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表明知觉学习表现为听众的音位表征动态适应并反映他们所听到的言语。(Norris,MdQeen,&,Culter,2003)然而知觉系统是如何调适,(如果有)又是什么导致这些表征归因到已有的表征系统是函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实验测试了被试对两个易混淆的摩擦音/s/和/∫/在不同时间段、同音和异音条件下知觉表征系统与已有知觉知识建立连接的过程。研究表明:(1)时间不会导致学习的消退;(2)音位表征系统是动态可变的,他与高水平(词汇水平)和低水平(听觉水平)信息在很多方面是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一、认知学派的理论要义及对物理教学的启示 1.认知学派的理论要义 (1)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的知觉世界或心理世界的重新组合。人根据自己的内部结构,能动地对待潜在的环境刺激,感知外部世界,不断地加以选择,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因此,学习就是人的认知结构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55名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了一学期的跟踪研究,获得如下成果:(1)采用作业分析法归纳出小学生计算粗心的三种主要类型:混淆型、错写漏写型、干扰型;(2)运用信息加工理论探讨计算粗心的心理机制,并对粗心型和无粗心型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测试比较,发现知觉、记忆、思维综合障碍是导致小学生计算粗心的直接原因,且不同类型在知觉、记忆、思维方面的障碍各有侧重;(3)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期达到消除小学生计算粗心现象,提高计算成绩,发展认知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美感认识理论的基本论点是:人的认知活动除了逻辑思考,还包含感官知觉和情感的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让人藉着不同的途径由外界获得信息,细致分辨其中的特质,让人有真切的认识。基于感官知觉所发展出来的表征形式,更让人藉以将自己的知识公开化,参与社会与文化的建构。当知觉与知识相互结合,人还能发展出直觉的能力,让我们藉着“有信息基础的猜测”,迅速掌握整体情境特质。学校课程若要改变孩子的心智能力,则应提供孩子通过多重表征形式去理解与建构意义的经验。如此具有美感体验的课程无法事先完全规划,而必须由教与学的历程经验来完成,所以,由美感认识理论来看,课程根本是在教学中形成的,无教学不足以成课程。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小学体育教学面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课堂教学不能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快乐?为什么学生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其教学把学生固定在纯粹的“学科体育世界”里,难以体现课堂教学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在当今这个注重弘扬以人为本的时代,关注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赋予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理应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一、现实的素描:问题与根源走进中小学体育课堂,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往往是远离生活世界、偏重学科世界的单一模式。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往常常只是单一的认知关系,学生的体育学习也…  相似文献   

6.
教学信息表征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信息的表征设计,指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教学目标,结合具体媒体的表现与应用特性,将教学信息进行重新编码、设计的有计划的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传播过程和效果。相对于媒体设备而言,教学信息表征设计的结果是产生与具体的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软件、课件或素材。根据教学软件设计的需要,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学信息的表征设计可分为总体设计和局部设计、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单模态信息设计和多模态信息设计等。不同的设计类型有不同的设计任务和标准,当教师在对教学信息表征进行设计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各类设计形式,…  相似文献   

7.
统计图被广泛用来表征数量信息,能正确阅读和理解统计图已经成为每个公民应对当前现实世界挑战所必备的素养.统计图理解的认知过程包含三个成分:模式识别过程、概念化过程以及指代过程,相应的统计图的视觉特征、读者拥有的统计图图式以及统计图表征的具体内容是影响统计图理解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统计图教学技巧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主要是利用“知觉、学习和思维的相互关系”于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利用准确、有效的诱导练习(良性刺激)信息处理地主要生理感受器,经过教师的“强化信号”指示,使学生有效地利用这种特殊信号加快接受自身内三在的信号,迅速地上升的“知觉”再控制肌肉运动,通过“肌肉感知”教学,从而加速条件反向的巩固,也就是加速了背越式跳主同技术的掌握。  相似文献   

9.
任何科学理论体系都有一个科学纲领.即一个有机联系的、严密的、完整的内在结构.由硬核.保护带和正面、反面启示法组成;皮亚杰认为智慧即认知是有结构基础的.人类的认知是图式的发展与完善。拓扑性质知觉理论认为人们是通过知觉组织(即认知结构)实现对知觉对象(如科学理论)的理解与把握的。因此,在拓扑性质知觉理论基础上两个结构的契合将会是教与学实践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个别化教学最本质的内涵在于,教学以学生的个性差异为依据,适合不同学生的特质和强项,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成长。形式"相同"的教学看起来平等但未必公平,适合每个学生个性的教学才是最公平的教学。个别化教学的公平意蕴可以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层面认识和实践。开展个别化教学需要解决好尊重个性与发展共性的价值冲突、实践中的制度性矛盾、本土问题与国外借鉴、理论研究与学校实施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美术作品首先是作为视知觉的对象而存在的,因此,对视觉原理的研究与应用是美术教育的重要课题。以阿恩海姆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和以贡布里希为代表的图像认知理论是当代视觉艺术心理学的重要成果,他们有关视知觉原理的科学洞见,对于纠正我们当前美术教学中的弊端,改革教学观念,具有相当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根据在化学教学中设计的“口语报告问题任务”,采用出声思维的个案研究方法,并利用问题行为图技术进行个案分析-对中学学科教学专家和新手(中学生)解决中学化学平衡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教学专家和新手解决中学化学平衡问题的思维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教学专家和新手知识的结构化程度不同以及反省认知水平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理科问题解决中的多重表征模型及其教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现有研究状况来看,心理学领域的问题解决研究和学科问题解决及其教学研究之间仍然缺乏有机结合.以表征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指出了约翰斯顿所提出的表征类型和化学三角形的缺陷;依据表征对象的空间尺度和抽象程度,修正并扩展了表征类型的概念和关系;依据认知的深刻程度建立了多重表征模型;深入阐述了该模型的结构、特征及其教学价值.多重表征模型可以较好地阐释学习的过程并指导教学实践,是构建认知理论和理科学科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美不是在知觉之前就已现成地存在着的(不管是在客观还是在主观),只是随着知觉行为的发生,由于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的重组,美才产生了,而且就产生在知觉中。在这种情况下,知觉不仅仅具有审美的功能,而且美直接取决于知觉;知觉直接地孕育了美,直接地成为美产生和存在的处所。只有在知觉中,客体对象才因为主体的加工而成为审美对象;也只有在知觉中,人才把符合条件的客体对象感知为审美对象。审美知觉和一般知觉所不同的是它不仅为主体提供信息和对客体作出加工,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了一种肉身的身体———主体的享受。从知觉传递信息到通过知觉获得享受,这是人的知觉意义重大的一次分化。自此,知觉不仅具有认知的功能,同时还形成了审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是利用“知觉、学习和思维的相互关系”于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利用准确、有效的诱导练习(良性刺激)信息处理地主要生理感受器,经过教师的“强化信号”指示,使学生有效地利用这种特殊信号加快接受自身内三在的信号,迅速地上升的“知觉”再控制肌肉运动,通过“肌肉感知”教学,从而加速条件反向的巩固,也就是加速了背越式跳主同技术的掌握。  相似文献   

16.
理念与实践     
中原 《开放教育研究》2003,(4):F002-F002
理念一词系旧哲学之名词。理念的含义与观念同一。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中,观念是永恒不变而为现实世界之根源的独立存在的非物质的实体,是人思维活动的一种结果,比如人对认知对象的感觉或知觉。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派认为,理念不是永恒不变的,是可以随客观世界变化而改变原有感觉或知觉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的基本矛盾新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传统教学理论中对教学基本矛盾的揭示,似乎仅凸显了矛盾的认知性方面,而对矛盾的情感性方面却忽视了。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传递、加工的过程,也是情感信息交流、感染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两方面同时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由此,对教学基本矛盾提出了情知统一的新论: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教”与“学”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涉及可接受性问题;后者表现为教学要求与学生当时的具体需要之间的差距,涉及乐接受性问题。揭示教学过程中的这一矛盾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而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表征(Representation)又称心理表征或知识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和记载的方式.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因此,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的“心理表征”受到了高度关注,相对于“单一表征理论”,所谓“多元表征理论”即是更加强调数学概念心理表征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19.
江鸿燕  黄都  梁彩胜 《广西教育》2013,(30):60-60,66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和认知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力Ⅱ德纳(HowardGardner)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学生存在智能差异,每个人的各种智能组合方式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20.
过圆锥顶点的所有截面,一定都是等腰三角形,但对于不同的圆锥(底面半径和高不同而言)截面面积取最大值时的情形却不相同,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许多学生误认为过顶点的截面中轴截面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其实不然,下面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