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
王辉  张玉红 《体育文化导刊》2012,(3):105-107,129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大学生暑寒假期体质健康水平变化和体育锻炼情况及影响因素加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寒暑假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在校期间,影响大学生寒暑假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是缺乏体育锻炼;大学生在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和每次锻炼强度上相较于在校期间都有所下降,且在每周锻炼总时间上下降明显;影响大学生寒暑假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缺少场地器材、过高或过低的气温,缺少锻炼时间等。  相似文献   

2.
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身场所和健身器械等条件也日渐改善,健身运动种类也逐渐增多,但中青年群体基于种种原因慢慢失去了最基本的健身机会,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中青年群体体质健康状况的下降。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中青年群体体质现状、体育锻炼人群中中青年人数明显较少的现象及产生原因,通过对社会主义体制下提高中青年体育锻炼措施的探讨,旨在改善中青年体质,促进和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大学城体质与健康弱势群体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广州大学城体质与健康弱势群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部因素是他们的生理、心理因素,外部因素是各高校开设保健课的教学因素。研究指出,加强广州大学城内校际合作,统一开设针对体质与健康弱势群体学生的选修课程,从而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一直是国家和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国家和高校也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效果并不理想。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观念、应试教育的压力、体育硬件设备不齐全、体育教学的机械化成为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原因。并希望通过学校、家长以及政府部门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解决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河南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体育锻炼习惯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受环境、营养、医疗卫生、体育锻炼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高的效果是其它影响因素所不能替代的.河南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喜有忧,体育锻炼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影响成年人体质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浙江省 4 310 9名成年人的体质测试 ,比较分析了年龄、性别、职业、生活环境、体育锻炼、社会经济等因素对成年人体质水平的影响。结果提示 ,年龄、性别、职业和生活环境都对成年人体质有一定影响 ,体育锻炼能有效提高体质水平 ,而经济发展并未促进当地成年人的体质同步提高 ,这进一步说明体质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加强健身宣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农民工身体健康与体育行为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结构访谈以及体质测量等研究方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的健康和体育参与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珠三角农民工自测健康总体得分偏低,各年龄段的差异非常显著;珠三角农民工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心肺功能低于同龄农村人口;社会与环境、工作与生活、体育态度与能力等因子是影响珠三角农民工体育锻炼主要因素;珠三角农民工锻炼时间远低于城市居民的周锻炼时间,锻炼强度偏低,体育活动的选择集中在花费不高、运动技能简单、没有太多场地要求、易于实现的体育运动项目上;珠三角的工厂企业很少组织农民工开展体育活动,农民工自身进行体育竞赛组织能力很差;体育场地设施严重缺乏和农民工的基本健康知识、体育知识普遍缺失也是影响珠三角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针对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进行研究。结论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主要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学校体育工作缺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因素有关。建议:要从凸显体育本质功能,狠抓学校体育质量;发挥家长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生活方式;发挥国家的导向作用,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体系等方面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教师作为特殊人群,承担着较大的工作负担和职业压力,让越来越多的高校体育教师参与体育锻炼,对提高高校教师的健康水平、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以及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大众传播媒体、职业特征、环境、经济等都是影响高校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因素,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参与锻炼,取得积极的锻炼效果,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0.
科学指导老年人进行冬泳运动,健全、督促和激励老年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不断增进和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采用调查法、访问法、文献资料法对黑龙江省老年人冬泳运动群体体质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黑龙江省进行冬泳运动的老年人体质的测定,评价了从事冬泳运动老年人的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效果,结果显示从事冬泳运动老年人的体质指标都优于普通老年人,应对老年人开展形式多样的冬泳健身活动,推广冬泳运动处方,使冬泳健身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我国开展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黑龙江作为监测地区,组织并开展了此项工作。此次监测采用了实验法对采样地区学校的学生进行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身体机能(肺活量)、身体素质(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斜身引体、引体向上、50m×8往返跑、1000m、800m)的测试,并将测试结果与2005年调研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黑龙江省学生体质除身体机能中呼吸机能有所提高外,身体形态、身体素质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身体素质中的爆发力、耐力素质下降明显,且男生下降较女生显著;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状况呈稳定趋势,但身体素质下降显著,说明黑龙江省中小学生体质、大学生身体素质较2005年总体有所下降。此监测结果应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及学生的高度注意,各级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加强宣传、强化监督管理机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以更好地改善黑龙江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2.
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是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体育方面的直接体现,是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响应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青少年体育素养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梳理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从以往研究中发现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具体途径和相关对策,同时也为后续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育、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供参考和样本。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成果集中在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概念界定、提出的背景、构成要素、培育现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的国际经验以及青少年体育素养的促进策略等8个方面。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在研究内容上集中在概念辨析、要素构成、评价指标以及培育现状及策略上;在研究方法上集中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证研究方法偏少;在研究理论上集中在素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认知主义理论上。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未来展望如下:第一,体系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第二,途径上采用多种措施协同发力共同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责无旁贷;第三,目标上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把培育青少年体育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和关键环节;第四,效果上全面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靠人才。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教师具有良好健康(包括其体能)状态是高校体育课程及其相关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石,而研究职业特性对其健康的制约因素及特征对其健康(包括其体能)的保持和提高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社会对其健康状况产生误判,并致其工作辛苦得不到社会认同;职业需求与环境致其健康程度下降;“不良”的生活行为会对其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等。而目前,解决高校体育教师健康(包括其体能)面临主要问题的对策,应积极建立科学健康评价体系;改善其工作环境及给予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认同;改变自身“不良”生活行为等。  相似文献   

14.
北美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70年代以来.北美的青少年体育运动迅速发展,它不仅促进了青少年体质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培养了青少年的自律、团结合作、成就动机以及勇敢顽强的良好品质。北美开展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成功经验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1)社会与家庭的重视与参与是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2)建立组织.制定计划是使青少年体育运动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3)经常、持久与自觉地参加各项体育运动有利于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4)开设业余教练员训练班,建立青少年体育运动研究中心,是使青少年体育运动深入开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旗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2):121-122
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水平情况呈下降趋势,究竟原因,体育课程内容安排的紧密程度和学生锻炼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较深,文章从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和体质健康测试内容相结合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运动项目和课程内容,旨在为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水平的同时,对学生体质健康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从全民健身运动视角考察黑龙江省大众滑雪运动开展情况,自编《黑龙江省大众滑雪运动调查问卷》,对黑龙江省大众滑雪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访谈法和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大众滑雪的总体水平较低,各维度中滑雪认知水平高于其他维度;年龄越大滑雪运动水平越高,已婚人士的大众滑雪水平高于其他婚姻类型者的滑雪水平;年龄越小,大众滑雪的认知水平越高,金钱投入越多;年龄越大投入大众滑雪的时间越多;已婚人士有更强的滑雪动机、投入更多的滑雪时间;学历水平越高大众滑雪认知水平就越高;女性在大众滑雪中有更高的消费水平,男性滑雪时间多于女性,而且技术水平明显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分析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措施,激发青少年的体育参与积极性,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进行分析,得出青少年体育参与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个人因素等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家庭体育互动、培养青少年体育自信、营造社会体育氛围以及引导青少年主动参与等对策,以提高青少年体育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8.
关于少儿教学训练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训练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长期以来,很多体育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有益探索。但在儿童少年教学、训练实践中,用“拔苗助长”的方式培养“早熟型”运动员的现象普遍存在,使一些有前途的少年运动员过早的结束了运动生涯。本文就如何根据各年龄阶段儿童少年的生理特征进行教学训练,在理论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部署实施一揽子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政策,在这么喜人的政策背景下,基层一线必须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自觉运用改革精神谋划推动工作。适时举办"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策略研讨会",聚焦基层一线的智慧和力量,旨在为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可行策略和参考意见。研究观点指出,深刻认识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建立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将各利益主体和行动主体纳入学校体育治理体系,共治共管,体育部门从中扮演服务与协调的角色。全面深化大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改革,以体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全面启动课外体育活动、科研等一揽子改革计划,整体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