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我国当前教育新形势下教师必须改变教育理念:树立新课程和新教学观理念、新的学生观理念、教育科研观理念、以及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观理念。树立新观念就必须改变旧观念,而改变旧观念会面临许多困惑,如:否定自我角色的困惑、否定教学模式的困惑、改变评价标准的困惑等,因此只有清除这些困惑,改变教育理念,才能推动我国教育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教育理念与知识观联系密切,不同知识观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育理念。新知识观与传统知识观相比,更强调知识的实践性、文化性、境域性;知识的生成是一个理性与非理性相结合的社会化进程;知识是在批判中得以发展的。从传统知识观到新知识观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确立起相应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3.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克服传统教育理念的弊端,在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人才观等方面树立新型教育理念.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创新教育对广大生物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生物教师,应如何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谈谈笔者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1.更新教育观念 生物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方法,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要变传统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5.
当代教育思潮层出不穷,对教师的思想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生成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师生观这一角度进行具体分析,追踪教师师生观发展演变与教育思潮的关系。在理论上,教育思潮与师生观不断碰撞;在价值目标上,二者形成互动逻辑;在教学实践中,教育思潮引领教师不断形成与发展新型师生理念。梳理不同教育思潮所倡导的师生观,为丰富教师教育理论素养提供理论资源,促使教师树立新型的师生观,期望对当前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对广大生物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作为生物教师,应如何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谈谈笔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1.更新教育观念。生物教师应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会采用创新方法,培养创新人才。教师要变传统“标准”型教育观为“创新”型教育观;变“师道尊严”为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变应试教育观为素质教育观;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7.
电大开放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把开放教育中的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建立新的教学观、教育观和人才观。从而在继承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确立全新的现代开放教育新理念。把建立创新体系、培养创新人才放在开放教育的首要位置。建立有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和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研究知识经济时代教学管理的新特点、新情况、新规律。这是电大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是开放教育中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教师文化是一个复杂而特殊的概念,因此,应该从文化含义的狭义和广义来定义.在研究教师文化过程中,应注意从哲学视角对教师文化进行解读.现代教师文化要求从教师的文化生态、角色期待、多元文化共生和多话语文化共展的视域解读教师文化.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教师文化是以学校为本的文化,其教师文化的构建主要体现在用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发展观构建新型教师文化.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必须用现代教师文化理念来认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教师文化,并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和职业素质,也折射出时代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重构教师的教育理念,即教师的学生观、教学观、知识观、学习观和研究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10.
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教育行为就是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的方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育理念对于教学行为起到了支配的作用。但是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教育行为与教育理念相脱节的状况。一方面教师会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另一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行为仍会按照原有的教育理念进行。教育理念要向教师的行为转化不仅需要教师深入贯彻当前最新的教育理念,还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不断反思修正自身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1.
论教师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研究是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也是世界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课题。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倡导“教师教育”的概念替代原来的“师范教育”,然而,与教师教育改革实践相适应,未来教师教育研究的需要关注课程改革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2.
师范大学综合化与综合大学办师范的历次纷争共同构成了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发展进程。在教师教育体系由封闭逐步转向开放的过程中,师范大学与综合大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纷争,从而影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步伐。但二者之间的纷争不是不可调和的,通过均衡教师教育资源配置可以不断缓解二者因利益冲突带来的消极影响,着力推进师范大学"回归"师范性和综合大学"重启"教师教育,在不断提升其自身实力的基础上增强服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能力,进而推进我国教师教育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连云港地区的小学教师教育已经有了90年的历史.目前基本形成了"两个板块、一个主体"的发展格局.当前连云港地区小学教师教育格局的形成,是我国教育体制,特别是师范教育体制改革宏观推动的结果,也是连云港地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的结果,更是连云港地区小学教师培养事业自身成长的结果.90年的历史积累,对当前小学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启发和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专业化的师资做支撑。高师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高师教育一方面应加快改革的步伐,走在基础教育的前列,培养专业化的高素质教师,适应、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师的学术力量,依托教育科学理论研究优势,研究基础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引导者,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经历了由设置独立的"定向型"师范体系向设置多元的"开放型"教师培训体系的过渡,存在诸多问题,如在课程设置上教育类课程比重较低;在课程传授方法上,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上,我们应该转向实用和技术取向;相应地,在课程结构、课程模式等方面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德国职前教师教育体系改革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国教师教育历史悠久,尤其在职前教师教育体系更是领先世界.近年来,在欧洲推进"统一的欧洲高校区"进程和国内教育改革的压力下,德国在职前教师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职前教师教育体系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点,这对我国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主战场,农村教师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和农村教育质量。农村教师教育制度的特殊性在于"农村性"。目前,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存在"离农"倾向、缺乏灵活性、"育"与"训"分离等问题,因此,我国农村教师教育制度改革应坚持"农村"取向、建立开放的农村教师教育制度、强化免费师范生"务农"责任。  相似文献   

18.
处于变革时期的中国教师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主要表现在专业性、终身性和开放性等三个方面。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重组”及其教育改革理论对中国教师教育在经验、生活、改革理论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这些启迪在中国教师教育的时代特征上都有所映射。  相似文献   

19.
师德建设面临的现实挑战、国家一系列教育政策的推动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自身的要求推动着人们关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道德伦理价值。现今大多数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着道德经验不足、改革的道德正当性缺失、改革的领导模式封闭、改革中带有“绩效表现色彩”的形式化和功利化趋势等问题。关注教育课程改革的道德诉求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民主决策,凝聚价值共识,警惕改革阻挠及风险,恪守道德领导。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模式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职前职后的一体化是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教师教育改革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教育市场开放态势下市场竞争和高等师范院校间综合实力竞技以及基础教育和学生就业双刃剑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从各师范大学的改革实践来看,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正趋于多样化。通过教师教育改革,可以实现教师教育与学科教育的相对独立,使教师教育与学科教育专业化;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使教师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实现教师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使教师教育资源发挥更大的效力;实现教育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有机统一,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实现高等教育质量与基础教育质量的共同提高,使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形成联动关系;实现与国际教师教育高等院校合作,使教师教育办学形式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