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统计图表的阅读、制作和运用能力".统计图表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图胜千言"的效果.那么,在教学统计图表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统计图表"的绘制能力和解读能力呢? 一、通过提示语言,加强统计图表解读的指导 在初中阶段统计知识常常以统计表、统计图的形式呈现,统计表又分为简单表、复式统计表;统计图又分为折线统计图、条形图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所以培养学生读图、读表的能力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陈锋 《辅导员》2013,(6):58-59
2011年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统计图表的阅读、制作和运用能力"。统计图表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图胜千言"的效果。那么,在教学统计图表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统计图表"的绘制能力和解读能力呢?一、通过提示语言,加强统计图表解读的指导在初中阶段统计知识常常以统计表、统计图的形式呈现.统计表又分为简单表、复式统计表;统计图又分为折线统计图、条形图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所以培养学生读图、读表的能力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过程中,统计图表是常用的基本工具.常用的统计图有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三种统计图在表示数据特征方面各有千秋,单独使用时对数据特征描述往往不完整.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通常是综合运用其中的某些统计图表,从多个角  相似文献   

4.
陈锋 《辅导员》2013,(4):58-59
<正>2011年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统计图表的阅读、制作和运用能力"。统计图表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往往具有"一图胜千言"的效果。那么,在教学统计图表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统计图表"的绘制能力和解读能力呢?一、通过提示语言,加强统计图表解读的指导在初中阶段统计知识常常以统计表、统计图的形式呈现.统计表又分为简单表、复式统计表;统计图又分为折线统计图、条形图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所以培养学生读图、读表的能力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统计图表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折线统计图是对已有统计分析方法的一种延伸与拓展,它与已有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对折线统计图进行研究?教学目标是什么?教材的挖掘到什么程度才是学生需要并能理解的?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了我的磨课之旅.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图表,四年级又学习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学习扇形统计图和统计图的选择等。到六年级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复式统计图。为了使学生在看懂统计图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扇形统计图》的学习重点应放在会看图、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上,而不是放在制作统计图上。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折线统计图"的目标定位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折线统计图>一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的一种新的统计图.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选用和频数分布表等相关统计图表知识在中考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许多试题的考查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选材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注重从统计图表中读取信息.下面举例说明.一、扇形统计图在扇形统计图里,以整个圆代替统计项目的总体,每一统计项目分别用圆中一个扇形表示,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就代表该统计项目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另外,扇形圆心角的度数=该部分的百分比×360°.例1初二(1)班有48位学生,春游前,班长把全班学生对春游地点的意向绘制成了扇形统计图…  相似文献   

9.
利用统计图表描述数据是统计分析的重要环节.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用统计图表描述出来,可以使我们直观、形象地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帮助我们从图表中获得信息.得出结论,最终作出合理的决策.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它们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背景说明 "折线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4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  相似文献   

11.
所谓统计图表。就是用数据精确直观地表明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侧重表现形势、产业、能源、环境、人口等研究对象的特征及变化情况。统计表考查类型相对比较单一.而统计图的考查类型则相对比较复杂。统计图根据形状、结构特点.又可分为线条统计图(曲线、折线)、柱状统计图(平面、立  相似文献   

12.
知识目标1.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统计初步知识,加深对简单统计的认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2.知道统计表和各类统计图的意义和用途;明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能力目标1.能识别、分析与处理统计图中的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作出决策。2  相似文献   

13.
小学数学的"分数+评语+成长纪录"是新课标提倡的评价方法,但目前许多老师喜欢用多次考分平均,转化等级,凭感觉写评语,没有用数学方法科学地解决数学评价问题.若用Excel登录成绩,把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插入折线统计图表,可有效解决上述老问题.利用标准分,可以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进行综合性等级评价,也可以进行同学间的比较评价、教师问的追踪评价、学科间的互动评价、单元间的过程评价.还可以由数学科推及语文等考试学科的评价,从小学到中学,都具有较高的推广普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甲:数据收集后应该如何表示? 乙:一般用统计图表来表示. 甲:什么叫统计图表? 乙:统计图表是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总称. 甲:统计表我知道,就是把收集到的数据按类别填入表格中相应的位置,是吧? 乙:是的.比如我们来统计一下你们班这次数学期中考试的成绩.你  相似文献   

15.
一、注意与义务教育阶段统计内容的衔接,培养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在高中统计内容的教学中,考虑到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衔接,所以要尽可能关注在义务教育统计学习不达标的学生.比如,在学习统计图表时,建议安排像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内容的复习;又如,在数据的数字特征学习中,建议通过几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回顾平均数、中位数、  相似文献   

16.
背景说明《折线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单式和复式)和条形统计图(单式和复式)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学习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中考中经常遇到与统计图表有关的应用题.解答它们,除了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关的数据信息外,还要注意灵活利用与统计图表有关的应用题的知识.现举例介绍如下.一、方程应用题与统计图表例1(江苏镇江)有200名待业人员参加某企业甲、乙、丙三个部门的招聘,到各部门报  相似文献   

18.
统计图表在小学数学中所占的比重虽不大,但在渗透统计思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统计表和统计图两部分.把一些相关的数量,加以搜集、整理、归类、分类、分析,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要求,制成表格的形式,这就是统计表.统计表格的外部,有表题和制表时间两项,内部的项目要列得简明扼要,数字要注明计量单位,统计表又可分为单式和复式两种;把一些统计项目的数量按要求用图表示出来,就是统计图.用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更具体、直观,给人印象深刻.在小学只学习了三种常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特点是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特点是不仅能看出数量多少,而且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扇形统计图,特点是容易看  相似文献   

19.
<正>“扇形统计图”是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以及百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三学段的学业要求中明确指出:“能根据问题的需要,从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获取数据,或者通过其他合适的方式获取数据,能把数据整理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功能,会解释统计图表达的意义,能根据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能在认识及应用统计图表和百分数的过程中,形成数据意识,发展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2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学校均通过网络授课。"数据与统计图表"这章主要内容有抽样、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扇形统计图、频数与数据分布、频数统计表和频数直方图,其中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这些内容在小学已经学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要求在教学时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充分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