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批评,是教师通过语言教育学生,影响学生行为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每位教师应当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如何巧妙地应用批评手段,以达到“通”情、“达”理、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批评教育的“四要”1.批评要“明确”批评针对性要强,批评对象要明确,批评内容要具体,批评目的要直露。避免那种老师愤愤然,学生昏昏然,漫无边际泛泛而谈的批评。结果,老师一阵“苦口婆心”,而学生左耳进、右耳出,没起到作用。2.批评要“及时”批评要及时,不可拖拖拉拉。对违纪行为要及时制止,防止“小洞不补,大洞难补”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处于人生特定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认识上会存在一些偏差,从而导致他们不自觉地犯错误,这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批评也成为了教师教育学生的一种必用的常用手段。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想使批评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以我们的体会而言,教师应该讲究批评的艺术,做到“四要”与“四不要”。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难免要对学生的过错或失误进行“批评”。“批评”虽然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手段,但也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批评也要讲究“艺术性”。艺术性的“批评”,往往直接决定“批评”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王蓉 《江西教育》2009,(11):27-27
《规定》第十六条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批评方式教育学生.保证了班主任有更大的施教空间,我们为之叫好。《规定》出台之前,有责任心、有作为的班主任并没有放下“批评”这一促进学生成长的利器。看来谈论批评教育,“应当”与否已是定论.关键还是要把握“适当”.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批评是有颜色的。有一种批评是黑色的。学生犯错后,教师“横眉冷对”,而且还施以阴阳怪气的讽刺挖苦。“黑色批评”会使学生觉得尴尬、难堪,甚至耻辱,而且还很有可能使他们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无法“抬起头来走路”。还有一种批评是白色的。教师对犯错的学生“凶神恶煞”地大声呵斥,紧随其后的还可能是不堪忍受的严厉惩罚,这种批评给学生留下了一种“白色恐怖”的感觉,所以被称为“白色批评”。这两种颜色的批评都会使学生饱受“心灵之灾”,而结果也只能是饮鸩止渴。因此,我们呼唤真正有助于学生成长的“绿色批评”。提起“绿色批评”,…  相似文献   

6.
批评是班主任教育学生常用的教育方法。教师批评学生要讲究艺术。教师在批评学生前要多思,在批评学生时要讲策略,批评后还要做好善后工作。让学生在“和风细雨”中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7.
学生“顶牛”怎么办?王月英孙兴良我们做班主任的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学生犯了错误,你批评他,他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跟你“顶牛”。这时,班主任要把握好批评的“度”,如果大动肝火,不注意耐心启发,便会造成僵局。那么,应如何教育学生放弃“顶牛”,并认识和...  相似文献   

8.
让“良药”变得不“苦口”云南师大附小陈虹当班主任,总免不了要批评学生,但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被批评者往往难以接受,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怎样才能使批评这剂”良药“变得不“苦口”呢?谈点个人的体会。首先.要明确批评的目的。批评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杨朝晖 《河北教育》2009,(11):24-27
教育批评怎样才能达到理想效果?艺术批评不失为“恰当方式”.教师批评学生,的确要讲究批评的艺术,下列经典案例或许对我们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大多数老师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要找学生个别谈话时,大部分同学都会争着“偷听”,而被叫者则是一脸惶恐。用学生的话说,“个别谈话”简直就是“受审”,虽然这种说法带有偏激性,但其中的问题却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个别谈话有批评教育与了解情况两大类,我这里主要谈谈个别谈话中的批评教育。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要先吹“和风”;对思想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及时来点“细雨”;对深陷迷途不知返的学生,要打“响雷”;对批评后情绪低落的学生,要及时“充电”。  相似文献   

12.
古人乔梦符曾说过:“作乐府亦有法,日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意思是乐府诗的开头应象凤头那样漂亮,中间应象猪肚那样丰满,结束应象豹尾那样有力。由此想开,我们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是否也应该有“凤头”、“猪肚”和“豹尾”。这里别开“猪肚”不谈,那么,在批评教育中,常见的“凤头”有: 由此及彼式。这是一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开场方法。教师要批评学生做错了的“彼事”,  相似文献   

13.
我想起有句很值得深思的话:教室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既然如此,我想补充一句,“要善待学生的错误”,更要善待被被认为错误的学生。后进生不乏批评,我们也看到了,一个经常受指责的后进生,慢慢地会降低对自己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无不代表着教师的理念。学生是一个有思想、有情感、发展变化中的人,更是可塑造的人。我们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更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教学中,对后进生的批评,我尝试用“宽容式”批评的方式对待学生,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批评教育在教学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怎样进行批评教育呢?作为教育者,就要研究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科学的方式方法不但能起到正面激发学生的作用,而且有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好的老师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本文总结了日常教学中批评教育的方式方法,批评教育要用“心”,批评教育要有爱心、要有耐心、要有信心。老师如果关心爱护学生就要慎用批评、善用批评,这样才能使学生正确地看待人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6.
批评学生“八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批评学生“八忌”●山东省华侨中学车振东无论学校领导、班主任还是课任老师,总免不了要对学生批评教育。批评学生,应牢记“八忌”:一、忌恶语相加批评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错在何处,有何危害和恶果,从而加以改正,引以为戒。如果对学生冷讽热嘲,恶语相加,学生出...  相似文献   

17.
黄忠明 《教书育人》2000,(13):41-42
教师批评犯了错误的学生,既可使用和风细雨的“温和式”批评,也可使用声色俱厉的“发怒式”批评。马卡连柯曾说过:“(教师)如果在需要生气的时候,生气就甚至于会比和颜悦色还更有效力”。在某种境况下“发怒式”批评更能奏效,更能达到育人的目的,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赤爱。 “发怒式”批评也是一种教育艺术。如何正确使用,才能使其充分发挥育人的实效?笔者浅以为,使用“发怒式”批语应讲究下面“五要”: 一要倾爱心 教师在批评犯了错误的学生时,使用和风细雨的批评语言,固然可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但这并非是唯一的方法和途…  相似文献   

18.
同表扬一样 ,批评也是班主任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由于人的天性是“趋赏避罚” ,很难做到“闻过则喜” ,所以 ,批评总不如表扬那样易见成效惹人喜欢。因此 ,批评一个人要比表扬一个人困难得多。尽管如此 ,正确的批评总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如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 ,能避免错误的做法 ,讲究批评艺术 ,就能使批评成为学生乐意接受的教育形式 ,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 ,批评学生应做到“四舍五入” :一、四舍1、舍“简单粗暴”每当学生有过错 ,或因某些过错造成不良后果时 ,班主任要有雅量 ,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 ,…  相似文献   

19.
批评旨在帮助学生克服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行为。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把握好“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批评语言要适度。教师的批评语言直接作用于学生。话说得太轻,学生不屑一顾,不以为然;话说得太重,学生接受不了,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根据批评对象的个性差异及其错误的性质来把握好“度”。一般来,对性格孤僻、胆子小的学生要和风细雨,把话说得轻柔委婉一些;对性格外向、平时较随便、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的学生,则可把话说得重些;对自尊心较强的学生,批评要有层次,逐步深入,不能一下子把批评的信息全部抛出;…  相似文献   

20.
班主任工作的“度”○蔡志辉(南昌市郊区教研室做作都要有个“度”,班主任工作,这项管理和育人的工作尤其要把握好“度”。笔者就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把握批评与表扬的“度”,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对学生批评的“度”作为班主任,对学生某些方面的错误、缺点进行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