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数学学习心理学与哲学认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对数学专业课教学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其根源和特有的教学规律,提出了五条新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2.
笔者简要论述了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数学对象的存在方式和“万物的本原是一”的认识以及对“1”本身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比较的视角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庄子、苏轼对数的“道”—“数”—“万物”生成模式和尹文子、墨家的思想家、刘徽和朱世杰等著名数学家对数的“十进制生成模式”的辩证思想和对“1”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3.
第二届全国数学教育哲学暨数学教育高层论坛于2016年4月15-17日在南京召开,论坛聚焦“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教育专题研究”两大主题,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中国大陆近二百名学者参会.会议主要围绕“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教育心理与教学”和“数学课程与教学”3个专题展开研讨,会议报告立足数学教育的本源性问题,视角开阔、论意前瞻.  相似文献   

4.
当下数学教育最显性的问题是教师“数学观”、“数学教育观”的遮蔽、遗忘或缺席。作为教育主导者,教师必须自觉反思、追问数学本体和数学教育的价值,即“数学是什么”和“数学教育为了什么”,并在好的“数学观”和“数学教育观”的牵引下去捕捉数学文本中的“哲学基因”和数学教学的“哲学气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数学教育哲学和数学教育中数学文化相关研究的分析发现:数学教育哲学研究在研究对象逐步清晰和深化的同时,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趋势,且更为关注其于实践的指导意义和价值;而数学文化研究则在理论的层级化、关注其教育价值和功能以及学与教的改进与变革等方面不断深入.由此,后继研究可能需要研究者在"数学的教育哲学研究抑或数学教育的哲学研究"、"数学史抑或数学文化史"、"数学的教师培养抑或数学教师的培养"等方面作进一步思考或探索.  相似文献   

6.
数学与哲学是互为关联、相互印证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严格地讲,数学讲究定义的准确与清晰,是考察对象的量的规定,哲学则着重分析语言及概念的含义。许多哲学命题可用数学去阐释,许多数学问题又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意义。本文试图利用微积分中的一些数学概念来说明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代数学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从哲学的高度分析现代数学的本质特征,可以发现:恩格斯关于“数学是什么”的论断并未过时.21世纪的哲学家学习现代数学,数学家学习哲学,对于数学与哲学的发展都是重要和必要的.当前我国大学的现代数学教育存在以下几个误区:大学数学专业开设的现代数学课程课时太少;面对现代数学课程难教难学等困难,一直把学习现代数学思想当作了解现代数学的捷径;现代数学与哲学的教育脱节.  相似文献   

8.
郑毓信 《江苏教育》2022,(33):25-33
数学教育哲学的学习与建设是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长期任务,我们不仅应当抓好“什么是数学”“为什么要进行数学教育”“应如何进行数学教学”这三个基本问题,还应密切联系数学教育的现实情况开展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理论研究对实际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包括促进理论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哲学的不同理解将导致对数学教育哲学的不同理解。将数学教育哲学置于公开的科学争论中,一般认为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即本国所特有的各种文化传统和不同的哲学观。本文从哲学的视角出发,通过一则隐喻对数学教育哲学是什么进行了反思,分析了哲学、数学哲学、教育哲学对数学教育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徐利治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数学哲学家、数学教育家和数学方法论专家.他的研究涉及分析数学、组合数学、计算方法、数学基础和数学方法学等众多领域.他从无限研究的数学哲学思考、数学本体论思想、数学方法论、数学真理观等方面都为数学哲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哲学是数学元认知的两个基本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2.
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哲学是数学元认知的两个基本哲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拟经验”的数学观是Imre Lakatos(1976,1978)提出的数学哲学观点,该观点把数学实践放在首位。本从“拟经验”数学观的角度来思考数学教学问题,指出了“拟经验”数学现在数学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方式,都必须反映该学科的本质和特征。数学教育改革历经百年,但改来改去难如人意.20世纪80—90年代,数学哲学研究趋于成熟,数学方法论学科在中国诞生,数学教育改革在呼唤,系统地把数学哲学用于数学教育,势在必行,随着“数学教育的哲学属性”被破解,被认识,终于找到了数学教育改革的一条可能之路,一条返璞归真之路。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育哲学”研究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现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自20世纪90年代郑毓信开创中国数学教育哲学研究起,中国数学教育哲学发展至今已20多年。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数学教育哲学理论研究;从哲学视角剖析数学教育现实问题;数学教育哲学学科基本问题研究。至目前,该研究具有以下特点:数量少、起点高;理论成果丰富、学理分析匮乏;现实问题研究广度有余、深度不足。中国数学教育哲学研究需要积极开展数学教育哲学学科基本问题研究,积极探索数学教育哲学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关于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开创性的成果.有鉴于哲学思考对于数学教育的重要性,在哲学上从不同视角对数学教育哲学加以定义是有益的.通过对数学教育哲学学科特征的揭示,可以进一步凸现数学教育哲学的研究对象,并为进一步开展数学教育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百家观点     
在中国,数学、语文尤其外语高分者最风光。在法国,却是哲学拔头筹者引人注目。哲学考什么?考如何思想。比如2011年法国中学会考哲学试卷的论题之一:“平等是不是自由的威胁?”这种考试不是考技能,而是考你学了哲学后的思想状态。将语文和数学放在哲学考试之后,是因为它们属于技能。思想比技能重要,毕竟思想决定行动,思考带来进步。  相似文献   

18.
对数学的本质应该怎样认识,这不仅是数学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发展性、综合性的数学哲学核心问题.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不应该从传统数学哲学的角度退缩到方法论的一个狭隘的层面,而应该从更广阔的、更为多样的角度进行透视.林夏水先生的“数学是一门演算的科学”的见解,忽略了数学的非演绎性和非算法性,因而无法完全概括数学的本质.在数学深刻的思想与知识变革过程中,“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的观点是对数学本质的恰当定位。  相似文献   

19.
哲学与数学从内容、方法、意义的视角看,都具有真理性、普遍性、统一性的特征.从思维的视角看,哲学思维重在深、远,数学思维重在敏锐、精细、逻辑严密.两者这种相同性和差异性就决定了哲学与数学的“亲缘”关系,从而为两者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体地讲,哲学  相似文献   

20.
在对现代数学哲学基本观点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数学教育哲学的数学观、价值观及其认识论特点,以及它们在我国教育实践——新课程标准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