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翰·金通的多源流理论是分析政策生成过程的理论框架,《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符合这一框架。高等教育改革、民办教育现状及独立学院自身,与“触发性事件”政府介入,一起形成“问题源流”;学者、投资方、高校和政府的政策共同体构成“政策源流”;执政理念、国民情绪和公共舆论促成“政治源流”形成,三个源流共同作用打开“政策之窗”,推动《办法》出台。  相似文献   

2.
基于金登的多源流模型从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三个方面对《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政策议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争议惩戒事件的频发、教育惩戒的“惧用”与“滥用”、政策法规的“断层”构成问题源流;地方政府的先试先行、政策网络成员的探讨构成政策源流;国民情绪和执政党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执政理念构成政治源流。在政治领袖影响、关键时间点上政策企业家的推动下,三条源流实现汇合,“政策之窗”开启,最终教育惩戒政策得以出台。  相似文献   

3.
约翰.金通的多源流理论是分析政策生成过程的理论框架,《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生成和发展过程符合这一框架。高等教育改革、民办教育现状及独立学院自身,与"触发性事件"政府介入,一起形成"问题源流";学者、投资方、高校和政府的政策共同体构成"政策源流";执政理念、国民情绪和公共舆论促成"政治源流"形成,三个源流共同作用打开"政策之窗",推动《办法》出台。  相似文献   

4.
多源流理论较好地解释了高校分类评价政策议程设置过程。在多源流框架下,高校分类评价政策受到三条源流的推动,其中“问题源流”包括地方高校同质化严重、不同类型高校经费预算的差距拉大、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不够等;“政策源流”包括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政策提案推动、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支撑、利益相关主体诉求的推进等;“政治源流”包括党中央执政理念与国家政策推动、国民情绪的舆论导向、国际先进惯例的引领示范等。高校分类评价政策议程设置要聚焦问题源流,进一步疏解地方高校定位不准、转型发展动力不足、盲目求大等问题;要优化政策源流,关注省域层面的政策差异,进行适时调整;要优化利益整合机制,畅通多元参与互动的利益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内部结构逐渐丰富。多溪流理论认为,问题溪流、政策溪流和政治溪流是促进政策调整的重要因素,当这些原本分离的因素在关键时间节点汇聚到一起,就会促进“政策之窗”的打开。依据这一分析框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院系调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高职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独立学院转设、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新建等重大政策的调整,都是高等教育外部和内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形成了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同体分化、纵向延伸、异质同构等基本范式。在奋进新征程中,要着力解决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持续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明确各层次应用型高校的使命任务,规范应用型高校名称,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从而形成中国特色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6.
2011年底教育部颁布《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同时废止1985年初颁布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标志着我国高校教代会政策发生重大变迁。引入多源流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共同作用开启了“政策之窗”,推动了教代会政策变迁。高校教代会政策变迁具有渐变和弱变特征。  相似文献   

7.
关于政策过程,已有研究大多偏向决策与执行,很少关注处于前决策阶段的政策议程。多源流理论是公共政策领域解释政策议程设置的理论模型,运用多源流理论对“双减”政策议程设置进行分析发现:影子教育的兴起与扩张构成“双减”政策的问题源流;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的政策建议构成“双减”政策的政策源流;国民的教育公平诉求以及党和政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兼顾教育公平与质量的价值选择构成“双减”政策的政治源流。全国两会使得政策之窗被打开,代表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等政策企业家抓住政治时机建言献策,助推三大源流耦合,最终实现“双减”政策议程的完成。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于社会企业能够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不足的重要作用已经取得共识,政府针对社会企业的支持政策也在陆续出台。多源流理论能够很好解释本土情境下政府推动社会企业发展的政策变迁过程。社会企业支持政策之所以能在各地“开花结果”源自三重动力: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问题多发和现有政策支持不够构成“问题源流”;政府主导和推动、政策提案和学术成果支撑构成“政策源流”;共同富裕理念、公平正义诉求和舆论导向等形成“政治源流”。在各地政策实践中,社会面“稳就业”预期和国家“双创”战略深入推进等宏观形势加速了三条源流汇聚,社会企业发展开启“政策之窗”。以多源流理论分析了温州大学生公益创业政策议程,提出了政策演进路径,即要进一步疏解问题源流,不断鼓励大学生深化志愿服务,创立社会企业;优化政策源流,加强校政企多方联动,建设社会企业发展智库;利用政治源流,形成更大舆论声势,强化公益创业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多源流理论为政策分析工具,对国家安全教育政策形成的内在逻辑进行阐释,结果表明:国家安全教育决策议程是党和政府在“政策之窗”开启时推动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汇合的结果。其中,国家安全长期面临挑战、学生国家安全素养测评普遍较低、国家安全教育实践工作运行困难构成了问题源流;政府官员的指导性建议、各人大代表及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构成了政策源流;党和政府对国家安全教育理念的转变及国民在重要节点对国家安全更加关注构成了政治源流。为进一步优化决策议程,应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出发提升问题能见度,保证决策合理性;扩大“政策共同体”,优化备选方案;把握政治方向,引导国民情绪。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多源流理论,从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三个方面对“双一流”建设政策议程设置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双一流”建设政策出台过程中,我国高校办学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高校之间办学经费的差距,以及“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运行反馈等共同构成了问题流;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经验、学者意见和重点高校利益联盟的诉求组成了政策流;我国政府对一流大学建设的高度重视、国民情绪以及转型期利益群体的博弈构成了政治流。“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出台,是上述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双一流”建设政策出台的过程还可以看出,我国重大教育政策议程设置中政策之窗的开启更多地集中在政治流中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1.
减轻教师负担是国家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运用多源流理论探析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议程可知,其顺利出台主要源自三重动力:由中小学教师负担数据指标与系列焦点事件构成的“问题源流”,由人大代表、专家学者等政策共同体群策群言组成的“政策源流”,由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力戒形式主义的重要指示以及公众舆论推动形成的“政治源流”。三大源流汇聚并产生耦合效应,教师减负的“政策之窗”得以开启。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应增强对问题源流的敏感性,重视公共问题的政策驱动效力;持续优化政策源流,切实发挥不同利益主体的政策构建功能;充分利用政治源流,凸显国家的政策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云南素有“植物王国”等美称,是我国西南边疆的旅游文化瑰宝。然而近几年云南省旅游业屡遭投诉“黑导游”“游客被打”等恶性舆情事件,引起公众愤然。为挽救云南旅游文化产业的美好形象,“史上最严”旅游市场治理行动应运而生。文章将以多源流理论模型为分析工具,梳理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探讨三源流耦合形成“政策之窗”的过程,并深思云南省旅游市场治理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议程设置是政策过程的起点,对其进行追溯和分析有助于在复杂决策场域下对政策的制定背景、价值指向和生成逻辑进行解读。基于多源流理论,尝试对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政策议程进行探析,发现:统计数据之变动、焦点事件之影响、相关政策之反馈为问题源流;政府政策的主导推动、政策提案和学术成果的支撑为政策源流;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教育舆情和国民情绪的反映为政治源流。经过问题流与政治流的碰撞实现初步耦合,政策流与问题流的交汇实现接续耦合,政策流与政治流的汇聚实现深度耦合,三源流持续互动交融、交织嵌套,政策之窗最终得以被推开。此外,政策在实际的制定过程可能会受到超出源流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只有充分洞悉其中的作用原理,才能更科学合理地为我国新时代政策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生态良好发展的路径之一。借助多源流理论政策分析框架,从问题源流分析,资本的过度介入、学校的逐利行为、政府干预的低效性均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政策的出台;从政策源流分析,各主体就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可行性达成了一致;从政治源流分析,“双减”政策的政治流由中国共产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人口老龄化以及家庭教育焦虑构成。独立运行的三流通过交汇于“三孩政策”的时代主题,开启了“双减”政策之窗。这在实践层面则为更好地把握“双减”政策,推动政策配套措施的出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多源流分析框架是美国政策家约翰.W.金登提出的一种政策分析方法,他认为整个系统中存在着三股源流,即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而"政策之窗"对三者起了耦合作用。推动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出台的"问题流"主要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政策流"是著名学者对发展高等教育的理论探索,"政治流"是我党对教育公平的关注,"政策之窗"便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汤敏夫妇的建议。扩招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教育公平,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是与之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更加关注效益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确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方针,是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调整对多种政策方案遴选的结果。如此选择,从静力学角度分析,是基于高职院校“升格”方案的风险较大,“职教分级制”方案未能回应高校特色发展问题。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则涉及议题建构、动员技术等策略性框架,背后更有“知识理性”、“理念”、“权力/利益”等因素影响。政策方案遴选是围绕规则重构的“政治过程”,不能仅从“知识理性”角度简单倡导规划。决策层要为不同方案的平等竞争提供平台,实现不同价值、利益的聚合,提升教育政策的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多源流是政策学上一种解释政策制定、形成过程的分析工具,主要从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及政治源流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具体化分析。按照这个分析逻辑及模型,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空间错位、发展政策弱化及价值社会认可度下降分别是成人教育边缘化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及政治源流。在此基础上,文章就三个源流提出纠正成人教育发展边缘化之对策。  相似文献   

18.
张建 《学科教育》2014,(3):69-78
异地高考政策是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的升学考试问题的应对之策。运用多源流模型分析框架,对异地高考政策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政治源流、关键性的焦点事件和政策企业家等五个动力要素进行整体性分析发现:教育政策“断层”下的异地高考诉求形成了异地高考问题源流;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意见主张构成异地高考政策的政策源流;国民的教育公平需求,党和政府的促进教育公平、正义的价值选择形成了异地高考政策的政治源流。“15知名学者上书事件”催化了异地高考政策之窗的开启,并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等政策企业家的助推下,实现了问题、政策、政治三大源流的交汇,进而达致异地高考政策议程的设置。而这一政策议程也表征出两大中国特点:一是问题源流与政策源流存在先因后果的影响问题;二是政策企业家具有多重角色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校车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社会影响恶劣.重大校车事故频发遭遇立法匮乏构成问题源流;媒体、学者与地方政府共同献策汇成政策源流;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与国民情绪的结合决定着政治源流;2011年下半年一系列重大校车事故,尤其是甘肃“11·16”特大校车事故开启“政策之窗”,政策之窗开启之时三源流汇合,诞生《校车安全管理条例》.  相似文献   

20.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改革思路,将产生巨大的政策效应。文章着重从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论析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从要主动将高等教育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要营造地方高校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环境,要切实扩大和落实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三个层面,论析了政府在促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责任与作为;从转型发展能否促使地方本科高校走出发展困境,能否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转型发展会对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发挥何种作用三个层面,论析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能否达到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