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教育惩戒对于实现教育目标而言不可或缺。澳大利亚的教育惩戒理念经历了从“排他性”向“恢复性”转变的历程:一方面,对传统惩戒方式进行重大改革,包括废除体罚,强调排除措施法定性、程序性和公平性,严格限制排除措施的运用等;另一方面,引入了包括同侪调解和恢复性会议在内的一系列恢复性惩戒方法,提升教育惩戒的回应性和包容性。我国在未来的教育惩戒立法和政策制定过程中,也可积极引入恢复性惩戒理念和借鉴他国经验,在惩戒权的设定和实施方面体现更多的参与性、恢复性、系统性特征,以便更加契合教育法目标。同时,有必要以恢复性惩戒理念为指导,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的教育惩戒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惩戒会对学生的权益产生较大影响。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制度对之加以规范,很容易导致惩戒权的滥用,不仅会侵害学生的权益,而且容易引发校园纠纷。我国中小学校的惩戒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惩戒行为缺乏有效的法律依据;惩戒制度不规范;惩戒时侵犯学生其他合法权利;惩戒监督机制不健全。因此,必须在立法上明确惩戒的地位和形式。使学校惩戒制度规定详尽明确,惩戒实施公平合理、程序正当,学生的其他合法权利能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惩戒制度是维系国家正常运转的基石。在中国古代,专制制度所孕育的官吏惩戒制度,存在惩戒法制落后、程序建构薄弱、惩戒模式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高效惩戒与权益保障并举的要求。清末民初,在汲取西方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官吏惩戒制度渐入理性轨道。民初确立的文官惩戒委员会制度奉“寓公务员保障于惩戒之中”为宗旨,完成了法制专门化、程序司法化和惩戒模式双轨化的突破,实现了文官惩戒体系的现代化转型。文官惩戒委员会蕴涵的制度智慧,对当代公务员制度依然具有镜鉴价值,也为当代公务员惩戒的理念进步、法制健全、程序细化和惩戒运作模式的完善提示了一种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关于教师该不该被法律赋予惩戒权以及需要怎样的惩戒权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从名家理论、教育人类学等理论观点来看,教师惩戒权存在着价值诉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实施时要遵循教育性与规范性、公平性与差异性、确定性与艺术性等基本原则。尽管我国还存在将惩戒与体罚混为一谈、教师与家长认识不对等以及法律保障不够完善等问题,但通过完善法律、多元融合、重塑权威等方式能实现教师惩戒权的良性发展,走向生命自觉。  相似文献   

5.
教育惩戒对于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维护学校教学秩序,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具有关键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教育惩戒政策经历了由“取缔惩戒”到“恢复惩戒”再到“规范政策”的过程,构建了教师、学校、地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惩戒治理体系。教师层面,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学校层面,注重营造依恋关系;地区层面,全力提供行政支持。纵观英国教育惩戒政策,呈现出重视学生行为品质、师生和谐关系、多方力量参与以及不良行为预防的基本特征,对我国教育惩戒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教育惩戒落实到实际教学情境中总是面临各种问题与困境。从当前中小学课堂的特点来看,“罚抄、罚站、罚劳动”这样传统的惩戒方式已经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何将教育惩戒的“副作用”降到最低,教育惩戒的实施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阐述教育惩戒的缘起与内涵、教育惩戒实施的合理性等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教育惩戒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惩戒要有“度”:既要有制度的参照,也要有尺度的把握;惩戒要有“爱”:既要传递教育的温度,又要巧用惩戒的方式;惩戒要有“效”:用公正、对话、理解来保障惩戒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教育惩戒"的上位概念是"行政惩戒",研究行政惩戒是研究教育惩戒概念的必要前提。文献研究发现,"教育惩戒"的概念构成主要包含八个要素,未来的理论研究和立法规定应当从这些方面对"教育惩戒"进行合理界定。教育惩戒与管教、体罚(变相体罚)、训诫、申诫具有显著区别,立法上应详加区分。未来教育立法应当规定教育惩戒的概念、类型、设定,以及适用原则、适用程序、救济途径、"失范行为"构成要件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惩戒制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实施,对教师依法依规实施教育惩戒,协调家校关系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推动教育惩戒从制度走向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从执行教育惩戒的现状出发,合理把握教育惩戒的温度、尺度、效度,让教育惩戒成为班级管理的“助推器”,学生健康成长的“护航灯”和学生、家长心中爱的“保鲜剂”。  相似文献   

9.
企业惩戒权是内化于企业经营管理权中的一种固有权力,一方面惩戒权发挥着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秩序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惩戒权又容易为企业所滥用,从而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造成减损。企业惩戒权的制度设计应以劳动者义务为中心,兼及劳动法律制度的社会法属性。为保证企业实施惩戒权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必须梳理现行的有关法律,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缩减企业自由裁量的幅度,以建立适当的企业劳动惩戒制度,实现劳资双方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10.
关于我国“教师惩戒权”立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惩戒权立法在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中仍属空白,长期以来的法制缺失已引致一系列严峻的现实问题。关于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合理性研究为其立法实践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国外教师惩戒权立法的探索与践行也为其立法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我国立法部门应当对教师惩戒权进行单独立法,同时对教师惩戒权行使规范的相关问题进行立法。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关于教育惩戒的话题之所以会引起很大的质疑,是因为在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惩戒产生了一些错误转向:只惩不戒、过度惩戒、不敢惩戒,教育惩戒的本质被扭曲。教育惩戒发生错误转向是由于受到刻板印象的影响、民主惩戒氛围的缺乏、教师自身的原因、家校间教育合力的缺失,以及缺少教育惩戒的程序、标准。为扭转教育惩戒的错误转向,应采取多种规正方式:重新解读惩戒职责;树立科学的惩戒观念;呼吁教育惩戒立法,保障师生双方惩戒权;建立科学的惩戒标准,完善惩戒规范;加强教育惩戒的透明化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2.
当下我国教育惩戒种类创设权正面临缺少系统规制、法律渊源零散、被部分非正式法律渊源滥用等法律规制困境。以兼顾教育惩戒种类多元化和法治化的需求为前提,教育惩戒种类创设权应当严格遵循惩戒目的正当、惩戒对象适格、惩戒内容合法等教育惩戒边界。根据我国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的发展趋势,由“教育法典”采用“分类肯定列举+兜底概括授权+反向否定列举”的立法技术来统一规定教育惩戒种类创设权并仅为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配置各自法律位阶所对应的教育惩戒种类创设权,应当是我国教育惩戒种类创设权的理性法律规制方案。  相似文献   

13.
教育惩戒效果指违规违纪的学生受到教师惩戒后,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的状态和程度,是衡量是否达到预期教育目标的考察要点,可按照"作用时间与影响范围""目标侧重""目标达成度"三个维度划分为不同类型。教师教育惩戒存在如下问题:教师缺乏效果意识,只关注惩戒本身;忽视间接效果,只关注学生行为改变;效果未得到有效巩固,被家庭、社会因素所消减;缺乏效果评估标准,惩戒具有随意性。教师应积极关注惩戒效果;兼顾直接与间接效果,对其进行全面衡量;对效果进行有效巩固;建立效果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4.
现代西方国家在司法独立的前提下,都规定了法官惩戒制度。但是由于各国的司法体制、诉讼模式以及法院体制不同,各国法官惩戒制度的具体内容也各具特色。本文试从法官惩戒机构及程序、惩戒事由和惩戒措施等方面分别评介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几个主要国家的法官惩戒制度。  相似文献   

15.
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等教育和管理主体以法定的教育惩戒权为依据,以法定限度内的惩罚为手段,依法对损害教育教学秩序的学生作出否定性、不利性和制裁性的评价,在制止其错误行为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引导。教育惩戒是教育生态的客观要求,是惩戒性教育评价的实践形式。在我国,教育惩戒还反映了特殊的国情需要和教育现实需要。实施教育惩戒,应遵循教育性、合法性、多样性、伦理性等原则,在实践上推进教育惩戒法治化建设,正确定位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角色,规范学校的惩戒方案制定以及引导家长理性参与学校监督。  相似文献   

16.
教师惩戒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组成部分,与社会各环节密切联系。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常出现惩戒方式随意、惩戒态度谨慎、惩戒效果堪忧等消极惩戒的问题,基于嵌入性理论视角分析,教师惩戒“脱嵌”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嵌入缺失、关系嵌入失衡、认识嵌入片面。改变教师消极惩戒的困境,应在制度嵌入上完善教育政策,在关系嵌入中实现平等共生对话,在认知嵌入中提升教育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有的企业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不诚实守信,根本原因在于守信成本高,失信成本低,而现阶段我国诚信制度的缺失和失信惩戒的乏力,使企业失信有了滋生的土壤,故应从信誉体制保障入手,探求企业失信惩戒何以可能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教育惩戒是针对学生不合范行为的否定性制裁,本质在于教育性。基于我国1034位中小学教师的实证研究表明,教师教育惩戒以言语教育为主,教育目的达成度不高,教师教育惩戒存在两难境地。教师教育惩戒能力较强,不同类型教师的教育惩戒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教育惩戒能力受到价值感知、法律支持、校长支持和家长支持的共同影响,价值感知对教师教育惩戒能力的影响显著高于其他影响因素。教师教育惩戒行为的规范和教师教育惩戒能力的提高有赖多方协同教育惩戒体系的构建,具体而言包括政策保障、学校制度建设和家长支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教育惩戒之问题表现为惩戒权责难辨,教师在该惩戒时不敢惩戒;惩戒尺度难以拿捏,惩戒方式难以选择;惩戒法规不清,教师在不该惩戒时滥用惩戒。分析其原因有:赏识教育理念落实中存在偏差;学生对惩戒存在认知偏差,心理应力较低;家长对惩戒的过度关注和过度解读以及网络媒体对教育惩戒施加的压力。解决路径:教育主管部门应"听取""研讨"到"完善",以法律法规为惩戒正名;教师要艺术惩戒,实现从"敢用""慎用"到"不用"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基于权力与权利的教师惩戒权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对学生的惩罚自古便有,即便在当今的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也都在延续着,甚至对教师惩戒的方式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在我国,法律上却未对教师惩戒权的属性作出明确的说明,以至于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出现了误区。分析权力的含义,可以让我们理解教师惩戒权的权力属性;了解权利的含义,可以让我们理解教师惩戒权的权利属性。通过对教师惩戒权的权力属性和权利属性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教师惩戒权不仅是教师的一种权力,同时也是一种权利,其具有双重的复合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