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创新资源的聚集和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也是对创新资源聚集和优化的过程,从集群的概念和创新资源的分类入手,以瑞安汽配产业集群的形成为例,阐述了产业集群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对创新资源的不同聚集效应,同时描述了创新资源在产业集群形成、发展中的流动过程。分析了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产业集群资源优化配置途径。  相似文献   

2.
面向产业集群创新的知识资源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知识资源结构特点以及新的知识需求,传统产业集群需要从原先多个企业内部的、孤立的、分散的信息处理系统转化为产业、机构、高校和政府之间的、协同集成化的知识资源管理系统.本文提出了从资源协同配置、综合技术平台和机构重组三个方面建立跨企业的知识资源组织体系,同时论述了面向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启万  王兴元 《科研管理》2013,34(10):153-160
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有助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创建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品牌。本文运用文献法、焦点小组访谈、实证研究逐级递进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由8个类别和33个关键要素构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品牌生态系统,并验证了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其中,品牌宏观要素、品牌产业要素、品牌资源要素、品牌支持要素正向影响品牌集群要素,品牌宏观要素、品牌产业要素、品牌集群要素正向影响品牌企业要素,品牌企业要素正向影响品牌市场要素,而品牌竞争要素与品牌企业要素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梅强  李文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3):179-183
创意产业集群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形式,是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结果,同时也是多数国家发展创意产业所采用的方式。从创意产业集群中最重要的主体——创意企业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企业合作过程开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对企业在不同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创意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的达成主要受合作收益系数、参与合作企业自身的创意水平以及合作风险系数等因素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集群企业竞争演化的Lotka-Volterra模型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者对产业集群与竞争是否共存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企业竞争演化存在许多风险,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产业集群的协同演化。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对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捕食与竞争关系进行研究,集群企业竞争演化策略选择应以正确的集群企业兼并战略为导向、注重集群企业的竞合博弈均衡、强化政府与中介机构的引导作用等。  相似文献   

6.
当前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新市场环境下,制造业集群演化和升级路径备受关注。研究从制度逻辑理论出发,以东莞大朗毛织产业为例,揭示多重制度逻辑视角下制造业集群演化与升级过程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集群演化与升级是一个渐进式演化与突变式升级交替的过程。渐进式演化阶段,集群逻辑以市场逻辑为主;突变式升级阶段,集群逻辑以政府逻辑为主。第二,制造业集群原有政府逻辑与市场逻辑之间的冲突是推动集群升级的主要动力。第三,随着集群发展壮大,以行业协会为主体的专业逻辑对政府逻辑替代作用趋势明显。第四,制造业集群发展是基于效率机制(市场逻辑主导)与合法性机制(政府逻辑主导)共同作用,各行为主体(政府、行业协会和集群企业等)协同演化和升级扩散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在地理空间上相对集中又相互关联企业之间竞争合作的博弈关系促使了产业集群的产生和不断发展,产业集群各企业在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博弈关系。本文对同质企业间的博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博弈、产业集群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博弈以及政府与市场间的博弈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博弈分析的产业集群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以北京为案例区,基于基本单位普查和经济普查的大样本企业数据,运用反距离加权插值分析方法模拟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进而采用宏观政策分析与微观企业调查相结合方法,探讨政府与市场共同作用下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研究表明,①1996-2008年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单中心、双中心和多中心空间结构并存.②转型期市场与政府双重力量共同影响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生成及演化:从中央到地方的服务业领域体制改革、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以及信息化背景下首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交通通达性、面对面接触需求、企业形象与品牌效应、配套设施与创新环境、企业发展空间、土地成本或租金价格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行业类型、企业规模和企业性质的差异性对企业区位选择也存在明显影响;政府通过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城市发展方针政策调整、城市重点功能区规划建设、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进行宏观引导和调控.③西方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生成及演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发过程,北京则是转型期市场和政府双重力量共同作用下组织与自发相互影响的过程,西方企业区位选择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但受到政府力量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具体区位决策时必须进行适当的修正.  相似文献   

9.
特定产业集群的形成、演化与升级过程,与产业的全球空间疆域变迁密不可分,而后者则体现了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推动下价值链分工模式的不断深化。在产业竞争、跨国公司战略、不同地理区位能力构型之间协同演化的复杂动态过程中,升级潜力取决于特定集群能否顺应产业竞争生态及空间疆域的持续变迁,实现自身区位能力构型的提升与转换。以新加坡HDD产业集群为例,具体分析了这一演化过程及相应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0.
集群供应链绿色合作是解决产业集群工业污染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针对目前集群企业绿色合作动力不足问题,建立了集群供应链绿色合作行为与政府作用的演化博弈模型;在分析不同单链式供应链不同策略下各自的成本和收益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了集群供应链跨链绿色合作与政府管制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废弃物的产出规模、废弃物再利用固定投资、原材料的采购价格是集群供应链跨链绿色合作的先决条件;政府对废弃物排放而进行的罚款、政府的监管成本、政府监管失职招致的信誉损失对集群式供应链跨链绿色合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避免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盲目、无序的竞争以及产品同质化,完善产品布局设计格局,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为此,本文从产品结构性能、创新能力、价格以及空间创新密度四大维度构建一种数据驱动的产品布局设计方法。以产业集群数据资源为基础,运用聚类算法和文本挖掘技术构建产品设计决策模型,为产业集群产品的布局设计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以宁波注塑机产业集群为例,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08—2017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以及企业所在城市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分析,考察普惠化制度安排和选择性直接支持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创新治理效应。研究发现:(1)与选择性直接支持相比,普惠化制度安排能够更精准地促进企业高质量研发产出,且其创新促进作用更持久;(2)政府参与创新的两种方式对企业高质量研发产出存在协同促进作用;(3)普惠化制度安排能够缓解不完善的市场化环境对企业研发活动的负面影响,而选择性直接支持的创新促进作用在较高的市场化水平下才能充分实现;(4)普惠化制度安排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研发绩效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选择性直接支持的政策效果在成长期企业中更显著。政府应在进一步优化现有选择性、差异化直接支持政策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功能性、普惠化的制度安排推动国家创新治理体系完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13.
周璇  陶长琪 《科研管理》2021,42(7):126-136
本文首次提出技术嵌入式创新的概念并将其量化,首先探究技术嵌入式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协调化的驱动机理,继而选择2003—2015年我国分行业的工业企业数据,基于驱动机制下的内外驱动因素,构建水平式知识溢出空间权重矩阵,深入分析水平式知识溢出下技术嵌入式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协调化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源、技术创新战略和经费资源等内部驱动因素和政府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等外部驱动因素是实现技术嵌入式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协调化共生演化系统的推动力和拉动力,两者的相互作用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全局角度以及局部角度的水平式知识溢出下技术嵌入式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协调化的空间效应均显著为正;产业结构协调化存在行业技术嵌入式创新水平的时空异质性,不同行业间的分布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本地产业布局与两地竞争性招商两种背景下企业向外生型企业集群的迁移,通过将园区所在地政府与园区企业合并作为分析主体,对影响企业作出不同迁移决定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治理非集聚性迁移的具体应对方式以促进工业园区集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魏江 《科研管理》2003,24(4):54-60
本文从网络观研究了小企业集群及其创新网络的基本内涵和结构,从集群整体和集群成员两个方面揭示了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产生和创新网络中知识溢出的经济性和存在意义,分析了集群知识溢出的途径和影响因素,以及知识溢出的动态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李长青  彭馨 《科研管理》2021,42(9):34-43
    本文从企业迁移效应和激励效应角度,利用微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税收竞争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路径进行分解。研究发现:(1)地方税收竞争可以有效提升本地区的出口产品质量。(2)异质性分析表明,税收竞争对外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比内资企业更大;税收竞争对高效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比低效率企业更大。(3)MP动态分解显示,地方政府税收竞争通过激励本地区企业提高生产率(而非引入高效率的新企业)来提升本地区的出口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疆矿产资源开发效应及其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产资源勘察、开发、利用等活动,对资源地的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正面和负面效应。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已成为其支柱产业。矿产资源开发一方面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和投资的扩大,增加了利益相关者的收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导致了产业的单一化和重型化,产生"荷兰病"效应,对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产生挤出效应,对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耗费大量的水土资源等,不利于新疆的跨越式发展。矿产资源开发效应对利益相关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资源开发的企业而言,直接享受资源开发的高额利润,将产生的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等负面效应转嫁给其他的企业和当地的居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程度不同的享受到资源开发的正面效应,但也承担着资源开发产生的负面效应;当地的居民直接享受不到资源开发正面效应,却直接承担着资源开发造成的资源诅咒效应、资源效应和环境效应等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吴杨  倪欣欣  马仁锋  张文忠 《资源科学》2015,37(12):2362-2370
以城市工业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统计方法和GIS的最邻近点指数、α指数、β指数、γ指数和通达性指数测度上海市64家有代表性的工业旅游景区总体空间分布类型与联动特征。这将为城市工业旅游景点开发模式选择和旅游线路设计提供空间决策依据,同时又有助于完善后工业社会城市的工业旅游景区与毗邻地区的综合规划策略。研究发现:①上海市工业旅游资源总体呈弱集聚分布,旅游网络趋于环网型;②不同类型的工业旅游景区空间集聚程度与连接程度不同,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集聚度与连接度比工业企业景点、工业博物馆高,说明创意产业集聚区工业旅游发展成熟度要高于工业企业景点与工业博物馆,而后两者相较之下存在较高开发潜力;③上海市核心区工业旅游景区通达度较好,具有良好的联动条件与联动潜力。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6年至2016年的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聚焦产业要素集聚视角研究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来源,利用莫兰指数(Moran′s I)进行空间相关检验,通过LM等系列检验确定本研究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结论指出:(1)总体来看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点,创新能力存在区域间的空间正相关;(2)劳动、技术、人才、规模等要素集聚及税收优惠政策都对地区内高技术产业各阶段创新能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资本集聚对产业创新转化存在逆向作用;(3)FDI和政策支持都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存在约束,原因是FDI与政府资金目的导向差异性所致。  相似文献   

20.
基于资源基础观使用fs/QCA对广东省19个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当地产业基础、院校品牌、政府和院校资源支持无法单独构成高质量新型研发机构的必要条件;(2)存在驱动高质量高校与当地政府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的3条路径:1)当地产业基础好,院校品牌知名度高可获得较好发展;2)若院校品牌知名度不高,资源支持高可获得较好发展;3)当地产业基础好,资源支持高可获得较好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