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文章尝试对我国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问题、政策和政治三大源流进行了整体性分析.研究发现:高考加分项目、分值的混乱以及由此引发的加分腐败形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问题源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主张构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政策源流;强烈的国民情绪和教育公平的制度诉求形成了高考加分政策改革的政治源流.2014年辽宁和河南两省高考加分造假事件催化了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政策企业家的“软化”助推下,实现了三大源流的耦合,最终达致高考加分政策改革议程的设置和完成.  相似文献   

2.
张建 《学科教育》2014,(3):69-78
异地高考政策是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考试问题的应对之策。运用多源流模型分析框架,对异地高考政策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关键性的焦点事件和政策企业家等五个动力要素进行整体性分析发现:教育政策“断层”下的异地高考诉求形成了异地高考问题源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主张构成异地高考政策的政策源流;国民的教育公平需求,党和政府的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价值选择形成了异地高考政策的政治源流。“15知名学者上书事件”催化了异地高考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政策企业家的助推下,实现了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的交汇,进而达致异地高考政策议程的设置。而这一政策议程也表征出两大中国特点:一是问题源流与政策源流存在先因后果的影响问题;二是政策企业家具有多重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源流模型,本研究发现: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危机”、中美冲突引发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的“供给不足”以及现行政策在研究生教育问题中的“破解乏力”,汇成议程设置的问题源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专家学者围绕研究生教育问题及其改革的建言献策与研究探讨,形成议程设置的政策源流;质疑研究生教育的国民情绪以及注重创新驱动与人才强国的执政党理念,则组成议程设置的政治源流。本研究验证了多源流模型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分析中的适用性,亦阐释了三条源流前后相继与相互嵌套、政策企业家兼具多重角色以及核心领导人扮演关键角色等本土特点,对未来研究生教育的政策研究与改革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源流理论是公共政策领域用以解释政策议程建立的理论模型。运用多源流理论对“双减”政策议程设置进行分析发现:有关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等方面的数据指标、焦点事件以及政策反馈构成了“问题源流”,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对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问题的讨论与探究形成“双减”政策议程建立的“政策源流”,中央领导集体的换届和决策者对于公众情绪变动的觉察构成了“政治源流”。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于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的关注是三条源流得以聚合的政策之窗,在此时间段内,经过政策企业家的积极努力“双减”政策议程得以建立。  相似文献   

5.
关于政策过程,已有研究大多偏向决策与执行,很少关注处于前决策阶段的政策议程。多源流理论是公共政策领域解释政策议程设置的理论模型,运用多源流理论对“双减”政策议程设置进行分析发现:影子教育的兴起与扩张构成“双减”政策的问题源流;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的政策建议构成“双减”政策的政策源流;国民的教育公平诉求以及党和政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兼顾教育公平与质量的价值选择构成“双减”政策的政治源流。全国两会使得政策之窗被打开,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等政策企业家抓住政治时机建言献策,助推三大源流耦合,最终实现“双减”政策议程的完成。  相似文献   

6.
“双减”政策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规范校外培训的重要措施。关注“双减”政策的议程设置,有利于把握促进政策出台的要素,为后续减负政策调整做出预测。文章借助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三方面对“双减”政策的议程设置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从多源流理论视角解读高考政策改革发现,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矛盾是新高考改革的问题源流;"从上到下"的改革试点、经验总结和全面实施的改革实践是新高考改革的政策源流;执政理念、国民情绪是新高考改革的政治源流;政策制定者抓住有利时机将问题、政治、政策源流连接起来,开启了新高考改革的政策之窗。研究表明,新高考改革政策是多种源流合力作用的结果,呈现出鲜明的中国决策特征。  相似文献   

8.
多源流理论提供了政策议程设置的分析模型,能透视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黑箱",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框架阐释"异地高考"议题是如何引起政府关注的?政策共同体和相关利益集团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剖析在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的汇合中,打开异地高考政策之窗的过程及其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源流理论政策分析框架,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和政策之窗的开启等方面对我国“双减”政策议程设置过程进行分析,发现常规的数据指标监控以及对现有政策的反思反馈构成了问题源流;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呼吁和政府官员的发声以及专家学者对“减负”政策的智力支持,组成了政策源流;公众舆论的变化和执政党执政理念与教育规划的转变构成了政治源流。“双减”政策的出台,是上述三种源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展现了中国独特的教育政策决策特征。  相似文献   

10.
多源流理论较好地解释了高校分类评价政策议程设置过程。在多源流框架下,高校分类评价政策受到三条源流的推动,其中“问题源流”包括地方高校同质化严重、不同类型高校经费预算的差距拉大、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不够等;“政策源流”包括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政策提案推动、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支撑、利益相关主体诉求的推进等;“政治源流”包括党中央执政理念与国家政策推动、国民情绪的舆论导向、国际先进惯例的引领示范等。高校分类评价政策议程设置要聚焦问题源流,进一步疏解地方高校定位不准、转型发展动力不足、盲目求大等问题;要优化政策源流,关注省域层面的政策差异,进行适时调整;要优化利益整合机制,畅通多元参与互动的利益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11.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政策对推动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基于“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政策和政治三大源流及政策之窗几个方面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政策的形成进行研究,发现地方本科高校结构性矛盾突出等,形成了“问题源流”;内外部“政策企业家”的积极推动,形成了“政策源流”;政治领袖的执政理念,形成了“政治源流”。在三流汇聚过程中,政治源流主导作用的发挥,引发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政策之窗”打开。其启示在于:高等教育政策的出台,需经过严格的政策评估,做好充分的实施准备,并提供备选方案;在高等教育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政府应致力于为我国高校提供包容开放、能进能退的制度环境,强化高等教育“本体性价值”,从“强制的硬工具”转向“激励的软工具”,才能发挥出政策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多源流理论为政策分析工具,对国家安全教育政策形成的内在逻辑进行阐释,结果表明:国家安全教育决策议程是党和政府在“政策之窗”开启时推动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汇合的结果。其中,国家安全长期面临挑战、学生国家安全素养测评普遍较低、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工作运行困难构成了问题源流;政府官员的指导性建议、各人大代表及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构成了政策源流;党和政府对国家安全教育理念的转变及国民在重要节点对国家安全更加关注构成了政治源流。为进一步优化决策议程,应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出发提升问题能见度,保证决策合理性;扩大“政策共同体”,优化备选方案;把握政治方向,引导国民情绪。  相似文献   

13.
约翰·金通的多源流理论是分析政策生成过程的理论框架,《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符合这一框架。高等教育改革、民办教育现状及独立学院自身,与“触发性事件”政府介入,一起形成“问题源流”;学者、投资方、高校和政府的政策共同体构成“政策源流”;执政理念、国民情绪和公共舆论促成“政治源流”形成,三个源流共同作用打开“政策之窗”,推动《办法》出台。  相似文献   

14.
议程设置是政策过程的起点,对其进行追溯和分析有助于在复杂决策场域下对政策的制定背景、价值指向和生成逻辑进行解读。基于多源流理论,尝试对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政策议程进行探析,发现:统计数据之变动、焦点事件之影响、相关政策之反馈为问题源流;政府政策的主导推动、政策提案和学术成果的支撑为政策源流;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教育舆情和国民情绪的反映为政治源流。经过问题流与政治流的碰撞实现初步耦合,政策流与问题流的交汇实现接续耦合,政策流与政治流的汇聚实现深度耦合,三源流持续互动交融、交织嵌套,政策之窗最终得以被推开。此外,政策在实际的制定过程可能会受到超出源流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只有充分洞悉其中的作用原理,才能更科学合理地为我国新时代政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早期儿童教育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各国政策制定者和公众的高度重视,是公共政策治理体系建设中的重点领域。东南亚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结合国际视野、立足本土特色,在早期儿童教育治理的政策决策、管理体制等方面不断探索,早期儿童教育服务水准得以较大改善。基于多源流理论对东南亚国家早期儿童教育治理政策展开分析发现:贫困带来的儿童受教育权利危机、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与劳动力分工等社会变革交叠影响促使有关问题进入政策视野,形成问题源流;各大国际组织、各国政府部门的共同推动构成“政策原汤”;在政府引导与各方利益主体诉求下生成政治源流;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彼此嵌套,最终实现“三流耦合”,通过入法、政策修订等过程,成功开启了东南亚国家早期儿童教育治理的“政策之窗”。目前,早期托育服务和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存在诸多短板且处于新发展阶段的改革窗口期,早期教育治理体系亟待完善。借鉴东南亚国家的经验,坚持多角度分析问题、明确政策共同体职责,以及注重“政策溢出”的外部影响力,是今后我国早期儿童教育改革政策议程的可行路向。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在政府、房产商、银行和购房者利益的表达和博弈过程中,房地产成为投机和投资渠道,偏离公共产品的社会溢出效应。“新国八条”政策以“限购”作为手段,以居住的理性回归为诉求取向,对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运用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角度进行分析,有利于解释房地产调控政策议程设置的途径,从中挖掘出我国此项政策议程设置的独特之处和公共政策制定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逻辑思路,拟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建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分析框架。基于时间序列,按照关键性事件和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将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变迁划分为“生产与教育相结合”“产教结合”“产教融合”三个阶段。基于政策演变,利用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打开产教融合政策发展的动力“黑箱”,发现产业结构变革引发劳动力市场供求问题,开启政策议程;问题源流引发政治源流,带来国民关注和舆论反思,并在国家战略和领导人意志引导下明确政策制定方向;政策源流紧跟政治源流,获得人大提案与学者建言,开启政策之窗。基于政策文本内容,总结“产教融合”阶段政策主体、内容和导向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反思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政策内容的中央指导性和地方独到性、提升政策主体间的协调性、重视政策执行的成效性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社区教育与老年教育存在内在关联,两者相互交融有助于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基于多源流理论,对于社区老年教育政策制定议程,进行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政策制定框架分析.研究发现:国内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精神深化空虚、传统思想影响与理念错位等形成问题源流;政府政策高度支持与专家学者的价值追求构成政策流;...  相似文献   

19.
学界对于社会企业能够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不足的重要作用已经取得共识,政府针对社会企业的支持政策也在陆续出台。多源流理论能够很好解释本土情境下政府推动社会企业发展的政策变迁过程。社会企业支持政策之所以能在各地“开花结果”源自三重动力: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问题多发和现有政策支持不够构成“问题源流”;政府主导和推动、政策提案和学术成果支撑构成“政策源流”;共同富裕理念、公平正义诉求和舆论导向等形成“政治源流”。在各地政策实践中,社会面“稳就业”预期和国家“双创”战略深入推进等宏观形势加速了三条源流汇聚,社会企业发展开启“政策之窗”。以多源流理论分析了温州大学生公益创业政策议程,提出了政策演进路径,即要进一步疏解问题源流,不断鼓励大学生深化志愿服务,创立社会企业;优化政策源流,加强校政企多方联动,建设社会企业发展智库;利用政治源流,形成更大舆论声势,强化公益创业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为联合国专门负责教育事业的国际性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教育治理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引领全球教育变革与发展动向。以多源流理论为分析框架,考察教科文组织最新颁发的全球性教育报告《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发现该世界性教育政策议程设置的动力来源于:因气候变化、数字技术、民主倒退以及不确定的就业市场等多重时代危机叠加,致使全球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与理想承诺间尚存在显著差距为问题源流;由未来教育国际委员会所构成的政策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教育议题并建言献策为政策源流;以教科文组织成立75周年以来始终致力于全球教育治理的历史使命与根本宗旨为政治源流;最终,三大源流在“政策企业家”及相关政策“外溢效应”的助力下实现耦合,成功推开世界教育宣言的“政策之窗”,开启全球共同擘画未来教育的新议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