聚合物(PRG-Fe);并探讨了PRG与FeCl3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加料顺序对反应及产物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同时对涂膜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RG中酚羟基与金属铁离子发生配位反应,形成交联度更大的网状结构聚合物。因此,PRG-Fe易固化成膜,该涂膜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及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以液体石蜡为连续相、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水溶液为分散相、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Span-80和OP-10为复合乳化剂,制备了丙烯酰胺(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阳离子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含量、单体AM与DMDAAC的摩尔配比、复合乳化剂Span-80与OP-10的质量配比及含量、聚合温度、聚合体系pH等对AM-DMDAAC阳离子共聚物性能的影响.较佳的聚合条件为:过硫酸铵占单体总质量的1.0%,n(AM):n(DMDAAC)=1.6,m(Span-80):m(OP-10)=96:4(Span-80和OP-10复合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约为4.7),Span-80和OP-10占油相质量的6%,聚合温度40℃,聚合体系pH约为5.0.在此聚合条件下,制得的AM-DMDAAC阳离子共聚物的粘度较大,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提高苯丙共聚乳液耐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丙共聚乳液。在确定基本配方成分和配比及工艺条件下 ,采用添加不同量的表面活性剂、交联剂 ,研究乳液耐水性的变化 ,并确定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单体,通过乳液聚合制得了有机硅-丙烯酸酯共聚物,探讨了影响乳液性能的因素,确定了乳液聚合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两性聚丙烯酰胺反相胶乳合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丙烯酰胺与丙烯酸钠共聚后 ,经 Mannich改性 ,在反相乳液中制备了两性聚丙烯酰胺 .对其反应条件及乳液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合成阴离子度为 5% ,采用丙烯酰胺∶甲醛∶二甲胺 (mol) =1∶ 1∶ 1 .2 ,反应温度为 45℃ ,反应时间为 4 h和 p H=5.0的条件下 ,可获得分子量及阳离子度较高 ,同时稳定性较好的胶乳产品 .在造纸工业中 ,它是一种理想的助留助滤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标度阶乘矩方法,研究了3.7 A GeV16O诱发乳胶核(Em)反应簇射粒子分布的涨落,发现其具有间歇性行为,即动力学涨落.不同能量下16O与乳胶核中AgBr反应产生的簇射粒子在赝快度空间的间歇性相比较,发现间歇性的强弱与能量没有关系.3.7 A GeV16O诱发乳胶核反应簇射粒子在方位角空间分布的间歇性随耙核(CNO、Em、AgBr)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聚乙烯醇为基料,研究了其缩醛化的反应条件,制备出高粘度聚乙烯醇缩甲醛。再以VAE为主料,与聚乙烯醇甲醛等其它几种原料复配成一种水溶性的塑缩布—纸粘合剂。  相似文献   

20.
乳化炸药生产中采用的化学发泡敏化方式,往往会产生后效问题,给产品的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提出了对克服发泡后效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论证,通过生产中的实验,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并对生产工艺进行了调整,解决了发泡后效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