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标修订的一大亮点,对于打破学科藩篱、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和实践化具有重要意义。将课标涉及的16门学科按照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划分为两大领域类别,从目标、内容、实践、评价四个维度梳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求和规律,由此提炼出基础教育学段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基本思路:在学习目标上,以核心素养为纲,体现为“双基—学科思维—高阶素养”三个递进层次;在学习内容上,跨学科主题源于社会生活情境和三大文化议题,确定主题后可通过大概念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在跨学科实践上,以问题链和任务簇为锚点开展项目式学习,致力于问题解决;在学习评价上,评价内容关注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多元评价。为了让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实践领域真正落地生根,一线教师可以参照以大概念为基础的跨学科主题学习“C-POTE”模型,即以“概念群→问题链→目标层→任务簇→证据集”为核心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该模型不仅强调以驱动性问题促进学生对大概念的深层理解,重视教师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和引导,同时也注重在教学开展过程中贯穿可操作性评价,为教师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切实指引。  相似文献   

2.
2022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并设立了跨学科学习主题。聚焦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数据”这一核心概念,以“数说碳排放”为跨学科主题,描述了“主题确定—目标编制—组织内容—活动设计”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的路径。以“碳足迹”一课为例,设计“采集数据—组织数据—计算数据”的活动过程,融合科学学科、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解决真实性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3.
学科立场是“实化”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的关键,是“净化”跨学科主题学习认识的视角,也是“显化”跨学科主题学习功能的基础。学科立场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科视域、本质、价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它以主学科统摄相关学科、以主学科核心素养为旨趣、以跨学科实践为过程。面对复杂的学习实践,应构建学科立场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多元实践样态,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不同视域来看,分别表现为“微科”型、“单科”型和“多科”型实践样态;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不同定位来看,其实践样态可分别视作一种内容组织方式、形态和理念;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不同属性来看,又包括议题深度诠释类和项目综合实践类样态。  相似文献   

4.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为落实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了新路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还存在着“学科内容拼盘化”“学习过程娱乐化”以及“主题活动专业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分析了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主题式、大概念、体验性和综合化的特征,以单元方式从主题说明、目标界定、过程设计、作品评价和活动资源等方面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方法,并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  相似文献   

5.
“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型数学学习方式,应坚守数学学科立场,开展素养导向的学科实践活动,注重学科性、实践性、主体性、社会性、综合性和生成性。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促进整体建构,习得活性知识;基于主题设计,生成整合经验;融通多元要素,提升创造能力;打开培育通道,塑造完整的人。“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逻辑可以从生长点、聚焦点、整合点、着力点和创新点五个角度把握,依据主题提出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建构评价量表,设定“可见的”学习目标;围绕大概念实现跨学科知识整合;设计主题活动任务,开发学习支架与工具;形成整合性成果,开展多元化评价。  相似文献   

6.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促进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教学实践方式。从系统思维出发,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要以跨学科素养的养成为统领促使跨学科主题教学目标具体化、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促使跨学科主题教学内容结构化、以大单元教学设计为依托促使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情境化、以“教—学—评”一致性为载体促使跨学科主题教学评价科学化。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进路为:优化学校课程顶层设计,彰显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重要课程地位;回归学生现实生活,找准跨学科主题教学系统设计的着力点;构建跨学科共同体,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为课程内容结构化的重要实现方式,是核心素养导向下适应“双减”要求学与教方式的重要变革。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践需在明确其概念的基础上处理好分科与综合、主题学习内容与方法、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上强调在保持学科结构的基础上实现综合,主题内容的设计强调真实的问题情境的建设;在学习方法上注重学生发现、探究问题的历时性过程,以此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义在于,从载体学科出发,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概念、思维等促进学生理解本学科的知识、概念,结合或融通其他学科完成与解决本学科的任务、问题,最终指向对载体学科的深度理解。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边界,区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综合学习课程、劳动课程、学科类综合课程、项目化学习、学科主题学习的不同。同时,还要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之“学”的转变,即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从封闭固化转向开放增值,从低通路迁移转向高通路迁移,在学习结构与学习方式上努力实现新突破,注重学科实践与单元视角的整体安排,打造“学科+”的融合课程体系。学校在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时,要整体规划,设计内容框架;重构学科单元,联结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任务;研究“跨”的方式,形成“1”与“X”不同关系的实践形态;规避实施误区,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宋存定 《甘肃教育》2023,(13):85-87
2022版《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设计中强调,构建大概念统领的化学课程内容体系,注重学科内的融合及学科间的联系。在学习主题的设置上将“化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作为学科融合和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文章通过研究新课标的意义,引出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跨学科单元教学的优势,在对重要影响因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课标下初中化学跨学科单元教学的策略,以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让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落实在于对“跨”“学”“评”“行”的正确理解。就“跨”而言,不能转换成为原有校本特色课程的“升级”或“改造”,不能混同为单纯的“跨学科学习”或学科融合,也不能等同于课程方案中的其他综合类课程的综合学习或项目化学习、现象学习等。其要义在于从某一主体学科出发,以其他学科的知识、概念、思维、眼光促进该主体学科的知识、概念理解,及结合其他学科完成和解决该主体学科的任务、问题,最终指向该主体学科的深度理解,过程中需要处理好该主体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间的关系,即“1”与“X”的关系。就“学”来说,它是以“主题”为基本学习单位的结构化学习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多主体协同学习,鼓励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应用,重视培养学生跨学科联结的自觉和能力,强调学科间知识结构、方法结构及过程结构的高通路迁移。在评价上,对教师来说,要关注跨的“真”与“假”、“难”与“易”、“深”与“浅”及学科的整体规划设计;对学生来说,需关注参与的量与质及学习的创新与实效。为深入推进这一新型学习实践,学校须提供支撑,如系统的教师研修、建立跨学科教研组;学科组须建构整体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图谱”并开展“原型”研究;教师要立足...  相似文献   

11.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新课程的核心概念,既是亮点又是难点,但它是一个多义词,亟须厘清。在新课程改革语境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是指以主题学习的方式实现跨科目教学,以培育学生综合性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操作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科目A跨科目B”型与“科目A跨科目B+”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四个关键特征表现为以科目之跨为起点,以主题整合为抓手,以实践学习为路径和以素养培育为旨归,强调了其科目学习的逻辑起点,观照了学习内容组织的变革,凸显了核心素养导向下学习革命的表征。从实践策略看,跨学科主题学习应注重实施单元化,以单元作为设计实施的单位和载体;应注重主题意义化,建构有意义的综合性主题;应注重内容结构化,开展指向整合的内容选择与组织;应注重学习实践化,推进知行合一的学习方式变革;应注重评价表现化,嵌入表现性评价变革传统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2.
核心素养导向教学已成为深化课堂改革的重要课题,而将大概念作为学科锚点融入“AI+小学科学”的跨学科教学,为落实核心素养和教学改革创新注入了新动力。基于此,文章首先梳理了小学科学与大概念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大概念的层级结构。接着,文章以大概念为核心,以跨学科为载体,构建了大概念统摄下的“AI+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模式。该模式以解决真实情境下的复杂问题为重要旨归,以KUDB教学目标、主题单元教学内容、活动链式教学活动、证据多元化教学评价为关键要素,包含创设情境、明确问题,理解探究、制定方案,实践应用、优化完善,汇报交流、评价反思四个教学环节。随后,文章以“探寻四季更替的奥秘”为例,阐释了如何开展大概念统摄下的“AI+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并进行了教学反思。最后,文章提出我国基于大概念开展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建议。文章旨在探索大概念与跨学科教学耦合的实践途径,为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时代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中,信息科技课程需要把握科学与技术并重的学科定位,发挥数字素养在解决生活与学习问题、应对未来挑战中的重要价值。跨学科学习作为一种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模式,是面向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新探索。如何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凸显信息科技课程的跨学科属性,促进课程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需要建立在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相关的数字化场景问题中,从跨学科学习问题链和跨学科教学设计链两个视角着手建构,具体包括四个方面:构建真实的学习主题和学习情境,明确由大概念统领的学习目标,以问题链的形式组织学习任务,设计与学习任务关联的表现性学习评价。为了推进信息科技课程跨学科学习的有效实施,既需要改变“学科本位”的思维定式,也需要变革传统教学中以技术训练为主的教学逻辑,具体而言,就是要依托教师群体形成跨学科思考的教学理念,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跨学科共同体和技术赋能的支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当前,各学科都在探索立足于本学科课堂开展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构建适合数学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与实施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立足于初中数学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可以“三会”为宗旨、以“四基”为基石、以“问题”为核心设计学习模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领问题导向,推动合作探究,扩展评价交流,并以“问题与情境”“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交流与反思”四个方面的表现为支撑进行评价反思。  相似文献   

15.
<正>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以真实问题的解决为载体。真实问题的解决,需要经历发现、设计、创造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有利于从学科核心概念、跨学科概念等多个维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2022年新颁布的多个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具体要求和实施建议。以数学学科为例,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整合,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要注重挖掘学科内部和外部与跨学科主题学习相关的情境素材,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6.
针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内容提出的跨学科实践主题,提出理解大概念有助于形成具体与抽象交错的复杂认知结构,可以打通跨学科实践主题学习。大概念统摄下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教学设计与实施,可从以大概念为核心结构化知识、围绕单元主题(大任务)结构化课程设计、聚焦真实问题解决实施结构化教学等三方面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并以《电功和电功率》单元复习教学为例,阐述以“能量观念”“等效法”等大概念为核心,通过“玩中学,学中悟,悟中用,用中创”的教学策略,将初中物理教学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社会发展等建立联系,使课堂走向情境化、结构化的思维型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7.
信息科技学科的学习内容由内容模块和跨学科主题两部分组成,跨学科主题是义教改革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本文以“电脑是学习的好帮手”一课为例,阐述如何引导学生使用平板电脑App“小爱同学”“古诗词典”“小猿口算”“百度翻译”等解决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实践信息科技、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之间的融合,对新课标下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教学进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初中生命科学“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的学习基础,进行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以“我国历史人口的数量如何变化”为驱动性问题,以学科的相关概念和跨学科概念进行活动设计,以项目化学习方式进行落实,使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生物学与社会的关系,理解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发展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跨学科论证式写作以大概念、大任务、大问题为统领,要求学生依托母语学科中的读写技能,在历史、科学等学科中通过书面论证完成知识建构。美国中小学基于科学和历史学科的论证式写作的教学设计,从理论基础、单元教学设计、跨学科特色三方面带来了新启示。跨学科论证式写作教学设计有助整合写作能力培养和学科学习的双重目标,为教师组织和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提供了良好示范,契合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跨学科学习等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开展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活化地理课程内容。选择“南烛特色农业发展”为地理课程跨学科学习主题,围绕前期调研、目标制定、主题和内容选取、学习形式选择、学习场所选定、组织实施、展示交流和学习评价等环节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应注意“学科跨度”“学习主题”“学习主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