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西文化专题"是基于以"内容为依托(CBI)"和"语言与内容融合式学习(CLIL)"教育理念而开设的大学英语高级阶段语言文化类选修课程.文章对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教学管理与评价考核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该课程设计融语言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于一体,有利于实现英语通识教育的教学目标,并能为其他高级阶段选修课的设置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2.
以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导向的学科融合教育是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STEAM教育(即C-STEAM)。就核心价值而言,C-STEAM具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价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价值、打造区域特色文化的社会价值。立足于此,该文进一步剖析了C-STEAM教育的培养途径,从培养方式(“重过程—重结果”)和能力发展(“低阶—高阶”)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ETIC框架,进而区分出感受体验型、技艺训练型、探究学习型、创新创作型四种典型的C-STEAM项目模式。每一类项目均有独特的内涵、特征、教学策略和相关案例,不仅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根据需要交叉组合和迭代应用。籍此为C-STEAM项目设计提供指导性思路,为构建系统合理的C-STEAM教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C-STEAM教育在技术理性基础上融汇了价值理性,是对STEM教育本土化的创新性改造与发展,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场域中的继承与发展,凸显文化育人的价值观,为涵养幼儿的中华文化底蕴和家国情怀奠定基础。研究介绍从STEM教育到C-STEAM教育的演进,阐明C-STEAM教育与幼儿教育具有耦合性,尝试构建“背景与感知、理解与体会、创作与修正、合作与共享、总结与反思”的幼儿C-STEAM教育的5C模式。实施C-STEAM教育应当选择契合幼儿的文化主题,注重文化导向的领域融合;问题提出应立足于文化项目的解决;要为幼儿创设富有挑战的文化环境,关注幼儿的体验式学习,不断促进幼儿文化性发展。最后通过S幼儿园的实践案例对幼儿C-STEAM教育的展开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4.
课程思政教学是高等院校中对学生实行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不断深挖各个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全方位综合育人的目标.以"基于数据结构的编程训练"课程为例,开展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究.从调整课程教学目标重心、协调课程内容互通、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与"基于数据结构的编程训练"课程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5.
编程课程的深度学习具有一定的领域特殊性,体现为学习者深度应用编程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程序设计策略构建与编程自我效能感培养。项目式编程学习不应局限于学习者对于领域知识的理解与配对应用,更需要关注学习者在项目驱动的编程问题解决过程中程序设计策略的构建与迁移。本研究以优化设计项目式编程学习为核心目标,融合编程领域深度学习的特殊性,构建项目式编程学习“四层”过程模型;基于编程方案生成与评估以及程序设计策略构建等过程,梳理编程项目设计原则;结合程序设计支持技术、阶段性结果及启发性问题,结构化地设计促进学习者有效完成程序设计的项目支架。学习者自我感知的程序设计策略水平和编程自我效能感在前测与后测中出现了显著性差异,验证了编程项目设计原则与项目支架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自STEAM教育提出以来,由于其强调跨学科素养、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而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当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诸多STEAM教学模式和模型,也有学者进行了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科知识整合层面的探索,但在思维层面和价值观内化方面缺乏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充分挖掘。作为一种面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科融合教育,C-STEAM强调文化传承导向下多学科知识与思维方式的内在融合,以及富含文化情境的活动体验与系统建模,是STEAM教育本土化发展的一种积极尝试。依托情境认知理论和基于设计的双循环探究模型建构的C-STEAM教育6C模式,包括文化情境感知、文化内涵理解、文化特征探究、文化制品创作、联系社会推广、总结评价反思6个核心环节及若干关键活动。将该6C模式应用于佛山市澜石小学的"佛山粤剧文化--天工开物小小工匠"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实践表明,学生们参与科技创新、创客、STEAM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活动的人次显著增多,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也显著增强。该模式为推动地区性C-STEAM课程的建设和开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规划完成一系列任务,以最终实现某个目标或者解决某个问题.基础教育阶段的图形化编程课程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图形化编程课程的学习非常适合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项目开发模型可采用简单易操作的瀑布模型,但只采用项目式学习难以单独完成目标,所以还需要依靠团队合作,如此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除此之外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查阅、借鉴、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如此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8.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规划完成一系列任务,以最终实现某个目标或者解决某个问题.基础教育阶段的图形化编程课程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图形化编程课程的学习非常适合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项目开发模型可采用简单易操作的瀑布模型,但只采用项目式学习难以单独完成目标,所以还需要依靠团队合作,如此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除此之外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查阅、借鉴、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如此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9.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规划完成一系列任务,以最终实现某个目标或者解决某个问题.基础教育阶段的图形化编程课程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改革的方向.图形化编程课程的学习非常适合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项目开发模型可采用简单易操作的瀑布模型,但只采用项目式学习难以单独完成目标,所以还需要依靠团队合作,如此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除此之外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还需要查阅、借鉴、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如此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进入2.0时代。在教育部新颁布的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指引下,互联网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教学新形态,编程和创客项目式学习正融入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中。编程和创客教育的融合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以及信息社会责任四大核心素养,对义务教育的教育教学产生较大影响。但目前我国创客教育并未形成健全的教学模式,缺乏系统的实践经验。因此本研究在迪克-凯瑞教学设计模型、情景教学、分层教学以及项目式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义务教育编程课为载体,设计更加完善的创客教学模式并加以实践,以更好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新课标指引下的编程和创客教育融合教学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康建朝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8):101-107,115
计算思维被认为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与能力,编程教育是培养计算思维的重要途径.欧盟多国重视编程教育,芬兰成为欧盟首个以完全"跨学科"方式在中小学融入编程教育的国家.芬兰通过国家课程顶层设计、多样化项目开展及教师专业培训等多维举措,促进编程教育落地.芬兰中小学编程教育有着多方面特征,包括指向计算思维培养、课程设置尊重学生发展规律、重视教师在职培训、注重项目持续开展等.芬兰的做法给我国带来一定启示,包括将计算思维和关键能力培养作为编程教育的根本着力点,课程设置注重编程语言学习规律及其与特定科目融合的匹配度,线上线下结合开展实操性教师培训为编程教育提供专业保障,注重开展实证研究引领支撑编程教育项目持续深耕,基于编程教育内在价值澄清构建多方主体合作机制等.通过对重要文献、政策、官方权威信息的广泛搜集梳理,旨在对芬兰中小学编程教育背景、实践路径及主要特征予以探究,以期对我国中小学编程教育切实落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林素琴 《教育与职业》2021,987(11):83-88
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紧扣这一核心,依托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实现"一体化"顶层设计、"互补性"资源共享、"联动式"协同育人;要把握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三个关键,构建"三全育人"格局;要坚持职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四个融合,不断提高"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3.
对于城市学校来说,劳动教育课程的条件性资源与素材性资源均比较匮乏,文章以长沙市芙蓉区为例,立足区域实际,实施"幸福教育",探索了新时期地理劳动教育的途径、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体系的构建,强调:加强学科融合,让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成为培育学生劳动素养的孵化器;注重文化契合,让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新阵地;突出主题整合,让项目式学习成为地理主题式劳动课程育人的新途径;重视教评结合,让"四全"策略成为区域探索劳动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苏州园林为背景开展数学项目式学习课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实践育人的理念.文章阐述以“探秘圆拱门”为主题开展的项目式学习,主张教师依据课程标准选择驱动性任务,融合跨学科内容,制定项目研究方案、设计测量方案和工具,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通过课程实践,渗透文化育人理念,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党史学习教育融合中医药文化三全育人路径设计需把握强调理论引领、活化课程设置、打造校园文化、巧用校企合作、重视社会服务五个方面的核心思路.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在构建党史学习教育融合中医药文化三全育人模式中,重视课程建设,构建党史学习教育融合中医药文化的"双向融合"课程思政体系,保障全员育人;强调内涵建设,打造特...  相似文献   

16.
郭玉华 《科教导刊》2021,(2):98-100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书育人模式的一种创新,是高校全员立体化育人的有效途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的目的.地方本科高校在价值引领上应体现地方文化、历史和经济发展成效,突出地方思政特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应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阶段式、课程群式、联动式"的立体化、全方位模式.通过把课程思政内容纳入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设立示范项目、建立多元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和提升教师育人水平等途径,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内容.  相似文献   

17.
场馆研学是在场馆中开展的主动探究学习与参观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集体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聚焦场馆类地理研学,引入目标模式的课程设计操作程序,整合出场馆类地理研学旅行课程的"七步设计法",并以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例,设计了"眼观历博话陕西"研学旅行课程.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基于多年来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依托地域文化系统化构建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构筑包含"劳动·服务、劳动·工具、劳动·创造、劳动·精神、劳动·审美"五方面目标的课程框架,通过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劳动教育因素,构建"美物""美者""美景"课程群;以主题课程群进行内容统整,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方式,探索综合化、整合性的课程实施路径;通过多元化评价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应注重发挥课程的育人化人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整个过程,形成各类课程、活动、环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构建"课程思政"的"三全育人"长效机制需提升"课程思政"功能认识,建立思政教育运行机制;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促进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挖掘思政元素,打造课堂与课外、网上与网下、学习与生活有机融合的思政平台。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教育是美国基础教育社会科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社会科课程中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课程设计体现了课程全球化、课程的本土化、课程的个别化的"三重化"过程.给我们启示是课程设计权利交给学校和教师,以多元文化角度开发课程,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衔接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目标的循序渐进化,始终贯彻社会科课程目标的宗旨要求;始终关注渗透民族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