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弱势群体的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是近些年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亮点。通过对作为"他者"的学校场域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学校不仅有育人功能,而且更有社会控制等非教育功能。学校教育在弱势群体的社会性建构和文化再生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吴杨 《现代英语》2022,(6):123-126
从韩礼德对纯语言功能理论和功能语法的人际语义系统的解释、古典修辞学的说服和受众理论、社会建构理论的知识和知识建构理论、布朗-莱文森的礼貌理论和体裁等理论出发,文章主要致力于提供一个多维的视角来解释英语元话语的人际修辞功能对解释理论的作用.文章的目的是揭示元话语的人际意义的潜力,阐明元话语在展示作者对新知识的贡献方面的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元功能理论为基础,以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文件为语料,运用AntConc3.2.1对语料从词频和关键词搭配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运用UAM Corpus3.3对语料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层面上进行分析,旨在探究新能源汽车的生态话语建构过程。从而深入了解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在双语课程"幸福课"实施立体化实践式教学,促进学习者意义建构。对双语教学意义建构中教师的主体功能进行研究,指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功能体现在设计者、实践者和文化中介者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家认为,从根本上讲,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隐喻本身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语篇组织机制而成为语篇分析的一个单独领域。作者以汉语真实语料为例,描述了隐喻在帮助篇章建构理解中的三大基本功能:线索功能、阶梯功能和转折功能。隐喻通过这三种功能推进了语篇的组织与建构,有助于我们对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6.
论合理知识结构的认知功能与教学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参与和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活跃的因素,合理知识结构的认知功能主要表现为动机、选择、解释、建构、提取、迁移、生成、转化、激活、定势、调控等诸多方面,通过对这些功能的阐释,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商标功能是商标侵权判定理论建构的基础和理据,任何一种商标侵权行为在本质上都对商标功能构成了"破坏(或妨碍)"。商标功能与商标混淆行为、商标淡化行为、商标显著性受损行为、反向假冒行为、商标擅自处分行为之间存在着逻辑联系,利用这种逻辑联系可以建构以商标功能为基础的商标侵权判定模型。  相似文献   

8.
要具体地理解认识主体性与知识客观性的关系 ,就应当从认识主体的功能方面来加以把握。认识主体具有选择功能、约定功能、抽象功能、组织功能和建构功能 ,这些功能的发挥本身就是认识主体性的表现。要形成客观性的知识 ,就要把具有客观有效性的各种要素、成分提取出来并转移到知识成果中 ,而这一过程正是通过认识主体各项功能的发挥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结构与功能观是基本的生命观念之一,它体现为结构与功能的辩证统一。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中普遍渗透着结构与功能观,渗透方式多种多样。教材进一步建构结构与功能观可以以概念为基础,逐步提炼结构与功能观;图文结合,生动体现结构与功能观;纵横联系,将结构与功能观与其他生命观念整合;知行合一,赋予结构与功能观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丁·伊登》的功能语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篇分析既无公认的理论指导,也没有公认的分析步骤和方法。而Halliday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和分析框架。本文试以JackLondon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马丁·伊登》节选的一段为语料对象,尝试从功能语法人际和语篇的角度对此篇节选进行语篇分析并以此探讨功能语篇分析对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翻译活动中,译者主体性的多功能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选择功能、组织功能、移情功能、约定功能和建构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体现了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中心起着运筹帷幄的作用,与原文作者是“共生”关系;译者主体性具有主观能动性,但也有其客观基础和受动性;译者主体性是在主体间性下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他提出了主位理论。国内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来分析文学作品的还不多见。通过对培根的一篇经典的论说文《论学习》进行复项主位分析,旨在能更深层次地了解语篇的衔接及内部结构。从而也为我们理解和欣赏文学语篇提供了一套新的分析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赵树理在作品中始终能够把"民俗书写"置放在农村民俗文化背景下来加以阐述.并将其"整合"到他的艺术审美理念之中,这就使得他作品中的"民俗书写"呈现出独特的结构功能:作品中的人物在民俗规约下形成了诸如"算账"等行为习惯;民俗影响并参与到对作品情节的建构之中;在"民俗氛围"背景下形成的作品主题趋向,系统而又连贯,"民俗化"的叙事结构功能在这里得到更大程度的"彰显".  相似文献   

14.
文学活动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对于参与这种活动的读者而言,它具有主体的建构功能。这种建构功能是由三个层面构成的,第一个层面是通过表达自我而建构的现实的主体,第二个层面是通过选择和补充自我来建构的理想的主体,第三个层面是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自我来建构的自由的主体。  相似文献   

15.
价值评价与社会发展关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评价是评价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价值关系系统的反映和建构。它具有多种功能。而社会发展的价值论含义是正向价值主成的历史活动,从这一新视域出发,进一步阐释了正是评价的预测,判断和选择的社会功能使社会合规律又合目的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提供了分析语篇的理论框架,可以被用来探究语言特征以及语言建构规律。本文利用系统功能语法,对奥巴马在芝加哥发表的获胜演讲"The Change of America"进行了元功能分析,目的是验证系统功能语法在话语分析方面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具体分析政治演讲文体的语言特征和语言功能效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文学语言的特性在于它是一种审美语言 ,具有导向意象世界的审美功能。这种功能是作家和读者在语言表现功能的基础上共同建构的结果。因此 ,对文学文本语言的解读应是一种审美的解读 ,其中心环节 ,是不断摆脱语言指称功能的限制 ,实现语言的表现功能 ,完成从审美语言到审美意象的转换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理论界与创作界多秉持形式只是在艺术传达阶段才起作用的观点.其实,这是对形式功能的简化与误解.形式早在传达环节之前就已悄然生效,并积极参与整个艺术表现活动.与文学创作活动的素材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环节相联系,形式在艺术表现中具有三大基本功能--预成功能、建构功能、完善功能.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理论界与创作界多秉持形式只是在艺术传达阶段才起作用的观点。其实,这是对形式功能的简化与误解。形式早在传达环节之前就已悄然生效,并积极参与整个艺术表现活动。与学创作活动的素材积累、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环节相联系,形式在艺术表现中具有三大基本功能一一预成功能、建构功能、完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以“反射弧”概念模型建构教学为例,通过情境原型、模拟建构、活动建构、归纳建构、完善模型、模型迁移等环节,建构“反射弧”概念模型,让学生感知、感悟、体验、内化、深悟和升华结构与功能观,从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落实学科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