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了解广西高职院校"80后"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为寻求有效预防和缓解措施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广西9所高职高专院校的77名"80后"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对其施测职业倦怠量表。该量表主要是采用美国心理学家Maslach和Jackson 1981年编的MBI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由三个维度构成,即情绪衰竭、低个人成就感和去人性化。结果显示广西高职"80后"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情绪衰竭的水平较高,其次分别是低个人成就感和去人性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方式对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程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教师整体上已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其中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两个维度处在比较严重的水平;6-10年和16-20年两个教龄段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高峰期;1/3的教师对现有薪酬不满意,并在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影响;学历不同在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维度上有显著的主效应,职称不同在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维度上有主效应。  相似文献   

3.
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不明显且主观幸福感得分高于全国常模。2)不同性别、不同教龄高职教师在主观幸福感、职业倦怠及其各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教师在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和主观幸福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职称教师在主观幸福感、职业倦怠、情绪衰竭、低成就感上差异极其显著。3)高职教师主观幸福感与职业倦怠、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简要介绍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并对Maslach的职业倦怠问卷进行了改编。经检验,问卷的信度、效度较高。采用改编的英语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朝阳市初中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初中英语教师情绪衰竭程度偏高,非人性化现象不太严重,个人成就感较强。女性教师群体的情绪衰竭水平明显高于男性,职称、学历因素在职业倦怠3个维度上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Maslach的教师职业倦怠测量量表(MBI-Es)为工具,对622名城乡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整体情况并不严重,但已明显凸现;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城市教师;普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显著高于重点中学的教师;职称是影响教师倦怠的重要因素,高级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明显高于其他教师;女教师较男教师的个人成就感高,但情感耗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比男教师严重;教龄11-20年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较高;本科学历的教师成就感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瑶族中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方法:采用编译后Maslach的MBI教师职业倦怠量表对57名瑶族中学英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论:瑶族中学英语教师情绪衰竭程度偏高,去人性化程度中等,而个人成就感较高;瑶族中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在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是否班主任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采用Maslach等人编制的职业倦怠问卷(MBI),对240名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看,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情感耗竭程度偏高,去个性化现象不太严重,成就感较高;教龄、职称、学位、周课时对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随机抽取的国内7个城市25所高校的68名高校专职心理教师为对象,以Maslach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Meyer和Allen的离职意向问卷为工具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校专职心理教师的离职倾向相当严重;性别、婚姻状况和参加工作年数等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其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有影响;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等全部三个因子均对离职倾向有显著回归效应,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两个因子对离开组织倾向也具有显著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玛勒诗的教师测量量表修订本为研究工具,对安徽省12所高校的167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安徽省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属于中等强度;女性教师群体的情绪衰竭水平和去人性化两个维度上显著高于男性教师;就教龄而言,5~10年教龄的教师个人成就感最强;职称高低在职业倦怠的去人性化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情感衰竭和成就感维度上,各职称之间有显著差异;职业压力源的各个层面(学生因素、工作因素、职业期望、组织气氛、自我发展、科研)及总职业压力同总倦怠及情绪耗竭、去个性化两个因子均呈显著相关。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缓解安徽省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既会影响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又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发展。本文对随机整群抽取的青岛地区695名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就经济发达地区情况来看,(1)11-15年的小学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较严重;(2)担任班主任教师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认知枯竭显著高于非班主任教师;(3)大专学历和本科以上学历教师的情绪衰竭和非人性化程度显著高于中专学历的教师;(4)周课时量在16节以上的教师更容易产生情绪衰竭。  相似文献   

11.
以河南省八所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外语教师为调查对象,在Maslach的职业倦怠问卷的基础上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作者从情绪枯竭、去人性化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调查了当前河南省地方性高校外语教师群体存在的职业倦怠现象,不仅分析了这一群体整体上的职业倦怠状况,而且从性别、学历、职称和教龄差异角度进行了数据分析,进而提出了缓解高校外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采用史云静编制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从赣中、赣西、赣南等地的30所城乡小学,随机抽取1477名教师进行调查测量.结果表明:江西省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总体处于中下水平,职业倦怠各维度得分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职业倦怠的情绪衰竭得分最高,低成就感得分最低;农村小学教师的去人性化程度明显高于城市小学教师,其他维度上则未见显著性差异;性别、年龄、教龄、学历、职称、婚姻、工作量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地方高师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MBI)对江西省某地方师范院校500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问题,但总体上倦怠程度并不严重;在情绪衰竭维度上,36-45岁组得分显著高于35岁以下教师,教龄在5-10年教师得分显著高于5年以下教师;在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上,教龄5年以下教师得分显著低于教龄5-15年教师;资料员在去人性化方面显著低于其他教师.不同学历、职称、收入的教师在职业倦怠3个维度上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苏州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调查。方法:采用Maslach的职业倦怠量表评估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估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1)苏州中小学教师的总体职业倦怠并不严重,但教师的情绪衰竭比较严重;(2)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其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4)教师职业倦怠感的产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心理健康状况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5.
以宁波市13所幼儿园425名幼儿教师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从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及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对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较为严重,其严重程度依次为个人成就感下降、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年龄和教龄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在编、公办幼儿园、高学历教师更容易出现个人成就感下降;婚姻状况影响幼儿教师的情绪衰竭;职务高低、收入水平、一周工作天数等因素在教师职业倦怠总体状况,以及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程度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双师”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程度总体不太严重,其倦怠程度依次为行业知识缺失感最强,低成就感次之,情感衰竭一般,去个性化最弱;高职英语教师职业倦怠受性别、学历、教龄、职称、周课时等变量因素影响,相关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高职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缓解其职业倦怠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因性别、学历和职称等的不同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修订了MBI-GS量表,通过三个彼此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研究,测量、分析了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状况。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取出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三个因素,并就各影响因素对辅导员职业倦怠的作用途径及其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对职业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会降低教师的教学热情从而进一步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对390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位于中等偏高水平,其中社会背景和学业考试压力较高;职业倦怠属中等水平,其中情绪衰竭得分偏高,低成就感其次,去人性化倾向得分较低,三因子间存在两两显著差异;性别、年龄、任教学科和职称显著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各因子之间存在多种复杂的因果关系,各因子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路径各不相同;社会背景对职业倦怠各因子的预测比较微弱,各因子对低成就感因子的影响比较微弱,职业发展是教师职业倦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此要从积极回应教师职业发展诉求、推动教育共同体融合发展、优化学业评价标准和助力教师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入手,着力改善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现状。  相似文献   

19.
采用Maslach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自编辅导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问卷对283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同时,以162名高校专任教师为对照组考察辅导员职业倦怠的现状。结果发现:1)与专任教师相比,辅导员的情绪衰竭得分高,非人性化、成就感低维度上的得分低;2)工作年限为1~3年的辅导员在职业倦怠三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10年以上辅导员;未婚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显著高于已婚辅导员;3)4个影响因素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工作负荷与压力、领导支持与认可对情绪衰竭有正向预测作用,领导支持与认可对成就感低、学生表现对非人性化有正向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职业倦怠状况、成因及应对策略。方法:采用改进版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参试人员总体情绪衰竭现象较严重,去个性化、低成就感情况较好;②男性组情绪衰竭现象较女性组严重;③研究生学历组情绪衰竭现象较严重,与大专学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助理研究员职称组情绪衰竭现象较严重,与副研究员职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职业倦怠主要出现在学历较高或职称较低的高校基层行政人员中;②管理层重视、必要的激励措施、加强个体心理疏导是应对职业倦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