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跳远技术的四个组成部分是一个联系紧密、相互依存和影响的整体,每一部分完成质量的好坏都会对其他部分产生不同的影响,且对运动成绩也有着不同的作用。在我们的日常训练中,大多数体育工作者对助跑和起跳比较重视,对助跑与起跳对运动成绩的影响有较深的体会和认识.但却忽视了对腾空落地动作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以致有些教练员在训练中不重视腾空和落地技术的训练,没能深入研究腾空技术与助跑、起跳之间的联系及落地技术对最终运动成绩的影响等,使得运动员的整体跳远技术得不到合理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王小友 《中华武术》2009,(10):18-20
跳远是非周期性运动项目,运动持续时间短、技术性强,以发展速度提高全程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能力为重点,集助跑速度、助跑节奏与起跳能力于一体。跳远不仅要求运动员的专项素质高,还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技术和心理品质。跳远训练指导思想的确定、训练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运动员成绩的提高等都依赖于对跳远项目特征的正确认识。本文通过对男子跳远运动员王海参加2009年吉安市少年田径比赛的训练分析,说明跳远训练要因人而异;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确定科学的切合实际的训练指导思想,是提高跳远训练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梁媛媛 《体育世界》2010,(10):119-120
助跑起跳是跳远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跳远运动技术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为此,本文通过对跳远技术中影响助跑准确性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克服方法及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助跑与起跳是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是跳远技术的关键。但是,对于助跑速度应该用多大的力量和起跳时的摆腿、摆臂又起多大作用?在这个问题上始终存在分歧,现提出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5.
经过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在跳远运动中助跑速度是决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跳远运动员的训练中,要侧重抓好助跑速度训练。1、掌握正确的助跑技术正确的助跑技术应使身体重心相对较高,动作轻松,节奏感强,速度随着步长的加大和步频的加快而逐渐提高,在起跳前2一  相似文献   

6.
助跑是跳远项目最重要的技术环节之一,运动员必须通过助跑才能获得动力。难怪有人说,跳远运动员所创造的成绩2/3取决于助跑,可见助跑作用之大。因此,我们应该对助跑的训练给予特别的重视。那种在跳远训练中只重视起跳和空中动作,而忽视助跑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在...  相似文献   

7.
跳远运动成绩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运动员助跑速度、起跳技术、空中保持合理姿态、落地技术等。而在起跳技术中,踏板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我们常看到运动员以几厘米的差距输给对手,而自己却在踏板时相差十几至几十厘米。因此也有教练员将踏板的准确性单独作为决定跳远成绩的因素,而从起跳技术中分离出来,在教学和训练中安排专门的训练内容。结合起跳技术训练,或是专门训练,对踏板准确性都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跳远成绩的提高,强调用提高助跑速度来提高成绩的训练方法越来越被重视。充分利用和发挥已获得的速度,努力提高跳远助跑速度的使用率,减少起跳中的速度损耗,在起跳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速度,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提高跳远成绩的重要训练途径。  相似文献   

9.
1 助跑速度越快 ,跳远成绩越好田径运动跳跃项目属非周期性运动项目。按其用力特点 ,则属于速度———力量性项目 ,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和爆发性用力的能力 ,对运动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跳远的完整技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等 4个部分组成 ,它们对跳远成绩的影响虽有不同 ,但却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因此 ,正确地完成跳远技术的各部分动作 ,以及实现各部分动作的有机结合 ,非常重要。其中 ,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是跳远技术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大量的研究表明 ,在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的关系上 ,影响跳远成绩的所有因素中 ,助跑速度所…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跳远训练过程中,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有些运动员平跑速度很快,但在跳远的助跑中却发挥不出来。原因不是运动员不想跑快,而是一旦跑快就跳不起来。这就是说运动员的跑跳结合能力差。要想提高跑跳结合能力,除需提高相关的专项素质外,技术训练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跳远的助跑速度与跳远成绩密切相关。但是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关键是看在高速助跑中能否完成起跳。所以严格地说,起跳瞬间的助跑速度才是决定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鲍威尔和刘易斯,他们在起跳瞬间的助跑速度均达到每秒11米以上,而在这种高速的水平位移中能…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法、运动生物力学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力量训练方法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8步助跑跳远、4步助跑5级单足跳、4步助跑5级跨步跳、起跳腿跳深摸高、起跳腿跳深跳远等5项练习被公认为发展跳远起跳力量的方法;8步助跑跳远、4步助跑单足跳、4步助跑5级跨步跳是与跳远专项非常接近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跳深跳远练习可以促进运动员提高积极着板起跳技术。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跳远起跳过程中髋关节技术特征是跳远动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提高与改进跳远起跳技术有着重要的影响,掌握在跳远的起跳、着板、缓冲、蹬伸阶段"送髋"的角度和方法,为提高我国跳远水平提供具体量化参考指标。研究方法:根据我国运动员调控髋关节运动的状况和国内与国外优秀运动员跳高的差距,通过对比研究起跳过程中髋关节技术特征。研究结果和结论:跳远运动必须合理地完善起跳技术动作,在训练中专门发展髋关节肌肉的力量,以及髋关节灵活性,有意识地运用髋关节动作协调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训练实践经验,以综述方式对跳远的快速起跳技术进行阐述和分析。发现速度力量即运动员产生爆发力的能力,是跳远运动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之一,同时,跳远是速度与力量紧密结合的运动项目,其成绩的好坏主要是取决于起跳离地瞬间的初速度及腾起角度。  相似文献   

14.
We investigated the immediate effects of the combined use of inclined and raised flat boards on the take-off motion of the long jump. Eight male long jumpers were videotaped with two high-speed video cameras (250 Hz) set perpendicular to the runway. The athletes jumped with three modified take-off boards: upward-inclined boards of two different inclinations (2.5 and 5.0 degrees), and a raised flat board (50 mm high). The jumpers performed pre- and post-jumps using their own techniques before and after use of the boards to test their effects. The post- jump revealed significantly less reduction in the horizontal velocity during the take-off than the pre-jump,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verting the velocity from horizontal to vertica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post-jump. The post-jump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ly less knee flexion of the take-off leg during take-off. The reduced knee flexion and slower extension velocity of the take-off leg in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post-jump contributed to increasing the knee extension torque in the second phase and resulted in the increases in vertical ground reaction force and vertical velocit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combined use of the inclined and raised flat boards induced immediate effective changes in the kinematics and kinetics of the take-off motion and represent appropriate training tools for take-off techniques of the long jump.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信息技术、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跳远决赛前三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跳远起跳技术进行运动学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世锦赛女子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技术整体上已达到世界优秀水平,在起跳阶段蹬地角度、起跳扇面角度比较理想;在起跳中时间大体呈现T1> T2=T3 的特征,存在较大的不合理性;运动员起跳腿的"缓冲与蹬伸"和摆动腿的"蹬、摆"技术呈现出摆动腿摆动不积极、蹬伸质量不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跳远技术参数和跳远踏跳阶段踏跳力一时间曲线,剖析助跑速度损失量、起跳快速支撑和蹬伸在跳远起跳垂直速度的生成机制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原因,对跳远垂直速度生成提出了新的见解,并为创新跳远训练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助跑技术是跳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助跑的准确性又是影响跳远成绩稳定发挥的关键因素。采用文献资料、实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从助跑距离的确定,改善初始助跑节奏,对提高中学生跳远助跑准确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跳远助跑运用标记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为中学生跳远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跳远起跳技术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运用目标"俯角板起跳"练习的教学新方法.结果表明:运用目标"俯角板"起跳练习,能有效改进学生在跳远时的起跳技术及提高学生的起跳能力,在跳远教学中具有实际的可行性与推广性.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等方法分析比较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跳远前三运动员助跑与起跳技术的运动学特征,为提高我国男子跳远水平提供训练方向。研究表明:门科夫后4步提速不明显,趋势变化较平缓,卢瑟福德助跑节奏稳定,仅在后1步时有加速踏板,不利于起跳发挥,李金哲助跑步幅较大、频率加快、提速明显,后3步节奏变化稳定,为高速助跑中完成起跳技术提供了保障。李金哲与门科夫、卢瑟福德相比,助跑结束阶段,摆动腿折叠不足,起跳蹬伸受限,垂直、水平速度利用率小,引起垂直高度受限,导致支撑缓冲时间增长。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04-2012年间参加奥运会、世锦赛男女跳高、跳远、三级跳、撑杆跳八个单项的前三名共126名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及其年龄特征进行统计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形成这一特征的因素,为田径体能跳跃类项目的选材与训练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在这四个项目中,跳远男女运动员的年龄与竞赛成绩成正相关;三级跳和撑杆跳男女运动员的年龄与竞赛成绩成负相关;跳高项目男子运动员竞赛成绩与年龄成正相关,女子运动员成负相关。因此,运动训练中应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项目、不同性别,合理地进行运动员选材、安排训练计划与人才培养,进行符合运动员自身年龄阶段特征的训练,不断挖掘其运动潜质,提高运动员竞技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