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杨军田 《甘肃教育》2011,(22):29-29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下,其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打工而被留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朋友等照顾的儿童,又称为"留守子女"、"留守孩"等。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需考虑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一、家庭方面1.对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要普及和深化。当前大多数委托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低,缺乏教育理念,重养轻教。  相似文献   

2.
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由于父母的外出,留守儿童从小就缺少来自于父母的家庭教育,原本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这三方平衡教育关系已经无法平衡,因此,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更显重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有高度的爱心,爱心和责任心是对留守儿童管理的关键。科学管理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其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影响着教育的效果。通过对"留守儿童"学习习惯及学习习惯成因分析,验证其学习习惯是否良好,从而进行归因分析,得出家庭、学校、社会和"留守儿童"自身对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影响,提出家长学校如何开展有效教育改善"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建议,以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学校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形式。"公管模式"和"私管模式"是农村两种典型的学校教育模式。调查发现,"公管模式"——体制健全,功能多样,义务教育,对上负责。"私管模式"——形式多样,功能专一,市场教育,对下负责。摒弃两种模式的缺点和弱点,整合两种模式的特点和优点,探索更为适合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新模式,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问题。而其中的重要表现就是留守儿童感恩思想的缺失。农村孩子的留守使其性格大致会形成"励志型、平常型、困苦型、颓废型"四种类型。而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孩子,他们的感恩意识都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留守儿童感恩意识的缺失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可能是忽略了家庭感恩教育的培养,也可能是学校没能正确地进行疏导。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的西部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种主要的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留守儿童也就随之产生,并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对当地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与家庭中的学习需求与心理需求,目的是找到留守儿童在学校与家庭中所面临的问题与障碍,以便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部门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提供充分的教育参考,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7.
彭莉萍 《湖北教育》2014,(11):41-43
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自护教育也是一种生命教育,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成长。当前家庭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自护教育比较薄弱,留守儿童的安全隐患比较大。因此,从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多方位探讨加强留守儿童自护教育的有效路径,是关爱留守儿童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问题给整个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缺乏直接的家庭教育和亲情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的发展上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相互配合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是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文章从"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在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中,政府应起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应起关键作用,学校教育应起基本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性侵害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社会工作者应在留守儿童性侵害预防与救助工作中发挥专业优势。在针对留守儿童性侵害问题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秉持文化敏感性视角和地方性知识视角,充分发挥留守儿童性侵害预防和救助服务中的教育者、资源链接者和倡导者角色。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以家庭为中心、以关系为取向的介入理念,教育留守儿童监护人认识性侵害的危害,为受侵害的留守儿童及家庭提供整合式的危机处遇模式和专业支持,促进建立以留守儿童为本、以家庭为中心、以社区为基础的留守儿童关系型关爱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1.
华侨国际网络正成为当前华侨研究的热点,这是打通侨乡与华侨旅居地研究的关键,有助于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认识华侨的国际生存空间,促使华侨研究向纵深发展。这其中最有意义的当属华侨的跨国亲属网络,章通过对神户福清籍华侨国内亲属关系的调查,以期较真实地反映其跨国亲属关系,了解其家族跨国迁移的内在脉络。  相似文献   

12.
张会民 《天津教育》2021,(4):172-173,176
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一直是教育部门的重点研究内容,因为他们缺少家长的陪伴,缺少家庭教育,这会对他们的成长带来一定影响。本文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作出了探讨,提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有利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家庭教育的举措,供各位农村留守儿童家长以及教师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缺失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有效介入的缺失,导致家长期望目标失效;农村家庭育子目标的错位,导致留守儿童的品行失范;农村家庭教养角色的错位以及缺乏完整的家庭教养,导致留守儿童的心理失衡。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养缺失问题,必须加快社会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业;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监护体系,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加强父母双方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通过各种渠道,使留守儿童家长获得更多的科学育子知识、育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就近现代福清侨乡两次移民浪潮的成因及途径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20世纪初期福清人逃荒性和20世纪晚期主动性的两次移民潮,是福清成为名侨乡的主要原因。当前新一代移民对侨乡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侨乡的侨情日渐复杂,有必要对其进行历时性和整体性的调查研究,关注侨乡最基本的社会生活样态及社会心理,这对于海外华侨、华人的研究是有所助益的。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打破了我国城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多农村人员前往城市务工,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因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和引导,在心理上、学习上都需要教师的格外关注.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更有利于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文章从留守儿童概述入手,对农村语文...  相似文献   

16.
王彦平 《成才之路》2021,(1):100-101
留守儿童在心理、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的突出问题.教师要关注留守儿童,注重观察、沟通与引导,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文章从留守儿童的共性问题、如何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教育的优化策略三个方面具体阐述留守儿童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教育是教育的新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负面效果;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和监护人的不到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完善留守儿童教育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湖北省11市州家庭教育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家庭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教养方式存在缺陷,家庭教育缺乏指导,家庭教育资源匮乏。要改善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就必须努力改善他们的家庭教育质量,改善留守儿童成长的影响因素。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对策是:提供以法律支持保障为基础,以加强科学和专业化研究为支撑,以改善家庭教育质量和营造社会支持系统为途径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19.
学校及教师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效用,让其在学习与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关怀,更加健康地学习与成长。对农村留守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包括:强化对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完善留守儿童家庭结构。  相似文献   

20.
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通过对黑龙江省苏家店镇农村留守调研情况入手,深入分析认为该问题是体制、家庭、学校和政府等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解决该问题应从优化体制改革、加强家庭教育意识、提高监护人综合素质、关注留守儿童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