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育法》修改的核心是保障公民体育权利的实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体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属于宪法关于公民文化权利之范畴。鉴于我国公民体育权利实现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体育法》的修改应以保障 公民体育权利为核心,明确规定“公民享有体育运动和进行与体育相关活动的权利”,并进而统一保障主体,明确政府保障和社会保障的责任,改 《体育法》重体育事业发展的保障而轻公民体育权利实现的保障的弊端,补充对体育的个人利益保障条款,通过经费、资金保障,场所、设施保障, 人员、技术、信息、安全及其权利救济等方面的保障,并设立“国家体育文化日”,以实现公民的体育权利。  相似文献   

2.
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于今年十月一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体育大法。《体育法》的出台是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表明中国体育开始进入法制轨道,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体育法》对有关体育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了基本规范。其中对学校体育也明确地规范了方向、目标、任务,并以法的形式确定下来.有了《体育法》,  相似文献   

3.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开启了我国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在依法治国背景下,《体育法》修改成为我国体育法治建设的重要 任务,而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建立是《体育法》修改的重要内容。《体育法》第33条关于体育纠纷解决的规定在新形势下需要重新修改。文章采用文 献资料法、比较法、案例分析等方法就《体育法》修改中增设体育纠纷解决章节的必要性、基本理念和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在新时期我 国体育事业发展、体育法治建设加速以及新《立法法》施行等新形势下,应该在《体育法》中以单章形式增加对体育纠纷解决的原则性规定。在立法 理念上,《体育法》增加体育纠纷解决章节的规定要依据依法治国的基本精神、符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与国际体育纠纷解决体系接轨、原则 性规定与授权立法相结合。在立法内容上,在体育纠纷解决章节对“体育纠纷”的概念加以界定,明确规定建立体育纠纷解决的多元机制,建立我国 体育纠纷的仲裁机构、仲裁机制和调解机制,并通过设置授权立法条款授权国务院制定具体的相关细则。  相似文献   

4.
前言 法律规范是有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规范。体育法就是由国家制定的,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保障公民的体育权利是我国体育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人才、资金和物质等方面保障条件。在国际体育竞争日益的激烈和体育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体育事业的发展尤为需要坚强和稳定的保障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体育事业正由过去的政府办体育向政府管体育方向转  相似文献   

5.
1989年7月上旬,国家体委在秦皇岛基地召开《体育法》起草小组会议,研讨和修改初步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初稿),国家体委领导伍绍祖主任、张彩珍副主任先后参加会议并讲了话,他们强调指出:《体育法》的制定,是体育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国家体委以及有关方面对此十分重视。我国的体育立法工作,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建立健全体育法制问题列入了体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大量法规性文件,体育事业逐步纳入法制轨道;在国家体委建立了法制机构,为加快体育立法提供了组织保证;全面清理了体育法规,进行了法制工作的基本建设;加强了体育法学理论研究,为建立中国体育法律理论和体系进行努力探索;组织了《体育法》的起草,明  相似文献   

6.
中外体育法比较──体育经费、体育设施部分文/张剑编者语今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并全票通过了建国以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这是新中国体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7.
《新体育》1995,(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实施了,这不仅是中国体育界的大事,而且是中国每一个公民的大事。 《体育法》的颁布和实施,使中国体育结束了“无法可依”的历史,标志着中国体育将走上法制化轨道。《体育法》作为国家体育部门的基本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发展体育事业的目的、任务、基本方针和重大原则、措施;明确规定了国家和社会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责任,为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提供了依据;明确规定了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在体育社会关系中的行为准则,申明应该保护什么,禁止什么,奖励什么,惩罚什么。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它突出了群众体育,确立了全民健身的基础地位,为公民参加体育运动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8.
张程龙 《体育科研》2021,42(6):23-29
反兴奋剂问题是发展体育事业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具有体育基本法地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体育法》)对反兴奋剂问题规定过于原则,已严重滞后于国家反兴奋剂工作的发展。在《体育法》修改的大背景下,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的方法对《体育法》修改中的反兴奋剂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体育法》中对反兴奋剂问题进行修改是当前国家体育法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反兴奋剂工作发展的保障,且有利于运动员权利的保护 ;同时分析《体育法》修改应重点关注反兴奋剂领域中的基本问题——管理体制、信息公开机制、教育制度的不完善 ;最后结合《体育法》的基本法地位以及上述基本问题,提出需要在《体育法》修改文本中设置反兴奋剂专章,且明确反兴奋剂的工作方针、管理体制、信息公开、宣传教育、科研与国际合作 5.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法律实务的角度,对我国体育事业的新途径、新体育主体、新体育社会关系及体育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认为:《体育法》应明确体育的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国家对体育事业管理的权力结构、体育纠纷的内外部裁决途径和体育运营中各类主体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内容。建议《体育法》明确与违法行为相对应的法律责任条款,通过法律责任支撑行为的规范与调整。  相似文献   

10.
《体育法》作为指导、规范体育事业发展的部门法,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加快法治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现行的《体育法》颁布于1995年,已经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发展必然要倒退《体育法》的修改与完善。文章从此出发,首先介绍了中国《体育法》立法历程与现状,继而从依宪立法、法治理念、多元法治、良法善治四个角度阐述了《体育法》的修改理念,最后就如何修改《体育法》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加强《体育法》基本内容修改、加大群众体育立法保障、增设体育产业章节内容、增设"体育纠纷解决"章节内容等。  相似文献   

11.
1.《体育法》是如何体现群众体育地位的? 答:由于群众体育的内容比较广泛,因此从工作中便于管理出发,《体育法》中并没有直接出现群众体育这个概念,但这并不会削弱群众体育在整个体育事业中的地位。首先,总则第二条关于体育方针的表述就已经确立了群众体育的基础地位。第二条规定,“国家发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对体育经济理论探讨不够,致使社会上一部分人包括一些领导在内,对于体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认为体育是消费部门,发展体育事业是国家财政上的一种负担。所以我国体育经费在国家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和人均体育经费远远落后于许多国家。如:法国1984年体育拨款合人民币14亿3千万元,人均体育经费26.7元;日本1984年体育经费预算合人民币21亿2千万元,人均体育经费20元;西德人均体育经费4元以上;东德体育经费占国家预算的3.6%;经济落后的印度体育经费也占国家预算的1%;而我国体育经费只占国家预算的0.2%。近年来,体育经费有所上升,但也只占国家预算支出的0.3%,人均体育经费只有0.4元。而大多集中使用于中央和省市两级;至于地县平均每人才有几分钱的体育经费。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适应体育事业发展战略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考察和阐明体育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新修订《体育法》进行立法评析,并剖析新修订《体育法》的重要立法创新,就新修订《体育法》实施所需进行的重要后续配套立法进行了探索。新修订《体育法》较1995年《体育法》而言,各章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修改。其中体育权利体系的构建、全民健身战略的法定化、学生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保险机制和体育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建立、体育仲裁制度的建立、体育市场管理体系和体育行政执法体系的规定、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监管体系的建立、国家体育主权意识的觉醒等都是新修订《体育法》的重要立法创新。为全面实施新修订《体育法》,我国还应进行配套性立法,建议尽快制定《职业体育条例》《体育市场管理条例》等法规规章,让一些制度创新尽快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阶段体育经费多元化的基本格局是: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社会筹集和体育部门自给为辅,并且这一格局将伴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保持相对稳定。总体上讲,这一基本格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双重规控的结果。一、体育经费供给约束是现阶段体育事业发展的最大掣肘。表现为体育部门经费需求的高涨与国家财政实际可承受的供给能力之间的不均衡。二、现阶段体育部门开展社会筹集的约束:体育部门大规模的社会筹集势必会影响银行储蓄和证券市场,从而有可能出现与国家重点经济建设争资金的局  相似文献   

15.
体育纠纷的顺利解决是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体育仲裁作为解决体育纠纷专业、经济和便捷的一种方式,在《体育法》中只有概括性规定,当务之急是尽快落实这一制度构想。本文尝试从审视体育仲裁的现状着笔,探讨构建体育仲裁需要遵循的原则,对体育仲裁的范围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建设性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配套与完善: 当前我国体育立法的迫切需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体育法》颁行后,我国的体育立法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因此,加强和加快配套与完善工作是当前我国体育立法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文章从保持与国家法治进程同步、全面实施《体育法》、坚持和实行依法治体以及适应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方面,阐述了体育立法配套与完善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7.
前言 中华人民共合国国务院关于《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使中国广大体育工作者、体育教师无不为之欢心鼓舞。因为它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和全民健身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也说明了党和政府在为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所作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决策。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作为我们体育教育的工作者来说,如何提高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  相似文献   

18.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改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改内容宽泛,应该注意修改成本,同时,鉴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体育法》修改最好朝向"促进型立法"方向发展,并且加强《体育法》修改与体育法规清理与废止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方法,对日本《体育基本法》的立法情况和立法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分析其对中国《体育法》修改的可借鉴之处。研究认为,我国《体育法》应该对体育进行较高的价值定位,并界定清楚所调整的"体育"的概念和含义。《体育法》修改应确认公民体育权利,并要以公民体育权利保护为立法理念的核心,促进全民体育的发展。还应明确法定体育管理体系,确定各级体育行政部门、体育社会组织的权责与义务,增加对基层体育机构和组织建设的立法内容。要考虑到配套法律和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使《体育法》及其配套法律和政策能够为新时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20.
对构建我国体育融资体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资金支持力度有限。纵观各国体育经费的来源模式,在不同体育管理体制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拨款型、筹款型与结合型。借鉴体育强国的成功经验,我国在体育资金融通上宜采取结合型的模式。结合型模式是强调政府对体育组织给予必要的拨款,保证其基本的开支的同时,其它活动经费来源由体育部门自行筹集,必要时政府从法令制度上给予支持。这种模式的优点很多,首先,由于政府拨款,可能保障体育组织的基本工作条件和国家体育发展规划的实施;其次,可以引导体育组织强化自身的经济功能,调动体育利用自身特点增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再者,强化了体育界与社会的联系,激发了企业团体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社会团体对体育的监督机制;最后,资金筹集过程中居民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大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增加了民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和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