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安徽科技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是"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安徽省特色专业,为贯彻落实学校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对该专业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改革,主要包括: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通过相关改革,切实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注册环保工程师制度的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注册环保工程师制度的分析,阐述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须与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制度相接轨、相适应,注重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发展性,以利于更好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注重新技术、新理论的发展,结合各高校环境工程专业自身特色,实现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施学分制后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目标定位、实施方案及采取的措施等,对环境工程专业目前推行的课程体系改革作了简要介绍,以期在推进学分制改革的条件下,不断完善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相似文献   

4.
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我校特色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论述了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基本内涵,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等方面介绍了我校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案,总结了我校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双一流"战略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新时代,这也给地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带来很大冲击。位于湖南省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吉首大学,受到地理区位劣势的影响,在教育资源获取方面受到极大限制。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双一流"背景下针对环境工程专业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以满足地方对环境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吉首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以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和环保项目咨询为特色方向,通过建立以环境污染治理工程和环保项目咨询为特色方向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强化校企合作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等三方面的课程体系改革,以适应"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对环境工程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薛勇 《高教研究》2007,23(1):17-19
结合实施学分制后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目标定位、实施方案及采取的措施等,对环境工程专业目前推行的课程体系改革作了简要介绍,以期在推进学分制改革的条件下,不断完善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相似文献   

7.
陈彬  刘阁  张贤明 《高等理科教育》2013,(4):117-120,98
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研究生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环境工程专业以环保技术及装备为特色方向的分析,阐述了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需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相适应,注重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发展性、创新性,以利于更好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结合本校环境工程专业自身特点,提出发展特色方向的措施,构建新形势下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导致我国高等院校在近年内纷纷开设环境工程专业,全国306所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年招生数量已达2.2万名.虽然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需要大量具有环境工程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客观上为农林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遇,但农林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办学历史和办学条件方面较理工科院校薄弱,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时代需求不断完善和建立具有特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本文结合甘肃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改革的实际情况,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就农林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期望能够促进环境工程专业在农林院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我国环境工程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人才培养目标和规范,探讨了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提出新时期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进行"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淡专业"的通才教育模式,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地域经济文化特色,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只有这样,环境工程专业才能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方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承担着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文章结合莆田学院环境工程特色专业的改革尝试,从专业办学定位、教师队伍的构建、课程体系改革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处于海西经济区的地方新办本科院校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1.
加强环境科学和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科学探究环工原理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教改之路及对策。具体包括:对环境工程原理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完善;积极组织环境工程原理教学骨干力量,面向大学专业本科生,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实践;积极精选、改进、增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应重点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岗位需求、具有学科交叉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改革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内容。给排水专业通过加强课程体系设计、更新教学科目和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建立多元考核方式等探究专业课程改革路径,目标在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及实践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实现专业建设由传统工科向新工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当前社会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以沈阳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为例,阐述了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出了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定位。根据沈阳大学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开放实验室及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对学生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以及新型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吕红  周杨  王奕 《教育教学论坛》2020,(18):391-392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课程之一,伴随着环境污染现状的变化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其现有的实验内容已经难以满足其对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支撑,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环境复合污染问题的能力。结合相关学科的发展,在科研成果以及教学条件的支撑下,对其实验内容进行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园林植物专业实践能力教育是土建类风景园林专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安徽建筑大学园林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从整合优化风景园林课程教学体系、师资"植物"实践能力强化和专业教学实践平台建设三方面,探讨改革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从而促进风景园林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新发展是新时期土木工程高等教育的强大动力。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与创新、课程体系改革等提出相关的举措,探索以社会发展为导向的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对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课程体系方案,是学校教改的核心和重点。本文基于工程项目设计理念,对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阐述了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衔接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8.
课程体系是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新工科体系下的车辆工程专业发展特点,基于以学习产出为导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的教学理念,探究了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围绕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以车辆工程行业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围绕新工科发展要求,进行课程体系顶层设计,依托课程体系有效支撑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米铁  刘延湘  黄芳 《科教导刊》2020,(3):164-165
流体力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学生常有这样的反映流体力学难学.作为讲授流体力学的教师,认为流体力学的"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流体力学涉及的知识较广,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知识;二是流体力学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难度,加之粉笔+黑板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单一,致使学生感到枯燥难懂,从而厌学或放弃.2011年,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江汉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工业烟尘污染控制)培养计划.基于环境工程专业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精神,实施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在本文中将课程改革实践中一些经验与心得分享,希望能抛砖引玉,对同行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