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文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为出发点,将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大要素应用于大学图书馆的学习共享空间中,为我国大学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的应用构建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刘国兰 《大观周刊》2012,(2):112-112
行动导向教学法倡导“以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行为的引导,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 本论文主要闸述的是将行动导向教学法运用到高职院校的《电脑设计》课程设计与教学中,通过教学改革,找到更加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电脑设计类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的方法,培养社会急需的电脑设计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赵亿 《青年记者》2020,(11):97-98
建构主义学习观中的实践教学三要素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意义建构的活动,具有情境性和社会性,主张将学习者和实践世界联系起来,让学习者组成共同体协商获取知识,并引入拥有专业标准的专家进行指导.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实习场、实践共同体、实践支架是获取知识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互联网思维内涵与逻辑为基点,梳理了信息素养教育模式诸要素的变化,并依循互联网思维逻辑进行推演,提出了包含体验式课程设计、模块化教学内容、碎片化教育方式、协作式学习策略、进阶式培训过程的“五力模型”建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5.
徐宾 《图书馆学刊》2012,(1):71-72,91
概述了建构主义的认知观点、学习环境四要素和教学观。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大学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要求。据此分析了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应具备的功能、系统组成和工作流程,并对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该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能够主动地为大学生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协助他们丰富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6.
徐丽丹 《大观周刊》2012,(50):309-310
初中历史新课标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及综合性的特点。并且拥有育人为本,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理念。笔者以《新航路的开辟》的课程设计来实践自身对新课标的感悟,力图实现一个以生为主,以方法训练为中心的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7.
尹家琦 《信息系统工程》2010,(8):122-122,111
以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本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建筑技术概论"为例,分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设计思路,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预计课程设计特色等方面阐述了本课程的方案设计及实施。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理论,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基于网络的通信技术的环境下,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更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广播电视大学正在进行“人才培齐模式和开放教育试点”,要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正是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实践,因此电大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从教的模式、学的模式、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王学军 《大观周刊》2012,(4):174-174
本文分析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的实施步骤及课程设计的作用。突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展专业教学的优越性,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STEM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共性、博物馆教育活动现状两方面论述了STEM教育理念应用于博物馆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未来航海家STEM系列课程”为例,剖析了博物馆STEM系列课程的设计开发路径,以“渡河的工具”子课程为例探讨了如何将“跨学科”“探究”“实践”三大核心理念有机融入博物馆STEM课程设计中,并对课程实施的难点进行反思,为将STEM教育整合融入我国博物馆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建构主义理念、认知理念、情境式教学法和叙事学相关理论,分析了将戏剧教学法应用于科技馆教育活动开发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实践,总结了运用戏剧教学法的科技馆教育活动的特点,及运用戏剧教学法的教育活动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阐述新建构主义是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面向网络化学习环境发展而来的学习理论。分析目前国内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主要以学生被动接受的渗透式、单一式和选修式模式为主的弊端,提出基于新建构主义的师生并重的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混合式”模式。对“混合式”模式中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主体(教师)、教学对象(学生)、教学环境、学习资源、教学方法、意义建构及教学考评等9个方面从新建构主义角度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了信息素质教育"模块化课程"的内涵以及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优势的基础上,对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总体框架和三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具体设计,并对模块化课程设计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媒介素养教育:不应忽视的潜在课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培丽  周海涛 《新闻界》2008,(5):99-100
随着青少年接触大众媒介的机会增多,引发诸多社会弊病,媒介素养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引入潜在课程的概念意在说明,在当前重视学校教育的同时,不应低估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而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可以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传媒,同时也可以强化大众传媒作为“潜在课程”的积极作用,消解或减少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外数据管理专业教育实践与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据管理教育是图书情报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本文通过网络调查和案例分析,考查国外数据管理教育认证项目、数据管理课程设置、数据管理继续教育、数据管理教育研究课题基本情况和特点。研究发现:①数据管理专业教育呈现多元化特征,由图书情报学院专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构成;②课程设置凸显数据管理专业特色,与图书情报课程有机衔接;③数据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④数据管理教育研究与实践双向互动,课题研究推进数据管理教育的实践发展。表4。参考文献61。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和发展的趋势,为适应艺术类院校的本科教学需要,对课程设置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就"形体课取代体育课"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与探索,以期抛砖引玉,引起有关部门和人士的共鸣,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7.
图书情报人员继续教育论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继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战后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愈来愈多的国家把继续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杠杆。美国《学会生存》杂志把继续教育作为现代社会的第四支点,表明人类要适应不断进步的现代社会,就必须不停地学习。继续教育思想批评了传...  相似文献   

18.
高校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评价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素质教育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能力的主要途径,文章简要探讨了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并提出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道德意识四方面的评价内容,以及笔试成绩、实践测试、综合测试三种课程评价方法.参考文献10.  相似文献   

19.
论模块教学理论在档案学专业素质教育中的实践与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模块教学理论,论证了模块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并从课程的教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等方面探讨这一教学理论在档案学专业素质教育中的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高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信息的需求不同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了“阶段”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专题学术讲座、虚拟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有计划的信息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具备获取、选择、利用、整合信息的能力,进而构建合理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并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智力潜能,内化为自身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