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段位制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采用访问法、调查法等,分析《中国武术段位制》实施两年多来各段位人员特征及实施现状,探讨今后实施对策。研究结果:武术段位制主要依靠行政(各级体委)方式运作,实施武术段位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习武者技术、理论水平提高,同时也存在高段位人员职业分布不平衡,中段位评审标准各地差异较大等问题。建议: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相适应的武术段位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习武者的“需求”实施段拉制。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2007,(7):15-15
一、文件依据根据《中国武术段位制》规定,参照武术套路和散于系列晋升段位的规定,制定本规定。二、申报资格凡中国武术协会会员,遵守武德,参加过武术功力比赛的运动员或武术功法习练者,均可申报相应的武术段位。三、申报办法(一)本办法仪为武术功法运动员申报武术段位的技术标准,理论考核及其他标准参照《中国武术段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中国武术协会制订并实施的一种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等级的制度。为进一步推动武术运动在国际上的普及,促进武术理论与技术水平的提高,中国武术协会将于2003年8月11日-17日(在北京)分别举办中国武术段位制  相似文献   

4.
信息台     
“中国武术段位制”将问世 为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提高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人民体质和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锻炼体系,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于日前制定了武术段位制度。 “中国武术段位制”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武术段位  相似文献   

5.
武宣 《武当》2009,(9):4-4
2009年第二届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将于8月15日至19日在郑州和登封举行。 这次考试仅限申报一段至六段,有10个特点: 一、面向全球每一位习武者。 二、任何武术的拳种、器械项目,任何竞技项目和传统项目,任何规定和自选套路,任何单练、对练、对抗性项目均可参加。  相似文献   

6.
周伟良 《武当》2015,(1):46-49
(接上期)二、考评问题段位考评条件和要求,是武术段位制的核心所在,文件中也对各级段位的考评标准与条件提出了种种要求。但是,其中不少规定或是徒为虚设,或是囿于一端而未加详察,所以问题比比皆是,社会上不少关于武术段位制的指责,有不少正是由此而发。1、匪夷所思的"武德"在武术段位制文件中,"武德"是考评各级段位的重要内容,被屡屡提到。如《中国武术段位制》的"段前级标准"中要求"接受武德教育","初段位标准"中要求"遵守武德","中段位标准"中要求"注重武德修养","高段位标准"要求"武德优秀"和"武德高尚"等等。《(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办法》对武德的表  相似文献   

7.
李平 《中华武术》2007,(11):4-6
10月7日,全国武术段位制工作会议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举行。来自各地的中国武术协会一级单位会员负责人,以及各省市自治区武术管理部门、大专院校民族体育专业的负责人1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由于中国武术段位制与每一位习武者密切相关,这次会议受到了各级武术管理部门、武术组织和武术爱好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以文献法、逻辑法分析《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的“打练合一、精炼传统”的编写原则,讨论其对于中国武术改革的历史价值.研究发现,段位武术可以治愈中国武术长期以来自我分裂的痛苦,使中国武术回归技术本根,深入到中国文化的活水源头,汲取营养以恢复元气,从而对中国的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大众武术、武术研究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9年中国武术研究院创编了武术套路段位制的系列教程并在社会上大力推广,体育院校作为推广和发展武术段位制的中坚力量,如何把这一弥补了学校没有统一的武术套路段位制空白的系列教程纳入到日常的武术套路教育课程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研究的核心内容。旨在为武术段位制在体育院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孙喜莲 《体育学刊》2004,11(2):69-71
通过对各地高校武术部分知名教授以及各省主管武术段位工作负责人等的调查与访问,对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考评的内容体系进行了研究,指出武术段位考试是面向社会的水平考试,考试内容应体现面广、题易的特点,以普及性知识为主,考试内容以基础理论和技术理论为主。建议广泛征集试题,经专家审核建立试题库:选取部分武术段位制开展得较好的省市,率先进行理论考试的试点。  相似文献   

11.
国家体委颁布《中国武术段位制》第一条目的为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提高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锻炼体系,特制定本段位制。第二条段位名称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  相似文献   

12.
中国武术段位制教学课程是集武术理论、技术学习、段位考核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普通院系开展武术段位制教学的重要性进行研究,旨在推进武术段位制教学在高校普通院系的推广步伐,为相关部门的宏观管理与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韩国跆拳道与中国武术段位制的产生、目的、内容和作用等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分析了二者的异同,结合现阶段中国武术段位实施情况和实际问题,以期对我国武术段位制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武术国际化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永辉 《体育学刊》2006,13(3):58-60
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国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1)中国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2)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3)要维系武术传统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4)传统武术套路和竞技武术套路更适合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韩国跆拳道与中国武术段位制的产生、目的、内容和作用等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分析了二者的异同,结合现阶段中国武术段位实施情况和实际问题,以期对我国武术段位制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精武》2007,(1):5-5
王海(四川省广安市):我认为武术段位制,总体来说是合理的。因为武术是一项特殊运动,如何衡量习武者武技和理论水平的高低.的确需要有一个判定方法。有了判定的方法,习武者心中就有了前进的目标。故而段位制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为增强国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发展,1998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制定并实施了《中国武术段位制》。经过十几年的实验推广,2011年决定以建设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制为突破口,进而开展武术运动传播发展工作。那么如何传播发展武术段位制才能被广大人民所接受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作者基于营销学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段位制传播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对广大习武者的心理行为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武术段位制的不足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武术段位制的指导思想及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发现现有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缺陷,并针对这些缺陷提出有效建立武术发展体制的建议,采用调查研究法与文献资料法对武术段位制的现实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参照日本武道段位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武术虽已实行了武术段位制,却存在指导思想不明确、段位价值观错位、对象错位、考察内容不完整等缺陷;在实施过程中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行政味道大于文化魅力;人们对现有的武术段位制的认知与评价不高.建议可以参考日本武道的段位制思想及运行体制,进行系统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对于段位制的认识,已有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实施段位制,以促进自身的社会化、标准化发展。为了和世界接轨,经过众多武术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998年开始,我国也实施了《中国武术段位制》,它对于武术的挖掘和整理、普及和推广均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是,中国武术段位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竞技武术是构成武术段位制技术内容的主要部分,武术“打练分离”问题在武术段位制中的延续,武德建设较为薄弱;武术段位制标准化亟待加强等等,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中国武术协会制订并实施的一项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的,是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为了建立起武术规范的规章制度而建立的等级制度。武术段位制与学校体育相结合,促使中国传统武术走进学校,促进了武术的普及化。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在学校体育中武术段位制的价值与意义。以鲁东大学为例对武术段位制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探讨。武术段位制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具有多重价值与意义,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生活的色彩,更能够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能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本文以鲁东大学为例对武术段位制在学校中实施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