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利用水热反应合成了超分子化合物1,2-二(2-苯并咪唑基)乙烷磷酸盐(C16H16N4)(H2PO4)(2H2O)2,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a=0.703 1(5)nm,b=1.774 3(13)nm,c=0.846 9(7)nm,β=106.351(9)°,V=1.013 9(13)nm3,Z=2,Dc=1.619 g/cm-3,F(000)=516,μ=0.281 mm-1,GOF=1.043,R1=0.051 3,wR2=0.166 8.单胞分子间通过氢键及π-π堆积作用相互形成三维网状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
通过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一个新的化合物:化合物[Cu(I)2(L)2(HE)2]2(H4Mo8O26)(I)(L:3-(2’-吡啶基)吡唑)(I)。单晶衍射数据显示,化合物I是由双核单元Cu(I)2L2(HL)2和ε-[H4Mo8O26]簇组成。Cu(I)2L2(HL)2具有中心对称性,其中铜离子被有机配体3-(2'-吡啶基)吡唑的2位氮原子和吡啶氮原子螯合。同时,3-(2’-吡啶基)吡唑的1位氮原子连接另外一个金属铜离子。由此形成了一个CuNNCuNN六边形结构,两个铜的距离为3.907A。晶体数据:C32 H28Cu2Mo4N12O13,Mr=1299.50,Triclinic,P—1,a=12.388(3),b=12.893(3),c=15.408(3)A,V=2125.8(11)A^3,Z=2,Dc=2.030g/cm^2,F(000)=1268,μ=2.202mm^-1,R1=0.0214 and wR2=0.0584[I〉2σ(I)]。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相合成出2-(1-((2-胺基苯基)亚胺基)乙基)-5-甲氧基苯酚,通过IR,H1-NMR表征其结构,进一步合成其5种金属配合物(M=Cu^2+,Mn^2+,Ni^2+,Zn^2+,CO^2+),大肠杆菌的生物活性实验表明:配体与锰形成的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比配体强.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了几种不同制取方法和不同因素对固体酸CsH2PO4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仪(日本理学)分析表征其结构,得出制备酸CsH2PO4的最佳条件和方法是:选择在70℃恒温,Cs+浓度为15.4mol.L-1,pH=7的反应条件下甲醇萃取。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非均相电解Ce2(SO4)3条件进行摸索,得出非均相电解Ce2(SO4)3的最佳电解条件为:硫酸铈浓度0.45mol.L-1,硫酸浓度为1.5 mol.L-1,电流密度200 mA.cm-2,电解电量比为110%,电解温度为40℃。在最优条件下,五次平均电流效率达到96.00%。  相似文献   

6.
用二氯甲烷作溶剂,以PEG-400为催化剂,合成N-(4-氯苯甲酰基)-N′-(2-氯苯基)硫脲,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标题化合物((C5N2H6)3(C5N2H7)3[(PO4)Mo12O36]·2H2O,Mr=2403.00)并得到单晶,晶体衍射实验发现其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体学参数:a=13.316(3),b=22.414(5),c=20.063(4),α=90.00(4)°,β=100.743(3)°,γ=90.00°,V=5883(2)3,Z=4,Dc=2.713Mg/m3,μ(MoKα)=2.608mm-1,F000=4604,最终R=0.0596,wR=0.1345,GoF=1.042.配体由由簇阴离子[(PO4)Mo12O36]3-之间通过端基氧与2-氨基吡啶形成氢键而相互连接,中间填充了一些水分子及2-氨基吡啶.  相似文献   

8.
文章用2-(5-甲基-1,3,4-噻二唑)-硫乙酸配体和1,2-顺(4-吡啶)乙烷配体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镍配合物{[Ni(bpe)(Hmtyaa):(H:0):]}lq(1)(Hmtyaa=2-(5-甲基-1,3,4-噻二唑)-硫乙酸;bpe=1,2-顺(4-吡啶)乙烷,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并对它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中镍原子采取六配位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模式.bpe配体采取双齿桥连模式将临近的镍原子连接成一维链状结构,在配合物1中配位水与羧基氧以及配体中的氮原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将链状结构连成三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分子式为[Co(tdc)(phen)(H2O)]n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H2tdc=2,5-噻吩二羧酸,phen=1,10-邻啡啰啉)1,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晶体学数据:a=1.0916(2),b=1.5713(3),c=1.1333(3)nm,β=115.943(4)°,V=1.7480(7)nm3,C18H12CoN2O5S,Mr=427.29,Dc=1.624g/,μ(MoKα)=1.135mm-1,F(000)=868,Z=4最终R=0.0458,wR=.0941(2445个可观测点).该配合物是一维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10.
SAT问题(可满足性问题)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问题,研究SAT问题的方法很多,利用极小不可满足公式的性质来研究SAT问题是近几年兴起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文章主要利用(1,*)-消解和分裂方法研究了差为2的唯一极小不可满足公式集(Unique-MU(2))和差为2的对称极小不可满足公式集(SYM-MU(2))的结构和复杂度.  相似文献   

11.
测定和计算了新化合物K_2Eu(SO_4)_2的晶胞参数、原子坐标、原子间距离和配位数。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属三方晶系,空间群R(?)m,该晶体的六方晶胞参数为a=546.42(8),c=2083.6(6)pm,Z=3,V=5.386×10~8pm~3,Dx=3.91g.cm~(-1).Eu(Ⅱ)占据了晶胞中的(a)格位即对称中心,荧光发射392nm.固溶体K_2Sr_(1-x)Eu_x(SO_4)_2在x=0.1时有很强的荧光发射。还报导了红外图谱。  相似文献   

12.
采用提拉法(CZ法)生长出了Sm3+:NaY(WO4)(2简称Sm3+:NYW)单晶,给出晶体的较佳生长工艺:晶体沿[100]生长,转速为15—20r/min,提拉速度为1.0—2.0mm/h,分五个程序退火。TG-DTA分析得到晶体的熔点为1203℃。通过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检测晶体中稀土元素Sm3+的含量。另外,测量了室温下250—2000nm范围内的吸收和透过光谱以及在405nm激发下的上转换荧光发射谱。结果表明:Sm3+:NYW晶体具有易于生长、分凝系数高、吸收峰强、吸收带宽等优点,在LD泵浦的激光器中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锌的配合物Zn(H2 O)4 ( 4 PDC)2 [4 PDC) =4 pyridinecarboxylate],经X 射线表征 ,晶体数据 :分子量为 381 .66,三斜晶系 ,空间群P 1 ,a =0 .6342 1 ( 7)nm ,b =0 .691 79( 5 )nm ,c=0 .92 80 2 ( 8)nm ,α =96.2 2 7( 8)°,β =1 0 4 .979( 7)° , =1 1 2 .872 ( 7)° ,V =35 2 .2 7( 6)cm-3 Z =1 ,Dc =2 .1 95gcm-3 ,T =2 93( 2 ) ,λ =0 .0 71 0 73nm ,μ(MoKa) =1 .797mm-1,R1=0 .0 2 1 9,wR2 =0 .0 62 2 .在该配合物中 ,每个Zn(II)离子是六配位的扭曲四角双锥构型 .X -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该化合物的羧基O和配位水分子O通过O…H—O氢键在链方向上和链之间形成网状结构 .  相似文献   

14.
使用水热法合成了NaGd(WO4)2:Yb3+,Er3+,Tm3+荧光粉,借助PMMA胶体模板自组装法制备了三维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并表征了样品的表面形貌和结构特征。样品具有四方晶系NaGd(WO4)2的晶格结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规则排布的微球蛋白石模板和退火之后形成的正六边形空腔结构。光谱测试发现,在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微孔直径185 nm左右时,得到了相对最强的发光增强效果;实验样品中光子带隙的存在显著增强了蓝光发光而抑制了红光发光,导致光子晶体样品整体发光从荧光粉的暖白光转变为偏绿色。对比荧光粉样品,反蛋白石光子晶体样品中Er3+离子4S3/2→4 I15/2的发光寿命显著增加,但光子带隙的变化对寿命影响不大。与参考样品相比,反蛋白石光子晶体样品对温度淬灭现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实验选择60盆盆栽月季,随机分成处理1组、处理2组、处理3组和对照组,每组5盆,重复3次,研究KH2PO4不同用量对盆栽月季的影响.结果表明KH2PO4用量适宜时,对月季新梢的茎长和茎粗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增加叶片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并可提高花色等级、增加花产量,其中KH2PO4的最佳用量是6g/盆.  相似文献   

16.
以NaZr2(PO4)3为基础,掺入Al,通过水热法合成出Na1+xAlxZr2-x(PO4)3系列化合物。XRD研究表明:取代后的生成物保持着原结构。离子电导研究表明:化合物的离子电导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成功地实现了对酸敏感的(E)-2-(1,3-二硫戊环-2-亚基)-3-羰基-5-芳基4-戊烯酸1与脂肪醇的酯化反应,以较好的产率生成相应的酯3.  相似文献   

18.
以去甲氨噻肟酸乙酯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α-澳代异丁酸叔丁酯合成了头孢他啶侧链酸乙酯,分析了不同溶剂、碱的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较佳的反应条件为:溶剂DMF350mL,摩尔比为去甲氨噻肟酸乙酯:α-澳代异丁酸叔丁酯:无水碳酸钾=1:1.2:2,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4h.在此条件下,反应收率达89.6%.  相似文献   

19.
用La2(SO4)3、IBA分别处理桂花插条对生根有促进作用.La2(SO4)3使根的长度明显增加,根的鲜重、干重显著提高,其中以1×10-4mol/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1×10-5mol/L浓度的处理.IBA(1×10-5mol/L)则明显扩大了生根范围和增加了插条生根数.La2(SO4)3与IBA混合使用对插条根鲜重和干重的促进有加合效应,而在生根范围、生根数、根长度方面则表现为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