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及时察觉并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种种思维方法,要注重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本文就物理电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做了一些研究,主要分析了发散思维、类比思维、等效替代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级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当前被忽视或者说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发散思维.本文从地理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发散思维的基本内容以及把握转轨、善用启发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等方面谈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3.
发散思维是一种让思路向多方向全面展开的立体型、辐射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符合现代教学提倡的学科教学的任务,即不局限于传授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挥各学科教学的特殊作用。为此,物理学科应强调师生运用类似研究性学习的思想和方法,通过对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等教与学的科学探究过程的加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数列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思维是在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容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是以发散思维方式和辐合思维方式进行的 .作为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过程中 ,要不断地学习、创造、启迪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相似文献   

6.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级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重视培养当前被忽视或者说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发散思维。本文从地理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发散思维的基本内容以及把握转轨、善用启发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等方面谈一点想法。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核心工作是要强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尤其需要具有探究创新能力。因此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启迪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恩维能力。而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手段和重要途径。本文就以一个侧面进行“摭谈”。即谈谈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如何启迪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做法及其感悟:①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的作用和意义,并提出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是其一个方面,是提高学生探究创新能力的核心。②用多种方式方法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③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的训练,启迪他们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在学习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求新、求异。  相似文献   

8.
在抽象思维过程中,按照思维展开的方式不同,分为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两种.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发散思维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作者教学体验,论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发散性思维活动是创新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将所设置的问题内涵及外延进行丰富和延伸,展现问题的丰富性及能力型特性.高考升学压力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往往重视学生解题数量的"训练",采用"题海战术",而忽视学生解题质量的"锤炼",导致包括思维能力在内的学生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问题是学科内涵、要义和知识体系的有效载体及展示的平台.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特别是发散性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和功效尤为显著.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当前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创造。目前,我国教育界十分重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树立创新意识,就是要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发散思维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自觉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在物理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训练发散思维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关键与核心.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可通过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多方质疑,培养横向思维能力;循序渐进,培养纵向思维能力;琵琶反弹,培养逆向思维能力;旁敲侧击,培养侧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发散与收敛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常常要用到发散与收敛思维。发散性思维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教学意义,因为它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培养逆向思维,消除思维定势,以及利用一题多解等方法,说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邝洪涛 《广东教育》2007,(10):54-56
思维能力是人的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造性思维又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份,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倡导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呈现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维护学生思维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的使命就在于通过各种有效方法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让发散思维的灵光照亮初中物理课堂。本文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创设疑境,诱导学生进入发散思维空间;巧用变式,提升学生发散思维的变通性;一题多探,深化发散思维的独特性;课外延伸,形成发散思维的多向性。教师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思考,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拓宽思维范围,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按照现代心理学家见解,创造能力的大小和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成正比.可见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 发散思维亦称求异思维,是指一种不落俗套,追求变异,从多角度、多方位寻找答案的思维过程.在解决问题时,思路朝着各种可能方向扩散,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种方法,从各种可能设想出发,求得各种合乎条件的答案.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善于联想,重视数学知识的相互沟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 1 对问题条件的发散,拓宽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17.
徐静 《学苑教育》2012,(21):53-53
思维发散是一种从多方向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最大的特征就是拥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灵活多变的,开放性的,具有创造性能力的一种思维模式.思维发散是人的智能结构的最高层次,而思维发散的获得在于培养.通过数学教学培养的思维发散,是具有创造性和创新能力的思维模式,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力的主要手段.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发散性思维就是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现状做分析,指导学生直接掌握思维科学这一武器,自觉地运用思维规律指导自己的学习,使学习变得更主动.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教给学生研究问题多方位思考的科学方法,培养他们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问题解决"的基础,是培养数学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前提要求。数学发散性思维作为用学科自身的品质陶冶人、启迪人、充实人。"问题解决"是人的高级数学思维。高级思维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充分享受思维的快乐,可以让思维自由飞翔。本文就初中数学发散思维的培养谈几点体会,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设置开放性试题、发挥学科优势等教学策略,着力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发散性思维能力,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20.
黄文榕 《考试周刊》2008,(6):182-183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多角度寻求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素质教育内容的重要一环.本文就政治课教学中如何以反思、概念、知识、方法和问题为发散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