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娟 《文教资料》2013,(29):164-165,167
在高等学校的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产生的各种矛盾和社会问题日益尖锐的背景下,对贫困生资助方式进一步研究后发现,目前我国对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下的各类资助方式,不能满足高校贫困生的需求。经过高校贫困生资助需求调查,全面了解贫困生对现有资助方式的满意度状况和其他需求,提出今后改良资助工作的方法,拓展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将各类资助用到贫困生最需要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郭莉 《煤炭高等教育》2011,29(6):50-52,56
给贫困生提供全面的人文关怀是贫困生资助的根本任务和价值。人文关怀的缺失影响了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果。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贫困生为本;提高高校贫困生资助效果的关键是人文关怀的回归并构建体现人文关怀的长效机制;和谐校园建设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人文关怀最重要的实现载体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是目前高校贫困生研究中的热点问题,社会和高校在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物质资助的同时,亦加强时其精神资助。笔者通过对我院贫困生二年的研究,探索出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有机整合的对策,主要有完善高校贫困生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机制;不同年级贫困生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的力度不同;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为贫困生创造"精神解困"的环境,以期对高校贫困生"心理脱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校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奖、贷、助、勤、补、减、免"等为一体的多元化贫困生资助体系,但现有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贫困生资格认定缺乏合理机制、部分资助政策不合理、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对高校贫困生的健康缺乏关注、银行惜贷现象严重、资助主体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拓宽资助经费来源渠道、加强高校对贫困生在经济、精神上的资助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高校贫困生认定作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在反思高校贫困生认定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对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完善与发展作进一步的探讨,为建立科学、合理、可持续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机制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6.
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高校贫困生资助进行绩效评价是深化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改革、提高贫困生资助工作效益与效率的重要策略和工具.文章在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江苏省9所高校2004~2005学年贫困生资助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了一些共性的、根本性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资助高校贫困生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侵害贫困生隐私权现象。常见的侵权行为主要来自于高校、资助人、新闻媒体和银行。贫困生隐私权保护涉及到贫困生隐私权与高校管理权、公共利益、公众知情权、新闻自由、资助人及银行债权之间的冲突和衡量。保护贫困生的权利应该坚持利益衡量原则,重点提高高校、资助人、银行、新闻媒体及贫困生的隐私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以河池学院652名贫困生为被试,采用高校贫困生资助偏好性问卷,对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偏好性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对有条件资助方式、低公开性资助方式的偏好程度显著高于无条件资助,对低公开性资助方式的偏好程度显著高于有务件资助方式;高公开性资助方式的偏好程度显著低于有条件资助方式和低公开性资助方式;男贫困生对各项资助方式的偏好程度显著高于女贫困生;大一贫困生对各项资助方式的偏好程度显著高于大三贫困生.  相似文献   

9.
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内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充资助金额总量;改革资助方式,扩大高校贫困生的资助面;创新资助体系制度,提高资资助效率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为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但这一体系中对贫困生的心理资助方面出现缺失,成立专门的高校贫困生心理资助机构、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建立全方位的贫困生心理教育与咨询体系、开展贫困生的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和提高贫困生的心理自助能力都应包含在心理资助体系中。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生和贫困生资助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我国在长期实践中制定出一套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目前,采用奖学金、学生贷款(贷学金及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资助政策。通过分析我国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徐静 《教育与职业》2013,(13):44-45
高校贫困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和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应有之义,此举能更好地推进高校德育工作,且有利于优化贫困生资助机制,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帮助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贫困生鉴别过程中存在学生家庭情况调查真实可靠性欠缺、审查部门在审查过程中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贫困生鉴别体系不健全、资助资金来源过于单一等问题。高校贫困生鉴别体系要不断完善学生的个人信息档案,使得鉴别过程有据可查;要为学生建立诚信档案,通过诚信档案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则要加大贫困生资助资金的投入、加强资助对象的科学鉴别、树立贫困生的正确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孔帅 《教育教学论坛》2014,(35):159-160
本文在于探索我国高校资助体系的利弊以及高校贫困生的价值观现状,从而洞悉高校资助体系对贫困生的价值观的影响。呼吁社会关注贫困生的价值观取向,进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高校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已经建立起较完善的"奖、助、贷、勤、免"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2011年,我国普通高校发放学生资助金额首次突破500亿元,比上年增加92.74亿元,惠及4170.14万人次贫困生。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证有限资源有效利用,确实需要加强贫困生资助运行体系的研究。而贫困生认定工作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有效运行的首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尝试结合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实践,阐述分析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着助困与育人的脱节、贫困生主体性发挥不够和资助管理中的"服务意识"薄弱等误区。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必须从培养贫困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出发,重塑资助工作理念,着眼于贫困生成长成才;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推进贫困生资助工作;尊重贫困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促进贫困生工作的专业化,适应资助工作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剖析高校贫困生受助思想入手,具体分析了由现有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缺陷引发的受助贫困生思想困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最后,基于实现贫困生和谐发展,成功成才目标,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服务育人”的功能,从经济资助、精神帮助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钱红 《教育与职业》2007,(35):171-172
对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关爱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社会话题,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而我国当前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有待完善。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部门,可以为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贡献自己的力量。文章重点论述了高校图书馆资助贫困生的具体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9.
李犇 《文教资料》2013,(23):118-119
贫困生的准确认定是高校资助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也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影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因素,最后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通过建立统一的认定标准;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提高认定参与者的责任意识;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后续管理;实现贫困生资助观念与资助模式的转换等提高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准确性措施.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解决高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保证高校能够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从而保证有限的资助资源得到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指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分析了经济欠发达的状况对所属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制约因素,从政府、高校、社会和个人角度提出了解决此类地区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