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位结构是英语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修辞手段 ,在现代英语中应用日益频繁。本文简要介绍了外位结构的特点以及在汉英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旨在帮助我们把握翻译的本质 ,从而简化汉译英的难度 ,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英汉翻译中,译文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符合译语语言表达习惯。翻译时不能逐字翻译,也不能一味追求词类的对应,而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搭配习惯进行不同的翻译搭配来选择和确定词义。对于英语长句的处理,可以采取葡萄型向竹竿型转换。对于很难译成汉语对应形式的句子,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变通手段,诸如:词性转换、肯定和否定互换、正说反译和反说正译等翻译技巧。翻译出来的词句既要传意,又要使人容易接受,这样才能体现翻译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3.
在翻译英语成语和谚语时 ,应采用直译、意译、套用、增减词义等灵活方法 ,以达到不失原语言内涵且符合中国语言习惯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隐喻的认知观与翻译的认知观基础上,从英汉相同、相似和空缺的概念隐喻三个方面探讨隐喻翻译的认知过程,最后得出结论:在隐喻翻译过程中,译者翻译的是隐喻表达,而不是概念隐喻,所有的隐喻的理解与表达都受到概念隐喻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变化,汉语中的词汇也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热点新词不断涌现。汉语词汇英译,可作为对外文化传达所需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研究近年来一些高度受关注的汉语热点新词的英译,涉及生活、文化、时政、经济及教育等领域,如"啃老族"、"伤不起"、"你懂的","山寨""拼孩"等汉语新词的英译版本,并进行比较和分析,推荐简单而优美的译文,旨在帮助汉语的对外文化传达。  相似文献   

6.
把汉语的称呼语“某某老师”直译成英语的“TeacherSo -and -so”或音译成“So -and-soLaoshi”是不妥的。根据英语称呼老师的正确方式 ,“某某老师”应该英译作“Mr .(Miss)So-and -so .”汉语翻译必须考虑英语语言的文化习惯 ,切不可为追求意义的对等而一味进行直译或音译。  相似文献   

7.
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下的句法分析教学在今天的英语教学中仍大有作为。它不仅符合我国英语教育的国情,也符合语言教育的规律。因为我国是一个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国家,更多的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仍然运用母语进行思维,采用双语互译的行为居多,因此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下的句法分析教学仍将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与宗旨。句法分析实际上也就是探讨如何把词汇和意义通过语法规约性地连在一起,从而构建成句子用在社会行动中进行交际,通过句法分析教给学生如何通过词与词和语法的衔接与组合来达到构成意义的重要手段,并合理运用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趋异性和趋同性,有意识培养由汉语向英语过度的言语生成潜能,实现语言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8.
翻译的过程涉及译者的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汉语成语翻译中形象语言的处理是成语翻译成功与否的关键,既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表达形式,更涉及到两种文化背景。在汉语成语英译的理解阶段,译者要充分激活与文本相关的图式,同时也要充实自身的知识和文化图式。在汉语成语英译的表达阶段,译者要做到激活译文读者头脑中已有的图式,还要帮助译文读者构建新的图式,以致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英语定语从句应用广泛。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法上的巨大差异,以及定语从句句法功能的多样性,导致对定语从句翻译有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分析、评述张谷若的《德伯家的苔丝》汉译本中定语从句的翻译实例,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定语从句汉译技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许渊冲汉诗英译中文化翻译策略的分析,展示了文化翻译策略与译本接受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翻译家的生命价值和许渊冲译作永久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从英语的主语突出和汉语的话题突出的特点出发,时部分英汉谚语及其互译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英译充分体现了主语突出的特点;汉语谚语和英语谚语汉译则充分体现了话题突出的特点.在英汉谚语互译时,译者常采取转换主语、增补或删减主语等方式;英语谚语的主语是必不可少的;汉语谚语则常省略主语,各种话题句式的频繁使用也是谚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从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相似性和不同性两个方面论述了汉译英中汉语文化因素的正确理解与表达,指出了对文化因素的正确理解与表达在汉译英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外来词及其对现代汉语构词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广义的角度对当代源自英语的外来词进行界定 ,可把当代外来词分为音译词、意译词、字母词。在此基础上 ,笔者探讨了当代外来词的新变化及其对现代汉语构词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英语海事公文是一种同时兼有海事科技术语和公文文体的正式文体.本文从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对其独特的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与阐述,并探讨相应的汉译方法,旨为英语海事公文汉译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英诗特点的比较,试图回答诗可译不可译,译成散体诗还是韵体诗的问题,通过实例分析,重点讨论许渊冲先生倡导的译诗“三美”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际海事公约中的术语和定义存在句子长、成分复杂、翻译起来比较吃力等问题,选取国内航运界专家对国际海事公约中术语和定义的英译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翻译学理论和方法,对国际海事公约中的术语和定义的翻译技巧展开剖析.这对海事英语及相邻行业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与英语属于不同语言类型的事实决定了这两种语言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汉英语中的主语(英语中形式主语除外)都是天然的话题(主位).英语的主语只有名词或名词性的词语才能担当,而汉语除了名词外,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主谓结构(小句)都能做主语,这就在翻译的时候产生了转换的问题.而汉语无主句的存在又直接导致了翻译时需要运用补充的手段来弥补主语的缺失.因此,翻译的前提应该是对源语和目的语的特点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得到符合目的语规范的译文.  相似文献   

18.
东西方不同的民族文化,突出地反映了东西方民族语言方式的差异性。正是这一差异性,形成了民族文化“传通”的种种译名误区,致使一些少数民族风情译名寓意荡然无存。为此,文章论述其译名误区的形成及其必然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就如何有效跨越其误区的途径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MSP是e-航海战略框架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该术语及其汉译名在国内学术文献中使用不一,且最常用的汉译名"海事服务集"未能准确反映原本之意。从术语学角度出发,其汉译名应基于对国际海事组织(IMO)所给定义的全面解读以及对该术语中英文单词的正确理解,同时也要合乎汉语术语体系表述的规范。从术语翻译学理角度探讨MSP的汉语译名,对e-航海战略衍生的大量专业术语的翻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饮食便是其一朵艳丽的奇葩。如今,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中式菜肴的准确英译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上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因此,结合翻译实践探讨中式菜肴的英译方法和技巧,就显得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